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反接保护电路及其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532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反接保护电路及其充电器,防反接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MOS管、第一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的一端用于连接开关电源的电源输出端,其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阻与第一电阻连接的一端还与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并接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用于经过第三电阻与蓄电池的负极和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其发射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用于连接蓄电池的正极;第四电阻跨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以避免电路损坏。以避免电路损坏。以避免电路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反接保护电路及其充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反接保护电路及其充电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设备的普及,人们对充电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快捷充电的同时还要能够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性。在实际为蓄电池充电的过程中,无论是蓄电池通过开关电源模块放电,还是通过反开关电源模块充电,都要求蓄电池与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正向连接,否则当蓄电池与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反向连接时将会导致开关电源的电路损坏的情况。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来实现开关电源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之间的防反接保护,这种方法简单可靠;但是,该技术方案中的二极管在输入大电流情况下存在功耗较大,影响效率的问题。
[0004]综上,现有技术中的防反接保护电路及其充电器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防反接保护电路及其充电器,以避免电路损坏。
[0006]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反接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MOS管、第一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的一端用于连接开关电源的电源输出端,其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阻与第一电阻连接的一端还与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并接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用于经过第三电阻与蓄电池的负极和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其发射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用于连接蓄电池的正极;第四电阻跨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
[0008]一种充电器,用于为蓄电池供电,其包括反激电源模块、上述的一种防反接保护电路、恒流模块、浮充模块、稳压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反激电源模块和辅助供电模块;防反接保护电路连接于反激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和蓄电池的电源输入端之间;恒流模块用于采集反激电源模块输出回路的电流并输出电流反馈信号和基准电压信号;浮充模块用于比较反激电源模块输出回路的电流采样端的电压值和经分压的基准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并在电流采样端的电压值大于经分压的基准电压信号的电压值时输出转灯信号;稳压模块用于接收电流反馈信号、转灯信号和反激电源模块输出回路的电压信号并输出电压反馈信号;电源管理模块用于接收电压反馈信号并调整占空比输出脉冲信号;反激电源模块用于接入直流母线电压并根据脉冲信号控制其开关管稳定输出电压;辅助供电模块用于接收直流母线电压,并分别为恒流模块、浮充模块、稳压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提供辅助供电电压。
[0009]进一步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漏极连接于反激电源模块输出回路的电流采样端
和蓄电池的负极之间;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经过第一电阻与反激电源模块输出回路的电源输出端和蓄电池的正极连接;蓄电池反接时,第一三极管导通并拉低第一MOS管的栅极电压以关闭输出。
[0010]进一步地,恒流模块包括双运算放大器、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二电容、第一电压基准芯片、第九电阻、第三电容、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二二极管;双运算放大器的第一反相输入端经过第五电阻接入反激电源模块输出回路采集电流信号,还经过第三电容和第十电阻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其第一正相输入端经过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接地,还经过第八电阻和第二电容接地;其第一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电容一端接地,其另一端与双运算放大器的第一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九电阻一端用于接入辅助供电电压,其另一端作为基准电压信号输出端连接于第八电阻和第二电容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电压基准芯片的负端连接;第一电压基准芯片的正端接地,其取样端连接于第八电阻和第二电容之间;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经过第十一电阻输出电流反馈信号。
[0011]进一步地,浮充模块包括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四电容、第三二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和LED灯;双运算放大器的第二反相输入端经过第十二电阻接入基准电压信号;其第二正相输入端经过第十三电阻采集反激电源模块输出回路的电流信号;其第二输出端与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并经过第十四电阻与第二正相输入端连接;第十四电阻一端与第二正相输入端连接,其另一端作为转灯信号的输出端并与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经过第十五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经过第十七电阻和第十八电阻接入辅助供电电压;第十九电阻连接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之间;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与LED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十电阻跨接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LED灯的输入端连接于第十七电阻和第十八电阻之间,其第二输出端连接于第十七电阻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第二十一电阻与第二十二电阻并联,且其一端接地,其另一端与第二反相输入端连接;第四电容一端接地,其另一端经过第二十三电阻接入辅助供电电压。
[0012]进一步地,稳压模块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第二十四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五电容、第二十六电阻、第二十七电阻、第二十八电阻、第二十九电阻、第三十电阻、第四三极管、第三十一电阻、第三十二电阻和第二电压基准芯片;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作为电流反馈信号的输入端并经过第五电容、第二十六电阻和第二十七电阻采集反激电源模块输出回路的电压信号;其第二输入端经过第二十五电阻接入辅助供电电压;其第一输出端接地;其第二输出端作为电压反馈信号输出端;第二十四电阻跨接于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第二电压基准芯片的负端与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其取样端与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其正端接地;第二十八电阻与第二十九电阻和第三十电阻并联,且其一端与第二电压基准芯片的取样端连接,其另一端接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其基极经过第三十一电阻接入所述转灯信号;第三十二电阻跨接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
[0013]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
果:
[0014]1、通过提供防反接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的方式,实现开关电源的电路保护;其中,当开关电源的电源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反向连接时关闭电源输出;当开关电源的电源输出端悬空时正常输出;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开关电源的电源输出端有电压输出时,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进行分压,使得第一MOS管的栅极有一定的电压以导通,此时不管开关电源的电源输出端是否连接有蓄电池都可以正常实现输出;但是,当开关电源的电源输出端与蓄电池的电源输入端反向连接时,蓄电池的负极电压将对大于其正极电压,使得第一三极管导通,进而拉低第一MOS管栅极的电压,使得第一MOS管关断;如此一来,则可在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电源输入端反向连接时关闭电源输出,实现电路保护。
[00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反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MOS管、第一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用于连接开关电源的电源输出端,其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电阻连接的一端还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用于经过第三电阻与蓄电池的负极和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其发射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用于连接蓄电池的正极;所述第四电阻跨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2.一种充电器,用于为蓄电池供电,其特征在于:包括反激电源模块、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反接保护电路、恒流模块、浮充模块、稳压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反激电源模块和辅助供电模块;所述防反接保护电路连接于所述反激电源模块输出回路的电源输出端和蓄电池的电源输入端之间;所述恒流模块用于采集反激电源模块输出回路的电流并输出电流反馈信号和基准电压信号;所述浮充模块用于比较所述反激电源模块输出回路的电流采样端的电压值和经分压的基准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并在所述电流采样端的电压值大于经分压的所述基准电压信号的电压值时输出转灯信号;所述稳压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流反馈信号、转灯信号和所述反激电源模块输出回路的电压信号并输出电压反馈信号;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压反馈信号并调整占空比输出脉冲信号;所述反激电源模块用于接入直流母线电压并根据所述脉冲信号控制其开关管稳定输出电压;所述辅助供电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直流母线电压,并分别为所述恒流模块、浮充模块、稳压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提供辅助供电电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漏极连接于所述反激电源模块输出回路的电流采样端和蓄电池的负极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经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反激电源模块输出回路的电源输出端和蓄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蓄电池反接时,所述第一三极管导通并拉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电压以关闭输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模块包括双运算放大器、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二电容、第一电压基准芯片、第九电阻、第三电容、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二二极管;所述双运算放大器的第一反相输入端经过所述第五电阻接入所述反激电源模块输出回路采集电流信号,还经过所述第三电容和所述第十电阻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其第一正相输入端经过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接地,还经过第八电阻和第二电容接地;其第一输
出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一端接地,其另一端与所述双运算放大器的第一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一端用于接入所述辅助供电电压,其另一端作为所述基准电压信号输出端连接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贵聪李俊需伍佼张志伟王其才徐进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科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