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极片及叠片式电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799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涂覆于集流体上的极性浆料,所述集流体两端偏离中心位置的同一侧分别设置有与极性浆料连接的极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叠片式电芯结构,包括Z型折叠的隔膜和通过隔膜分隔间隔设置的正极片和负极片,电芯两端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分别在同一位置堆叠形成四个电芯极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集流体两端通过极性浆料连接极耳形成双极耳电芯极片,从而增大极片面积,降低极片内阻,提高转化效率。通过对双极耳极片进行叠片形成了电芯结构,由于双极耳极片的内阻较低,形成的电芯内阻自然会降低,提高电芯的能量转化效率,改善电芯发热问题,可以使电池满足大电流放电的需求。可以使电池满足大电流放电的需求。可以使电池满足大电流放电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极片及叠片式电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芯极片及叠片式电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能源需求的不断高涨,寻找新的储能装置已经成为新能源相关领域的关注热点。具有无记忆效应、自放电小、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的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便携式移动电源等领域。随着锂离子电池的不断发展及应用领域的开拓,大电流放电领域对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叠片型锂离子电池中,为了满足电池单体能量或功率的提升,所需要的正负极片的数量也将会随之增加。当正负极选用全极耳时,极耳焊接后将形成很厚的焊接区域,很容易造成虚焊。
[0003]公告号为CN201369367Y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双极耳结构的动力锂电池裸电芯,其负极片两端分别设置长极耳和短极耳,卷绕成电芯后将长极耳与短极耳连接,从而改善电池放电性能,保证极耳的焊接稳定性。该方法虽然提出了通过双极耳结构降低内阻的方案,但是该方案仅增大负极片的极耳面积,对于正极片来说内阻依然较大,而且其负极片两端的双极耳直接连接作为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和涂覆于集流体上的极性浆料,所述集流体两端偏离中心位置的同一侧分别设置有与极性浆料连接的极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覆盖在极性浆料上通过超声波焊接与集流体连接,集流体两端的极耳尺寸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为铝箔,极性浆料为正极浆料,所述极耳为与正极浆料连接的正极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为铜箔,极性浆料为负极浆料,所述极耳为与负极浆料连接的负极耳。5.一种叠片式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Z型折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王丰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