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炉进出气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789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炉进出气口结构,包括高温炉炉体,高温炉炉体壁内设置有换热腔室,换热腔室与高温炉炉体的内部相连通,高温炉炉体的两侧上方分别安装有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与换热腔室连通;换热腔室底部中心处穿插安装有抽气筒,抽气筒的底部连接有抽气横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高温炉,高温炉炉体通过在壁内设置换热腔室,换热腔室与高温炉炉体的内部相连通,而高温炉炉体的两侧上方两个与换热腔室连通的出气管,这样便于高温炉炉体高温气体的排放,加速炉内的热交换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炉进出气口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高温炉
,具体是一种高温炉进出气口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高温石墨化是碳碳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其主要作用是促使碳碳复合材料中的碳原子石墨化,使碳碳复合材料同时拥有石墨的各种优异性能,高温炉是碳碳复合材料高温石墨化的设备,在一个高温石墨化的生产周期中,升温时间大概占到20%,剩下80%都是降温时间;
[0003]现有的高温炉在进行降温时,降温的方式单一,换热的效率较差,因此降温冷却的时间较长,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温炉进出气口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温炉进出气口结构,包括高温炉炉体,所述高温炉炉体壁内设置有换热腔室,所述换热腔室与所述高温炉炉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高温炉炉体的两侧上方分别安装有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与所述换热腔室连通;
[0007]所述换热腔室底部中心处穿插安装有抽气筒,所述抽气筒的底部连接有抽气横管。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出气管上安装有第一球阀,所述第二出气管上安装有第二球阀。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出气管上还安装有数显压力表。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抽气筒的顶部设置有法兰,所述高温炉炉体内部下方开设有与所述法兰适配的卡槽。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抽气横管的一端焊接有氮气进气管,所述氮气进气管上安装有进气针型阀。
[0012]本技术中,高温炉炉体通过在壁内设置换热腔室,换热腔室与高温炉炉体的内部相连通,而高温炉炉体的两侧上方两个出气管,即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两个出气管均与换热腔室连通,这样便于高温炉炉体高温气体的排放,加速炉内的热交换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0013]本技术中,抽气横管的一端焊接有氮气进气管,氮气进气管上安装有进气针型阀,这样在进气针型阀打开时,氮气进气管能够向高温炉炉体内部充入氮气,将高温炉炉体内气体从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换出,实现一边进气一边排气,方便高温炉炉体内冷却,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1、第一出气管;2、第二出气管;3、抽气筒;4、抽气横管;5、进气针型阀;6、第一球阀;7、第二球阀;8、数显压力表;9、高温炉炉体;10、换热腔室;11、氮气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高温炉进出气口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高温炉进出气口结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0017]实施例1:
[0018]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高温炉进出气口结构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高温炉炉体9,高温炉炉体9壁内设置有换热腔室10,换热腔室10与高温炉炉体9的内部相连通,高温炉炉体9的两侧上方分别安装有第一出气管1和第二出气管2,第一出气管1和第二出气管2与换热腔室10连通;
[0019]换热腔室10底部中心处穿插安装有抽气筒3,抽气筒3的底部连接有抽气横管4。
[0020]第一出气管1上安装有第一球阀6,第二出气管2上安装有第二球阀7。
[0021]第二出气管2上还安装有数显压力表8,通过数显压力表8能够监测排气过程中炉内压力的变化。
[0022]抽气筒3的顶部设置有法兰,高温炉炉体9内部下方开设有与法兰适配的卡槽,以便于抽气筒3更好地安装在高温炉炉体9的卡槽中。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0024]该高温炉炉体9通过在壁内设置换热腔室10,换热腔室10与高温炉炉体9的内部相连通,而高温炉炉体9的两侧上方两个出气管,即第一出气管1和第二出气管2,两个出气管均与换热腔室10连通,这样便于高温炉炉体9高温气体的排放,加速炉内的热交换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0025]实施例2:
[0026]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高温炉进出气口结构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高温炉炉体9,高温炉炉体9壁内设置有换热腔室10,换热腔室10与高温炉炉体9的内部相连通,高温炉炉体9的两侧上方分别安装有第一出气管1和第二出气管2,第一出气管1和第二出气管2与换热腔室10连通;
[0027]换热腔室10底部中心处穿插安装有抽气筒3,抽气筒3的底部连接有抽气横管4。
[0028]第一出气管1上安装有第一球阀6,第二出气管2上安装有第二球阀7。
[0029]第二出气管2上还安装有数显压力表8。
[0030]抽气筒3的顶部设置有法兰,高温炉炉体9内部下方开设有与法兰适配的卡槽。
[0031]抽气横管4的一端焊接有氮气进气管11,氮气进气管11上安装有进气针型阀5。
[00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0033]抽气横管4的一端焊接有氮气进气管11,氮气进气管11上安装有进气针型阀5,这样在进气针型阀5打开时,氮气进气管11能够向高温炉炉体9内部充入氮气,将高温炉炉体9内气体从第一出气管1和第二出气管2换出,实现一边进气一边排气,方便高温炉炉体9内冷却,提高生产效率。
[0034]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炉进出气口结构,包括高温炉炉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炉炉体(9)壁内设置有换热腔室(10),所述换热腔室(10)与所述高温炉炉体(9)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高温炉炉体(9)的两侧上方分别安装有第一出气管(1)和第二出气管(2),所述第一出气管(1)和第二出气管(2)与所述换热腔室(10)连通;所述换热腔室(10)底部中心处穿插安装有抽气筒(3),所述抽气筒(3)的底部连接有抽气横管(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炉进出气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管(1)上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武林梁钊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美兰德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