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过滤器的旋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755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前置过滤器的旋转套,它包括跟滤芯同心设置并且套设于滤芯外侧的套体以及固定于所述套体上的叶片部,该叶片部受到沿套体轴向运动的水流冲击,带动旋转套转动。旋转套以滤芯的中心线为旋转轴,在沿套体轴向运动的水流冲击下(即排污口打开时),无需在滤瓶内安装其它配套部件,便能够依靠旋转套自身进行转动,从而增加了滤芯的安装空间,进而提升了前置过滤器的过滤性能。另外,旋转套高速转动,对滤瓶内的水进行搅动的同时,能够将部分颗粒杂质打碎,从而更有利于排污。从而更有利于排污。从而更有利于排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置过滤器的旋转套


[0001]本技术涉及前置过滤器的部件,特别是指一种能够利用运动的水流,并通过自身结构实现转动的旋转套。

技术介绍

[0002]前置过滤器通常是家庭用水的第一道过滤防线,它可以对自来水中的泥沙,铁锈、虫卵等颗粒物质进行有效过滤,从而保护后续的净水设备。
[0003]目前市场上的前置过滤器,很多都设有自动旋转的旋转套(或者刮刷套)结构,其原理是利用流动的水流,带动叶轮转动,从而实现旋转套或者刮刷套的自动旋转。例如:专利CN204723877U;专利CN205549756U;专利CN211885757U;专利CN212818551U;专利CN213159630U等等,均公开了类似的结构。
[0004]以专利CN205549756U为例,它公开了一种叶轮驱动排污式前置过滤器,包括由过滤器杯体和固定于过滤器杯体上端的主阀体所组成的过滤器外壳,过滤器杯体的下端为与排水阀相连的斗状排污腔,过滤器外壳的内部固定有滤网骨架和过滤网,滤网骨架的外侧套设有旋转筒,旋转筒的内侧壁设有毛刷;旋转筒的下端通过联动轴依次连接有导流板及叶轮;联动轴为中空结构且与旋转筒内部及过滤器杯体的斗状排污腔相连通。
[0005]为了使旋转筒转动,现有技术都需要在滤瓶内增加相应的配套部件。例如:专利CN205549756U的前置过滤器需要在过滤器杯体(滤瓶)内加装联动轴、导流板以及叶轮这三个配套部件。其中,导流板用于改变水流运动方向,使得水流正向冲击叶轮,并带动叶轮转动,叶轮在通过联动轴带动旋转筒转动。
[0006]上述配套部件虽然能够有效带动旋转筒转动,但是由于滤瓶的内部空间有限,滤瓶内加装的配套部件越多,必然会导致滤芯在滤瓶内的安装空间受到较大的挤压,从而影响前置过滤器的整体过滤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置过滤器的旋转套,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需要多个配套部件才能使旋转套(旋转筒)实现转动,导致滤瓶内的滤芯安装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并最终使得前置过滤器的过滤性能受到较大影响的问题。
[0008]为了达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前置过滤器的旋转套,它包括跟滤芯同心设置并且套设于滤芯外侧的套体以及固定于所述套体上的叶片部,该叶片部受到沿套体轴向运动的水流冲击,带动旋转套转动。
[0010]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片部包括若干叶片,各所述叶片相互间隔地环绕于套体的侧壁。
[0011]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各所述叶片位于套体的外侧壁。
[0012]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各所述叶片均包括倾斜于套体轴向的斜边。
[0013]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各所述斜边相互平行,各斜边的倾角为15
°
—75
°

[0014]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各所述叶片还包括垂直于套体轴向的水平边,各所述水平边的一端连接于相应斜边的下端。
[0015]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片部和套体一体成型。
[0016]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套体的侧壁设有用于清洗滤瓶和/或滤芯的刮刷部。刮刷部可以是毛刷也可以是刮刷胶条(圈)等用于对滤瓶和/或滤芯的滤网进行清洗的部件。配合刮刷部,能够对滤瓶或者滤芯的滤网进行有效清洗。
[0017]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片部包括环形装配部以及若干叶片,各所述叶片相互间隔地环绕于环形装配部的侧壁;所述环形装配部可拆卸地套设于套体的侧壁。
[0018]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套体为镂空结构。这样可以减少转动时的阻力。
[0019]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1、旋转套套设于滤芯外侧,在沿套体轴向运动的水流冲击下(即排污口打开时),无需在滤瓶内安装其它配套部件,便能够依靠旋转套自身进行转动,从而增加了滤芯的安装空间,进而提升了前置过滤器的过滤性能。
[0021]2、旋转套高速转动,对滤瓶内的水进行搅动的同时,能够将部分颗粒杂质打碎,从而更有利于排污。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带有实施例一安装于前置过滤器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实施例一中底托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实施例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9]实施例一
[0030]参照图1,前置过滤器的旋转套1,包括圆形的套体2和叶片部,本实施例的套体2包括上圈梁21、中圈梁22、下圈梁23以及多根竖直的轴向梁24,各轴向梁24分别同时跟上圈梁21、中圈梁22以及下圈梁23连接。
[0031]本实施例的叶片部一体成型地环绕于下圈梁23的外侧壁,所述叶片部包括多个叶片3,具体的,各所述叶片3相互间隔地环绕并凸出于下圈梁23的外侧壁。本实施例中,各叶片3的高度相同,并且各叶片3均由斜边31和水平边32组成,斜边31倾斜于套体轴向,各所述斜边31相互平行,斜边31的上端和下圈梁23 的顶面齐平;斜边31的下端和下圈梁23的底面齐平;各所述水平边32垂直于套体轴向,各水平边32的一端连接于相应斜边31的下端,另一端形成自由端。本实施例中,某一叶片3的斜边31的上端投影刚好相交于相邻叶片3的水平边 32的自由端。此外,通常情况下,斜边31的倾角为15
°
—75
°
,优选为30
°
。此外,斜边31可以是直边也可以是弧形边。
[0032]同时参照图2,图2示出了一种安装有旋转套1的前置过滤器,它包括阀头 41、滤瓶42、滤芯43、支撑套管44、底托45以及球阀46等主要部件,阀头41 安装于滤瓶42的上端口,滤芯43固定安装于滤瓶42内。旋转套1、底托45以及滤芯43同心设置。其中,滤芯43的下部插入底托45内,旋转套1的下端抵靠于底托45,并且旋转套1套设于滤芯43的外侧。所述支撑套管44密封安装于滤芯43的排污口,并且支撑套管44的上端将底托45支撑住,所述球阀46 安装并连通于支撑套管44的下端口。
[0033]同时参照图3,底托45包括底板451、围壁452以及凸出于围壁452的支撑环453,围壁452的下端环绕于底板451的周缘,支撑环453位于围壁452的上部,并且环绕于围壁452的外侧面。安装时,旋转套1的下端抵靠于支撑环453。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旋转套1套设于滤芯43外侧,并且介于滤瓶42和滤芯 43之间,旋转套1的叶片3靠近滤瓶42的内壁,叶片3和滤瓶42内壁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同时参照图1,上圈梁21的内壁间隔地设有若干凸起211,凸起 211面向滤芯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前置过滤器的旋转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跟滤芯同心设置并且套设于滤芯外侧的套体以及固定于所述套体上的叶片部,该叶片部受到沿套体轴向运动的水流冲击,带动旋转套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部包括若干叶片,各所述叶片相互间隔地环绕于套体的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叶片位于套体的外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叶片均包括倾斜于套体轴向的斜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斜边相互平行,各斜边的倾角为15
°
—7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成龙智永胜周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美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