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固定两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75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送器安装支架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一支架无法适用于移动式变送器和固定式变送器安装的问题。一种移动、固定两用支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一端设有法兰盘,另一端设有法兰盘或安装杆,支撑杆上套设有第一抱箍,第一抱箍上转动连接有至少三个支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支撑杆竖直设置,设有法兰盘的一端位于下方,另一端通过法兰盘或者安装杆安装变送器,通过法兰盘可以将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也可以通过支脚将支撑杆安置在底面上,需要移动时可以方便地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以实现将变送器固定在一处,也可以实现将变送器暂时设置在一处,需要时便于移动。需要时便于移动。需要时便于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固定两用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变送器安装支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固定两用支架。

技术介绍

[0002]气象类的变送器通常安装在户外,通过支架设置在地面上,如风杯式风速风向变送器、超声波风速风向变送器、光学雨量变送器、空气颗粒物检测百叶箱等。现有的支架分为固定支架和移动支架两种,固定支架通过法兰盘固定在地面上,无法移动;移动支架通常为三脚架,能够方便地移动。某些情况下需要将变送器长时间地固定在一处,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需要在一处完成检测后将设备移动到另一处进行检测,现有的移动支架或固定支架均无法同时适用于上述两种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固定两用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一支架无法适用于移动式变送器和固定式变送器安装的问题。
[0004]一种移动、固定两用支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一端设有法兰盘,另一端设有法兰盘或安装杆,支撑杆上套设有第一抱箍,第一抱箍上转动连接有至少三个支脚。本技术使用时,支撑杆竖直设置,设有法兰盘的一端位于下方,另一端通过法兰盘或者安装杆安装变送器,通过法兰盘可以将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也可以通过支脚将支撑杆安置在底面上,需要移动时可以方便地移动。本技术既可以实现将变送器固定在一处,也可以实现将变送器暂时设置在一处,需要时便于移动。
[0005]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第二抱箍,第二抱箍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所述支脚一一对应,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抱箍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支脚转动连接。第二抱箍与第一抱箍配合,提高了支撑杆的稳定性。
[0006]进一步,所述第一抱箍包括第一左抱箍部和第一右抱箍部,第一左抱箍部和第一右抱箍部可拆卸连接。第一左抱箍部和第一右抱箍部分别贴靠在支撑杆上后通过螺栓连接,便于组装。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左抱箍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右抱箍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三连接片和第四连接片,第一左抱箍部和第一右抱箍部上均设有第五连接片,第一连接片和第三连接片可拆卸连接,所述支脚中的一个的一端位于第二连接片和第四连接片之间,且分别与第二连接片和第四连接片转动连接,其余支脚与第五连接片一一对应且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第二抱箍包括第二左抱箍部和第二右抱箍部,第二左抱箍部和第二右抱箍部可拆卸连接。第二左抱箍部和第二右抱箍部贴靠在支撑杆上后通过螺栓连接,便于组装。
[0009]进一步,所述第二左抱箍部两端分别设有第六连接片和第七连接片,所述第二右抱箍部两端分别设有第八连接片和第九连接片,第二左抱箍部和第二右抱箍部上均设有第
十连接片,第六连接片和第八连接片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杆中的一个的一端位于第七连接片和第九连接片之间,且分别与第七连接片和第九连接片转动连接,其余连接杆与第十连接片一一对应且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支脚在第一抱箍上圆周均匀分布。提高了稳定性。
[0011]进一步,所述支脚上设有第十一连接片,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与第十一连接片转动连接。
[0012]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本技术使用时,支撑杆竖直设置,设有法兰盘的一端位于下方,另一端通过法兰盘或者安装杆安装变送器,通过法兰盘可以将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也可以通过支脚将支撑杆安置在底面上,需要移动时可以方便地移动。本技术既可以实现将变送器固定在一处,也可以实现将变送器暂时设置在一处,需要时便于移动。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第一抱箍和支脚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第二抱箍和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0018]1、支撑杆,2、第一抱箍,3、支脚,4、第二抱箍,5、连接杆,6、第一左抱箍部,7、第一右抱箍部,8、第一连接片,9、第二连接片,10、第三连接片,11、第四连接片,12、第五连接片,13、第二左抱箍部,14、第二右抱箍部,15、第六连接片,16、第七连接片,17、第八连接片,18、第九连接片,19、第十连接片,20、第十一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

3所示,一种移动、固定两用支架,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一端设有法兰盘,另一端设有法兰盘或安装杆,支撑杆1上套设有第一抱箍2,第一抱箍2上通过螺栓连接有至少三个支脚3。本技术使用时,支撑杆1竖直设置,设有法兰盘的一端位于下方,另一端通过法兰盘或者安装杆安装变送器,通过法兰盘可以将支撑杆1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也可以通过支脚3将支撑杆1安置在底面上,需要移动时可以方便地移动。本技术既可以实现将变送器固定在一处,也可以实现将变送器暂时设置在一处,需要时便于移动。支撑杆1上套设有第二抱箍4,第二抱箍4上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与支脚3一一对应,连接杆5的一端与第二抱箍4通过螺栓连接,另一端与支脚3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抱箍4与第一抱箍2配合,提高了支撑杆1的稳定性。第一抱箍2包括第一左抱箍部6和第一右抱箍部7,第
一左抱箍部6和第一右抱箍部7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左抱箍部6和第一右抱箍部7分别贴靠在支撑杆1上后通过螺栓连接,便于组装。第一左抱箍部6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片8和第二连接片9,第一右抱箍部7两端分别设有第三连接片10和第四连接片11,第一左抱箍部6和第一右抱箍部7上均设有第五连接片12,第一连接片8和第三连接片10通过螺栓连接,支脚3中的一个的一端位于第二连接片9和第四连接片11之间,且分别与第二连接片9和第四连接片11通过螺栓连接,其余支脚3与第五连接片12一一对应且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抱箍4包括第二左抱箍部13和第二右抱箍部14,第二左抱箍部13和第二右抱箍部14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左抱箍部13和第二右抱箍部14贴靠在支撑杆1上后通过螺栓连接,便于组装。第二左抱箍部13两端分别设有第六连接片15和第七连接片16,第二右抱箍部14两端分别设有第八连接片17和第九连接片18,第二左抱箍部13和第二右抱箍部14上均设有第十连接片19,第六连接片15和第八连接片17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杆5中的一个的一端位于第七连接片16和第九连接片18之间,且分别与第七连接片16和第九连接片18通过螺栓连接,其余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固定两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一端设有法兰盘,另一端设有法兰盘或安装杆,支撑杆(1)上套设有第一抱箍(2),第一抱箍(2)上转动连接有至少三个支脚(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固定两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上套设有第二抱箍(4),第二抱箍(4)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与所述支脚(3)一一对应,连接杆(5)的一端与第二抱箍(4)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支脚(3)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固定两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箍(2)包括第一左抱箍部(6)和第一右抱箍部(7),第一左抱箍部(6)和第一右抱箍部(7)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固定两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抱箍部(6)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片(8)和第二连接片(9),所述第一右抱箍部(7)两端分别设有第三连接片(10)和第四连接片(11),第一左抱箍部(6)和第一右抱箍部(7)上均设有第五连接片(12),第一连接片(8)和第三连接片(10)可拆卸连接,所述支脚(3)中的一个的一端位于第二连接片(9)和第四连接片(11)之间,且分别与第二连接片(9)和第四连接片(11)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周在伟杨垒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仁科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