基于配网运行管理系统智能告警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714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配网运行管理系统智能告警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关键字识别模块、逻辑诊断模块、输出匹配模块、短信发布模块、工单推送模块等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报文及数据进行关键字识别和诊断,将各系统单一告警报文变为故障事件记录,最后发布至配网OMS系统,通过短信发布模块,可快速将故障事件信息实时发布短信信息,传递到配抢中心、巡维中心、营配指挥中心,提升了调控员的工作效率,解放人力,易于推广应用。易于推广应用。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配网运行管理系统智能告警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调度运行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配网运行管理系统智能告警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庞大的配网规模下,主配网自动化系统实时产生海量的遥信、遥测数据。目前依靠人工方式分析诊断数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实时数据分析难度大、效率低。一条10kV线路跳闸,会出现大量交叉跳跃的自动化设备告警信息,特殊情况下,如果短时间内大量线路发生跳闸,告警窗口将涌现海量的告警信息,调度员人工分析诊断即耗时又费力,无法及时、准确地处理故障信息。同时,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能力较薄弱,用于故障研判的信息是孤立的、零散的,难以进行综合分析。
[0003]2.故障信息流转环节多。现有故障信息主要分站内开关跳闸和线路智能断路器跳闸信息,站内出线开关故障跳闸处理流程为:主网电话通知配网故障信息,配网调度手动记录并发布故障信息。柱上智能开关跳闸处理流程为:配网调度员发现跳闸信息,并记录完整后,发布故障信息。故障信息发布方式为配网调度电话及工作群通知营配指挥及巡维中心,在配抢服务调度有配网OMS系统账号的情况下,仍口头通知配抢服务调度,环节多,故障信息流转时间长。
[0004]3.故障信息发布不及时。各应用系统相互独立,故障信息需人工录入及发布信息,调度端很容易出现信息发布瓶颈,滞后故障事件向抢修和客服发布信息。
[0005]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电力系统调度运行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克服目前告警信息实时数据分析难度大、效率低、故障信息流转环节多、故障信息发布不及时的问题,提供一种配网故障智能告警方法及系统。该智能告警系统分别接入主配网OCS、计量自动化系统告警报文信息和数据,然后借助知识库对报文及数据进行关键字识别和诊断,将各系统单一告警报文变为故障事件记录,最后发布至配网OMS系统,通过短信发布模块,可快速将故障事件信息实时发布短信信息,传递到配抢中心、巡维中心、营配指挥中心。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配网运行管理系统智能告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将主网OCS系统、配网OCS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营销系统相连;用于从主网OCS系统、配网OCS系统获取各类事件报文信息、实时数据及历史数据;从计量自动化系统获取配变失压告警信息;还用于从营销系统获取户变关系模型;关键字识别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信息对
配网出线开关、馈线自动化开关、厂站母线失压、馈线重过载和配变失压告警的关键字进行识别;逻辑诊断模块,与关键字识别模块相连,用于根据关键字识别模块识别到的关键字进行诊断,得到配网出线开关、馈线自动化开关、厂站母线失压、馈线重过载和配变失压告警的具体故障事件;输出匹配模块,与逻辑诊断模块相连,用于将配网出线开关、馈线自动化开关、厂站母线失压、配变失压告警的具体故障事件发送至配网OMS系统中故障日志模块,将馈线重过载的具体故障事件发送至配网OMS系统中重过载模块,生成故障日志记录及重过载记录;短信发布模块,与逻辑诊断模块相连,用于将配网出线开关的跳闸信息、馈线自动化开关跳闸信息、厂站母线失压信息及馈线重过载信息传输给相应的单位;工单推送模块,分别与配网OMS系统中故障日志模块、重过载模块相连,用于识别故障日志模块、重过载模块中的故障记录里的重合闸动作情况,判断为瞬时性故障或者永久性故障,然后发送相应的工单至配抢系统。
[0008]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为配网OMS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配网OMS系统的存储模块存储该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所述的各类事件报文信息包括保护动作信号、重合闸动作信号、开关位置;所述的实时数据及历史数据包括母线电压、出线电流、出线电压的实时数据及历史数据。
[0009]进一步,优选的是,关键字识别模块对配网出线开关进行识别时,关键字包括“过流I段动作”、“过流Ⅱ段动作”、“过流Ⅲ段动作”、“零序过流保护动作”、“零序过流I段动作”、“重合闸动作”、“开关 断开”、“开关 闭合”;然后通过逻辑诊断模块进行诊断;逻辑诊断模块诊断的具体方法为:(1)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Ⅰ段动作”和“开关 断开”,则诊断为馈线过流Ⅰ段保护动作,无重合闸信号;(2)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Ⅰ段动作”、“开关 断开”和“开关 闭合”,则诊断为馈线过流Ⅰ段保护动作,重合成功;(3)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Ⅰ段动作”、“开关 断开”、“重合闸动作”、“开关 闭合”和“开关 断开”或者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Ⅰ段动作”、“开关 断开”和“重合闸动作”,则诊断为馈线过流Ⅰ段保护动作,重合不成功;(4)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Ⅱ段动作”和“开关 断开”,则诊断为馈线过流Ⅱ段保护动作,无重合闸信号;(5)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Ⅱ段动作”、“开关 断开”和“开关 闭合”,则诊断为馈线过流Ⅱ段保护动作,重合成功;(6)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Ⅱ段动作”、“开关 断开”、“重合闸动作”、“开关 闭合”和“开关 断开”或者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Ⅱ段动作”、“开关 断开”和“重合闸动作”,则诊断为馈线过流Ⅱ段保护动作,重合不成功;(7)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Ⅲ段动作”和“开关 断开”,则诊断为馈线过流Ⅲ段保护动作,无重合闸信号;(8)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Ⅲ段动作”、“开关 断开”和“开关 闭
合”,则诊断为馈线过流Ⅲ段保护动作,重合成功;(9)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Ⅲ段动作”、“开关 断开”、“重合闸动作”、“开关 闭合”和“开关 断开”或者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Ⅲ段动作”、“开关 断开”和“重合闸动作”,则诊断为馈线过流Ⅲ段保护动作,重合不成功;(10)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零序过流I段动作”和“开关 断开”,则诊断为馈线零序过流I段保护动作,无重合闸信号;(11)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零序过流I段动作”、“开关 断开”和“开关 闭合”,则诊断为馈线零序过流I段保护动作,重合成功;(12)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零序过流I段动作”、“开关 断开”、“重合闸动作”、“开关 闭合”和“开关 断开”或者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零序过流I段动作”、“开关 断开”和“重合闸动作”,则诊断为馈线零序过流I段保护动作,重合不成功;(13)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零序过流保护动作”和“开关 断开”,则诊断为馈线零序过流保护保护动作,无重合闸信号;(14)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零序过流保护动作”、“开关 断开”和“开关 闭合”,则诊断为馈线零序过流保护保护动作,重合成功;(15)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零序过流保护动作”、“开关 断开”、“重合闸动作”、“开关 闭合”和“开关 断开”或者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零序过流保护动作”、“开关 断开”和“重合闸动作”,则诊断为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配网运行管理系统智能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01),分别与将主网OCS系统、配网OCS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营销系统相连;用于从主网OCS系统、配网OCS系统获取各类事件报文信息、实时数据及历史数据;从计量自动化系统获取配变失压告警信息;还用于从营销系统获取户变关系模型;关键字识别模块(102),与数据采集模块(101)相连,用于根据数据采集模块(101)采集到的信息对配网出线开关、馈线自动化开关、厂站母线失压、馈线重过载和配变失压告警的关键字进行识别;逻辑诊断模块(103),与关键字识别模块(102)相连,用于根据关键字识别模块(102)识别到的关键字进行诊断,得到配网出线开关、馈线自动化开关、厂站母线失压、馈线重过载和配变失压告警的具体故障事件;输出匹配模块(104),与逻辑诊断模块(103)相连,用于将配网出线开关、馈线自动化开关、厂站母线失压、配变失压告警的具体故障事件发送至配网OMS系统中故障日志模块(107),将馈线重过载的具体故障事件发送至配网OMS系统中重过载模块(108),生成故障日志记录及重过载记录;短信发布模块(105),与逻辑诊断模块(103)相连,用于将配网出线开关的跳闸信息、馈线自动化开关跳闸信息、厂站母线失压信息及馈线重过载信息传输给相应的单位;工单推送模块(106),分别与配网OMS系统中故障日志模块(107)、重过载模块(108)相连,用于识别故障日志模块(107)、重过载模块(108)中的故障记录里的重合闸动作情况,判断为瞬时性故障或者永久性故障,然后发送相应的工单至配抢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配网运行管理系统智能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101)为配网OMS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配网OMS系统的存储模块存储该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所述的各类事件报文信息包括保护动作信号、重合闸动作信号、开关位置;所述的实时数据及历史数据包括母线电压、出线电流、出线电压的实时数据及历史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配网运行管理系统智能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关键字识别模块(102)对配网出线开关进行识别时,关键字包括“过流I段动作”、“过流Ⅱ段动作”、“过流Ⅲ段动作”、“零序过流保护动作”、“零序过流I段动作”、“重合闸动作”、“开关 断开”、“开关 闭合”;然后通过逻辑诊断模块(103)进行诊断;逻辑诊断模块(103)诊断的具体方法为:(1)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Ⅰ段动作”和“开关 断开”,则诊断为馈线过流Ⅰ段保护动作,无重合闸信号;(2)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Ⅰ段动作”、“开关 断开”和“开关 闭合”,则诊断为馈线过流Ⅰ段保护动作,重合成功;(3)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Ⅰ段动作”、“开关 断开”、“重合闸动作”、“开关 闭合”和“开关 断开”或者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Ⅰ段动作”、“开关 断开”和“重合闸动作”,则诊断为馈线过流Ⅰ段保护动作,重合不成功;(4)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Ⅱ段动作”和“开关 断开”,则诊断为馈线过流Ⅱ段保护动作,无重合闸信号;
(5)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Ⅱ段动作”、“开关 断开”和“开关 闭合”,则诊断为馈线过流Ⅱ段保护动作,重合成功;(6)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Ⅱ段动作”、“开关 断开”、“重合闸动作”、“开关 闭合”和“开关 断开”或者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Ⅱ段动作”、“开关 断开”和“重合闸动作”,则诊断为馈线过流Ⅱ段保护动作,重合不成功;(7)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Ⅲ段动作”和“开关 断开”,则诊断为馈线过流Ⅲ段保护动作,无重合闸信号;(8)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Ⅲ段动作”、“开关 断开”和“开关 闭合”,则诊断为馈线过流Ⅲ段保护动作,重合成功;(9)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Ⅲ段动作”、“开关 断开”、“重合闸动作”、“开关 闭合”和“开关 断开”或者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过流Ⅲ段动作”、“开关 断开”和“重合闸动作”,则诊断为馈线过流Ⅲ段保护动作,重合闸不成功;(10)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零序过流I段动作”和“开关 断开”,则诊断为馈线零序过流I段保护动作,无重合闸信号;(11)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零序过流I段动作”、“开关 断开”和“开关 闭合”,则诊断为馈线零序过流I段保护动作,重合成功;(12)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零序过流I段动作”、“开关 断开”、“重合闸动作”、“开关 闭合”和“开关 断开”或者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零序过流I段动作”、“开关 断开”和“重合闸动作”,则诊断为馈线零序过流I段保护动作,重合不成功;(13)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零序过流保护动作”和“开关 断开”,则诊断为馈线零序过流保护保护动作,无重合闸信号;(14)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零序过流保护动作”、“开关 断开”和“开关 闭合”,则诊断为馈线零序过流保护保护动作,重合成功;(15)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零序过流保护动作”、“开关 断开”、“重合闸动作”、“开关 闭合”和“开关 断开”或者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零序过流保护动作”、“开关 断开”和“重合闸动作”,则诊断为馈线零序过流保护保护动作,重合不成功;(16)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重合闸动作”和“开关 断开”或者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重合闸动作”、“开关 闭合”和“开关 断开”,则诊断为馈线重合闸动作,重合不成功,无保护信号;(17)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开关 断开”、“重合闸动作”和“开关 闭合”,则诊断为馈线重合闸动作,重合成功,无保护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配网运行管理系统智能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关键字识别模块(102)对馈线自动化开关进行识别时,关键字包括“瞬时速断 动作”、“瞬时速断 恢复”、“限时速断 动作”、“限时速断 恢复”,“定时速断 动作”、“定时速断 恢复”、“零序I段过流保护 动作”、“零序I段过流保护 恢复”、“开关遥信状态 分闸”、“开关遥信状态 合闸”、“短路过流告警 动作”、“零序过流告警 动作”、“遥信状态 分闸”、“远方就地动作”、“调试”;然后通过逻辑诊断模块(103)进行诊断;逻辑诊断模块(103)诊断的具体方法为:(1)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瞬时速断 动作”和“开关遥信状态 分闸”或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限时速断 动作”和“开关遥信状态 分闸”,则诊断为馈线自动化开关速断
动作;(2)当关键字中仅有且按前后顺序为“瞬时速断 动作”、“开关遥信状态 分闸”、“瞬时速断 恢复”、“重合闸动作 动作”和“开关遥信状态 合闸”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腊海迪马杰杨凡奇陈蒙王英子王勇马兴源余永胜杨威李静萍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