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组件及暖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714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热组件及暖宫装置,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部、输入组件、温度控制器,所述发热部与所述输入组件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输入组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接通电压后直接对人体子宫附近的穴位进行加热,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实现对生理痛的改善,且可以使发热组件的折叠耐久性大大提高;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可以使所述发热部紧贴于人体腹部,能够避免人体在行走或起坐时发热部发生位移。发热部发生位移。发热部发生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n;
[0015]步骤3:将石墨烯粉末加入至硅系树脂中,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C;其中,所述石墨烯粉末和所述硅系树脂的质量比为1~3:100,搅拌混合速率为500~1000r/mi n,搅拌混合时间为10~20mi n;
[0016]步骤4:将所述混合物B印刷于所述面料上,并进行干燥,得到所述发热件;其中,干燥温度为130~170℃,干燥时间为2~5mi n;
[0017]步骤5:通过点胶机将所述混合物C印刷至所述发热件上,并进行干燥,得到所述发热部;其中,干燥温度为100~120℃,干燥时间为2~5mi n。
[001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将所述发热件直接印刷于所述面料上,可以使所述发热件接通一定电压后进行发热,且印刷便利,制作方便;通过发热件表面印刷所述混合物C可以在提升所述发热件整体的折叠耐久性同时,使所述发热件的电阻值基本保持不变;通过将石墨烯粉末与硅系树脂混合,可以提高硅系树脂的热传导系数,使得温度传导速率快,解决了由于涂覆硅系树脂后,导致表面温度降低的缺点。
[0019]第二方面,一种暖宫装置,包括发热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位于发热组件上方,且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与发热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位于发热组件下方,且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与发热组件连接。
[002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松紧带、第二松紧带、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一松紧带一端与所述面料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松紧带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二松紧带一端与所述面料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松紧带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魔术贴;其中,所述第一松紧带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松紧带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魔术贴粘接,以实现对所述发热部的水平方向固定。
[002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三松紧带、第四松紧带、第五松紧带、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三松紧带一端与所述面料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松紧带一端和所述第五松紧带一端均与所述第三松紧带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四松紧带另一端和所述第五松紧带另一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二魔术贴;其中,所述第四松紧带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松紧带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魔术贴粘接,以实现对所述发热部的竖直方向固定。
[002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通过所述第一魔术贴将所述第一松紧带和所述第二松紧带缠绕固定于腰部,并通过所述第二魔术贴将所述第四松紧带和所述第五松紧带缠绕固定于腿部,以使所述发热部紧贴于腹部,可以防止人体在行走或起坐时,所述发热部出现位移;进而,将所述电源连接件与5V充电装置连接,使所述发热件通电实现发热,通过所述温度控制器,可以使输入电压降低,以使所述发热件发热温度随着降低。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热组件及暖宫装置,通过所述发热部可以在接通电压后直接对人体子宫附近的穴位进行加热,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实现对生理痛的改善,且可以使发热组件的折叠耐久性大大提高;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可以使所述发热部紧贴于人体腹部,能够避免人体在行走或起坐时发热部发生位移。
附图说明
[0025]附图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
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暖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标号说明:
[0029]1、发热部;2、输入组件;3、温度控制器;11、面料;12、发热件;21、导电金属;22、电源连接件;4、第一固定组件;5、第二固定组件;41、第一松紧带;42、第二松紧带;43、第一魔术贴;51、第三松紧带;52、第四松紧带;53、第五松紧带;54、第二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4]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35]第一方面,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热组件,包括发热部1、输入组件2、温度控制器3,所述发热部1与所述输入组件2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3与所述输入组件2连接,所述发热部1包括面料11和发热件12,所述发热件12设置于所述面料11上。
[0036]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输入组件2包括导电金属21和电源连接件22,所述导电金属21设置于所述发热件12两端,所述电源连接件22与所述导电金属21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3设置于所述电源连接件22中部。
[0037]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发热组件中,所述发热件12为通电发热材料,所述发热件12的原料包括银粉、聚氨树脂和DMF溶液;所述导电金属21优选为铜片,规格为1
×
1cm。
[0038]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发热组件中,所述发热件12的电阻值为4~5Ω,在20℃
×
65%的环境下,所述发热件12的发热温度为44
±
3℃,能够防止所述发热件12与皮肤直接接触后出现低温灼烧的现象。
[0039]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发热组件中,通过所述温度控制器3可以使输入电压降低75%或50%,所述发热件12的发热温度随之降低38
±
3℃或33
±
3℃。
[0040]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发热组件中,所述发热件12与人体穴位相对应,以人体肚脐部为基点,贴附于人体子宫附近穴位处,以使所述发热件12可以直接对人体子宫附近的穴位进行加热,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
[0041]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发热组件中,所述发热部1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0042]步骤1:将银粉加入至聚氨树脂中,并加入DMF溶液进行稀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部(1)、输入组件(2)、温度控制器(3),所述发热部(1)与所述输入组件(2)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3)与所述输入组件(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1)包括面料(11)和发热件(12),所述发热件(12)设置于所述面料(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组件(2)包括导电金属(21)和电源连接件(22),所述导电金属(21)设置于所述发热件(12)两端,所述电源连接件(22)与所述导电金属(21)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3)设置于所述电源连接件(22)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1)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银粉加入至聚氨树脂中,并加入DMF溶液进行稀释,得到混合物A;步骤2:对所述混合物A进行搅拌,待搅拌完成后对所述混合物A进行脱泡,制得混合物B;步骤3:将石墨烯粉末加入至硅系树脂中,进行搅拌混合,制得混合物C;步骤4:将所述混合物B印刷于所述面料(11)上,并进行干燥,得到所述发热件(12);干燥温度为130~170℃,干燥时间为2~5min;步骤5:将所述混合物C印刷至所述发热件(12)上,并进行干燥,得到所述发热部(1);干燥温度为100~120℃,干燥时间为2~5min。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聚氨酯、所述DMF溶液和所述银粉的质量比为5:3:1.3~1.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对所述混合物A进行搅拌的速率为500~1000r/min,搅拌时间为10~20min。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云
申请(专利权)人:帝人中国纤维商品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