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FCI公司专利>正文

具有引导装置的电触头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6266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题是一种触头元件(1),其包括:用于与互补触头元件的互补触头部分配合的触头前部分(2);用于将该触头元件保持在连接器壳体的插口中的部分(3);以及引导突起(4),其中所述引导突起(4)由从电触头元件的前部向后部折叠并呈现圆形突出部的突片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引导装置的电触头,该引导装置用于将该触头 插入触头承载模块中。
技术介绍
电触头所用的引导装置设计成确保触头在触头承载模块或连接器壳 体的插口中的正确取向。文献FR2,869,161公开了一种电触头罩,其插入连接器壳体插口中, 并设有包括至少一个突起(boss)的引导装置,所述突起通过切割触头罩 的侧壁并对其进行冲压以使其横向延伸超出该罩而制成,从而通过与使 该突起自由通过的凹槽配合而产生触头的360°取向,该360。取向使触头 可以在单一角位置插入插口中。但是,定位在罩的后部上的该引导装置使触头最初插在不良角位置。 而且,这种引导装置通过切割并冲压出一突起而制成,该突起与触 头插入接纳其的连接器壳体插口内的方向交叉,该引导装置具有切割边 缘,这些切割边缘可能损坏定位在插口入口处并且触头在插入壳体中时 必需经过的密封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不会产生损坏的引导装置的触头元件,并因此提供一种触头元件,该触头元件具有设计成与互补触头元 件的互补触头部分配合的触头前部分;用于将该触头元件保持在连接器 壳体的插口中的部分;以及引导突起,其中所述引导突起由从电触头元 件的前部向后部折叠的突片构成并具有圆形突出部(nose)。更具体地说,为防止在将触头从其插口拔出时在折叠的突片上造成 损坏,折叠的突片的自由后部分至少部分插入保持部分中的凹部内。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罩式阴触头范围内的具体实施方式,折叠的突片延伸 超出该罩的前部,从而引导装置防止触头元件初始错误地插入其插口中。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可从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非限制 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得出,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的阴触头元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触头元件的前部分的剖视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例的阳触头元件的保持部分的剖视图4A、 4B、 4C分别是预制坯件的平面图、坯件折叠之后前部分的 立体图以及图1的触头元件连接至缆线的立体装配图5A、 5B、 5C分别是预制坯件的平面图、坯件折叠之后保持部分 的立体图以及连接至缆线并包括本专利技术的阳触头元件的立体装配图6A和图6B是连接器壳体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触头元件在插入过程 (图6A)和拔出过程(图6B)中的实施例的剖视图7是根据现有技术的触头的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阴电触头类型的电触头元件1 (图4C中给出了其 装配图),或者适用于阳触头元件l'(图5C中给出了其装配图)。在阴触头元件的情况下,'该元件具有呈结合有弹簧触头片16 (如图 2所示)的罩形式的触头前部分2,其设计成与互补阳电触头元件l'的呈 端子形式的互补触头部分2'配合。所述罩由用于将触头元件保持在连接器壳体17的插口中的部分3构成。这样的阴触头具体是由切制坯件(在图4A中示出)制成为单件,该 坯件然后被折叠而形成触头元件。根据该实施例,触头元件设计成以本身公知的方式压接到缆线18上。在图5C的装配图示出的阳触头元件r的情况下,该触头具有触头前部分2',触头前部分2'呈端子形式,设计成与定位在互补触头元件(例 如上述的阴电触头元件1)的罩形部分2中的弹簧触头片16配合。在传统方式中,阳触头元件可切割、折叠或巻制而成并覆盖有一罩, 该罩装配到触头元件上,形成了用于将阳触头保持在连接器壳体17的插 口中的部分3'。装配罩由图5A中所示的切制坯件制成;该坯件然后被折叠并插在触 头端子2'上。根据本专利技术,阴触头元件和阳触头元件设有引导突起4,其由突片5、 6构成,所述突片从电触头元件的前部向后部折叠并具有圆形突出部7。图2更具体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阴触头元件的突起的实施方 式,而图3更具体地示出了在设计成覆盖阳触头元件的中央部分的装配 罩范围内的实施方式。当然,必要时可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组合。在图2的实施例中,引导突起4由延伸超出坯件(设计成形成阴罩 并如图4A中所示)的前部的突片5制成,该突片以弯圆方式从触头元件 的前部向后部折叠而形成圆形突出部。有利的是, 一旦在突片被折叠之后圆形突出部自身就延伸超出罩的 前部,从而在触头元件一开始插入其插口中,操作者就可检测触头是否 相对于插口定位在其正确位置。该检测来源于前进的突出部7抵靠不具有用于使突起自由通过的凹 槽的插口壁的事实。在图2的阴触头的情况下,突片的自由后部分8至少部分插入凹部 9中,这里凹部9由来自保持部分3的切口构成。根据所示的实施例,所 述切口来源于冲压罩的顶板11,顶板11面向弹簧触头片16定位,设计 成在互补的触头端子2'插入阴触头时对触头端子2'进行引导。在该图中,所示突起的自由后部分具有折叠到由切口构成的所示凹部9中的搭片(flap) 10,搭片10的端部被完全接收在凹部9中,使得 该搭片构成斜坡,该斜坡设计成在触头从其插口拔出期间将后接头的唇 部推向一侧而不损坏该唇部,从而防止边缘对突起的在触头从插口拔出 的方向上的后部造成损坏。在图3的阳触头的情况下,突片6由保持部分3的壁12的切口形成, 其自由后部分8至少部分插入用于接收该自由后部分8的凹部9'中。因此,阳触头的折叠突片的自由后部分被封在罩的主体中,以防止 在将触头从其插口移除时由于构成突起的突片的后端引起的使接头分离 的任何风险。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这两种模式都使其使用功能得以优化。在阴触头的情况下,正面突起确保了触头前部在插口中的精确定位, 但不利的是增大了材料消耗量。然而,该增大相对于设计成制造触头的坯件的表面来说仍可忽略。在阳触头的情况下,由切割产生并朝壁12的中部定位的突起本身不 需要消耗额外的材料,由于装配后的罩尺寸较小,所以这是特别有利的。图4B和图5B分别更具体地表示阴触头罩部分以及阳触头的装配罩 部分,在其上形成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突起。在用于触头端子元件的装配罩3'的情况下,位于与具有突起4的壁 相对的壁的顶部处的支柱19确保装配罩保持并位于触头元件上。在这两种情况下,突片5或6构成纵向突起4,并且在阴触头的情 况下,该突起4位于与具有结合到保持部分3中的弹簧触头片16的壁14 相对的壁12上。图6A和图6B示出了上述阴触头在连接器壳体17(仅示出了其中央 部分)中的插入和拔出。根据该实施例,连接器壳体17接收设有唇部21的垫圈式接头20, 该唇部21设计成在施加到接合至触头1、 l'的缆线18上时密封连接器的 后部。垫圈20被接收在分别构成连接器壳体17的后部和前部的两半壳体 17a、 17b之间,如现有技术中公知的那样。 用于接收触头的插口设有供突起4自由通过的槽22。 在将触头1插入插口的过程中,触头的前部推幵垫圈的唇部21。 因此,与图7中所示的现有技术的触头A不同,在触头A中横向突 起B在触头插入/拔出插口的方向上具有尖锐边缘C、 D,根据本专利技术的 触头的突起4是纵向突起,其设有圆形突出部7以及推入凹部9中的自 由后部分;这些突起在根据图6A的插入期间或者根据图6B的拔出期间 都没有损坏唇部21的危险。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示实施例,并且具体地说,在触头1S0。极化 (polarization)的情况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两个突起可设置在罩的侧壁5上。权利要求1、一种触头元件(1;1’),该触头元件具有设计成与互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头元件(1;1’),该触头元件具有:设计成与互补触头元件(1’;1)的互补触头部分(2’;2)配合的触头前部分(2;2’);用于将该触头元件保持在连接器壳体(17)的插口中的部分(3;3’);以及引导突起(4),该触头元件的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突起(4)由从电触头元件的前部向后部折叠的突片(5;6)构成并具有圆形突出部(7)。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特凡娜埃尔南德斯米歇尔埃希巴赫
申请(专利权)人:FCI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