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混合形状电极的红细胞与血小板微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矩形、半圆形与三角形新型混合结构的电极红细胞与血小板微分离装置,其方法为直流介电泳微纳操控技术。
技术介绍
[0002]微流控指的是使用微管道(尺寸为数十到数百微米)处理或操纵微小流体(体积为纳升到阿升)的系统所涉及的科学和技术,是一门涉及化学、流体物理、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新兴交叉 学科。因为具有微型化、集成化等特征,微流控装置通常被称为微流控芯片,也被称为芯片实验室和微全分析系统;微流控芯片可将生物,医学,化学分析过程中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至一块微米级别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
[0003]细胞捕获分离是指把在液体中的多种混合细胞通过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手段,从液体中分离出一种或几种细胞的过程.细胞捕获分离作为生物学、医疗诊断、毒理监测等方面的重要实验内容,一直是实验室研究的一个热点.细胞捕获分离后可用于细胞计数、细胞培养、细胞免疫及细胞周期状态观测等后续实验,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实验手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混合形状的电极红细胞与血小板微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待分离血液入口(1)、载流体入口(2)、第一缓冲室(3)、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5)、第三电极(6)、第四电极(7)、第五电极(8)、第六电极(9)、第七电极(10)、第二缓冲室(11)、红细胞出口(12)、血小板出口(13)、微流体通道(14);待分离血液从待分离血液入口(1)注入,氯化钾溶液作为载流体从载流体入口(2)注入;待分离血液与载流体在待分离血液入口(1)、载流体入口(2)交汇处汇合后,依次流经第一缓冲室(3)、微流体通道(14)、第二缓冲室(11);分离出的红细胞从红细胞出口(12)流出,血小板从血小板出口(13)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混合形状的电极红细胞与血小板微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待分离血液入口(1)、载流体入口(2)、微流体通道(14)、红细胞出口(12)和血小板出口(13)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利用模板热压法或模板浇注技术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混合形状的电极红细胞与血小板微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微流体通道(14)的三维结构长度为560
µ
m,宽度为40
µ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钦,赵俊程,吴涛,何纪新,刘宏举,吴之豪,赵明星,李沛然,何孝涵,钟翔涛,史留勇,周腾,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