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穿塑形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599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穿塑形裤,包括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第一片体成形第一裤腿;第二片体成形第二裤腿;第一裤腿和第二裤腿都在外侧缝合;第一裤腿与第二裤腿缝合成形裤裆和裤腰;通过第一片体成形第一裤腿,第二片体成形第二裤腿;第一裤腿与第二裤腿缝合形成裤裆和裤腰;即通过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成形塑形裤;结构简单;减少塑形裤上的缝合结构;同时第一裤腿和第二裤腿在外侧缝合,第一裤腿和第二裤腿的内侧都是一体式设置的;第一裤腿和第二裤腿的内侧的弹力大;穿着时,第一裤腿和第二裤腿靠近裤裆的位置不会产生勒痕,这样外穿塑形裤外型美观,穿着舒适;在裤腰外表面缝合有收腹腰带;提升收腹效果。提升收腹效果。提升收腹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穿塑形裤


[0001]本技术涉及外穿弹力裤,具体涉及一种外穿塑形裤。

技术介绍

[0002]外穿弹力裤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的立体剪材更符合人体结构特点,调整体内脂肪分布,塑造优美曲线,对收腹、减腰、提臀、美腿效果及其明显;能对下坠的肌肉固化塑形。
[0003]在中国申请号为201821440545.4;公告日为2019.05.28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孕妇美体裤;,包括托腹带、裤筒和裤脚,托腹带采用高弹力的纤维材料无缝编织,托腹带和裤筒之间及裤筒和裤脚之间经无缝针织机编织而成,托腹带顶部设置有腰头带,裤筒内侧经裁剪缝合连接,裤筒上部两侧设置有魔术贴,裤筒的裆部由两个相对称的左裤片和右裤片拼接缝合而成,左裤片和右裤片与裤筒缝合形成的侧裤线由裤筒两腿的后侧延伸到其前侧,裤脚的两侧边设置有若干个等距竖直排列的绑带孔,绑带孔的两端穿过绑带,裤脚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颗粒状磁石。
[0004]但是该美体裤的左裤片和右裤片与裤筒缝合;美体裤由多块片体缝合组成;结构复杂;同时左裤片裤筒之间;右裤片与裤筒之间成形缝合结构;穿着时缝合结构会与人体皮肤接触;较多的缝合结构导致穿着不舒适;同时该美体裤的裤筒在内侧缝合;这样裤筒内侧的弹力减弱;穿着时裤筒内侧缝线与裤筒表面会产生勒痕;外形不美观同时穿着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外穿塑形裤,通过两块片体缝合形成,避免裤腿内侧产生勒痕,外形美观,穿着舒适。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穿塑形裤,包括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第一片体成形第一裤腿;第二片体成形第二裤腿;第一裤腿和第二裤腿都在外侧缝合;第一裤腿与第二裤腿缝合成形裤裆和裤腰。
[0007]以上设置,通过第一片体成形第一裤腿,第二片体成形第二裤腿;第一裤腿和第二裤腿缝合形成裤裆和裤腰;即通过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成形塑形裤;结构简单;减少塑形裤上的缝合结构;同时第一裤腿和第二裤腿都在外侧缝合,第一裤腿的内侧和第二裤腿的内侧没有通过缝线缝合;这样,第一裤腿的后幅、第一裤腿的内侧与第一裤腿的前幅之间;第二裤腿的后幅、第二裤腿的内侧与第二裤腿的前幅之间;都是一体式设置的;第一裤腿和第二裤腿的内侧的弹力大;穿着时,第一裤腿和第二裤腿靠近裤裆的位置不会产生勒痕,贴服效果和包裹效果好;这样外穿塑形裤外型美观,穿着舒适。
[0008]进一步的,第一片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片材、第二片材和第三片材;第二片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四片材、第五片材和第六片材;第一片材的两侧、第二片材的一侧与第三片材的一侧缝合成形第一裤腿;第二片材的两侧、第五片材的一侧与第六片材的一侧缝合成形第二裤腿。
[0009]进一步的,第二片材的另一侧与第五片材的另一侧、第三片材的另一侧与第六片
材的另一侧缝合成形裤裆和裤腰。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织带;织带覆盖在第一裤腿、第二裤腿和裤裆的缝合处;织带的一侧与分别第一裤腿缝合处的一侧、第二裤腿缝合处的一侧、裤裆缝合处的一侧缝合;织带的另一侧分别与第一裤腿缝合处的另一侧、第二裤腿缝合处的另一侧、裤裆缝合处的另一侧缝合;织带为弹力织带。
[0011]以上设置,织带覆盖在缝合处上,对第一裤腿、第二裤腿和裤裆的缝合处的缝线起保护作用,织带为弹力织带,增强第一裤腿、第二裤腿和裤裆的缝合处的弹性;通过织带遮盖缝合处形成的的凸起;避免穿着时缝合处的凸起对人体皮肤进行摩擦;提高舒适度;同时通过设置织带,增大第一裤腿、第二裤腿和裤裆的缝合处的弹力,进而第一裤腿、第二裤腿和裤裆的缝合处也不会产生勒痕。
[0012]进一步的,织带与第一裤腿、第二裤腿和裤裆的缝合处设有两条以上的缝线。通过设置两条以上的缝线,织带与第一裤腿、第二裤腿和裤裆的连接更稳定。
[0013]进一步的,在裤腰外表面缝合有收腹腰带。通过设置收腹腰带增强塑形裤的弹性;提升收腹收腰的效果。
[0014]进一步的,第一裤腿远离裤腰的一端设有第一裤脚;第二裤腿远离裤腰的一端设有第二裤脚。
[0015]进一步的,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都设有两层以上的编织层;每层编织层包括纬纱和经纱,相邻的编织层共用经纱,所述的经纱为弹力经纱;底层编织层的相邻纬纱之间具有一根以上与底层编织层相邻的编织层的纬纱;底层编织层的纬纱由两根以上的纱线并捻成形为一根股线;在股线上通过拉剪绒形成绒毛;经纱与表层的纬纱的组织点为1经组织点1纬组织点1经组织点5纬组织点;3纬组织点1经组织点1纬组织点1经组织点2纬组织点;经纱与底层的纬纱的组织点为2经组织点1纬组织点5经组织点。
[0016]以上设置,通过相邻的编织层共用一弹力经纱,让相邻的编织层通过弹力经纱编织在一起,避免相邻编织层出现剥离的现象,弹力经纱使得纬纱相互靠近,让面料中的各编织层形成明显的分层结构;而且对于底层的纬纱,当上层的纬纱相互靠近后,在底层面上除了底层的纬纱外不会露出其他层的纬纱,便于对底层的纬纱进行拉绒并进行剪绒,不容易拉到经纱,这样就不需要粘胶实现编织层之间的连接,使得面料的柔性好,且由于弹力经纱的存在让面料在经纱方向上具有弹性。当相邻编织层共用弹力经纱后,经纱与纬纱及纬纱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能有效的减少崩纱现象;底层编织层的纬纱由两根以上的纱线并捻成形,两根以上的纱线相互缠绕成一根股线;增强底层编织层的纬纱的强度;提高面料的抗拉扯力;并捻成形的底层纬纱的缠接力大;由于纱线相互缠绕;一纱线会将另一纱线上的剪绒压紧;使剪绒不容易掉毛;形成稳定的保暖绒层;保暖性能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未缝合收腹腰带的正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未缝合收腹腰带的后视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中第一片体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中第二片体的示意图。
[0024]图8为第三片材与第六片材缝合的示意图。
[0025]图9为第三片材与第六片材形成缝合部的示意图。
[0026]图10为在第三片材与第六片缝合处、缝合部未完全设置织带的示意图。
[0027]图11为在第三片材与第六片缝合处完全设置织带的示意图。
[0028]图12为图11中A

A的截面图。
[0029]图13为斜纹面料的经纬组织点的示意图。
[0030]图14为斜纹面料表层的经纬组织点的示意图。
[0031]图15为斜纹面料底层的经纬组织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如图1

15所示;一种外穿塑形裤,包括第一片体1、第二片体2和织带5;第一片体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片材11、第二片材12和第三片材13;第二片材12位于第一片材11上方,且设置在第一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穿塑形裤,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第一片体成形第一裤腿;第二片体成形第二裤腿;第一裤腿和第二裤腿都在外侧缝合;第一裤腿与第二裤腿缝合成形裤裆和裤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穿塑形裤,其特征在于:第一片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片材、第二片材和第三片材;第二片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四片材、第五片材和第六片材;第一片材的两侧、第二片材的一侧与第三片材的一侧缝合成形第一裤腿;第二片材的两侧、第五片材的一侧与第六片材的一侧缝合成形第二裤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穿塑形裤,其特征在于:第二片材的另一侧与第五片材的另一侧、第三片材的另一侧与第六片材的另一侧缝合成形裤裆和裤腰。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外穿塑形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织带;织带覆盖在第一裤腿缝合处、第二裤腿缝合处和裤裆的缝合处;织带的一侧与分别第一裤腿缝合处的一侧、第二裤腿缝合处的一侧、裤裆缝合处的一侧缝合;织带的另一侧分别与第一裤腿缝合处的另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学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天思品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