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吸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579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面板吸顶灯,属于照明领域,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亚克力罩与扩散板之间的缝隙较大,吸顶灯内部容易进入灰尘,防尘效果差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铝制外壳,所述铝制外壳一侧外壁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安装口,且安装口内嵌装有风扇,所述铝制外壳一边内壁上套设有亚克力罩,所述亚克力罩一边外壁上设有内压条,所述铝制外壳远离亚克力罩的一边内壁上套设有背板,所述铝制外壳靠近背板的一端内壁上套设有散热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及时的对面板吸顶灯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效果和灯条的使用寿命,便于组装的同时能够对亚克力罩进行挤压,减小亚克力罩与铝制外壳之间的间隙,避免灰尘进入面板吸顶灯内部,提高了防尘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板吸顶灯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
,尤其涉及面板吸顶灯。

技术介绍

[0002]吸顶灯是灯具的一种,顾名思义是由于灯具上方较平,安装时底部完全贴在屋顶上所以称之为吸顶灯,光源有普通白灯泡,荧光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卤钨灯、LED等,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吸顶灯就是LED 吸顶灯,是家庭、办公室、文娱场所等各种场所经常选用的灯具。
[0003]基于现有的面板吸顶灯,一般最大的为1.2*0.6米,市面上比这再大的一般较少,一般大尺寸吸顶灯扩散罩较大重量较重不容易安装固定,此外,现有的面板吸顶灯在进行组装时,需要拧动多个螺栓对背板和扩散罩进行固定,在进行组装时,使得亚克力罩与扩散板之间的缝隙较大,导致面板吸顶灯内部容易进入灰尘,防尘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面板吸顶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面板吸顶灯,包括铝制外壳,所述铝制外壳一侧外壁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安装口,且安装口内嵌装有风扇,所述铝制外壳一边内壁上套设有亚克力罩,所述亚克力罩一边外壁上设有内压条,所述铝制外壳远离亚克力罩的一边内壁上套设有背板,所述铝制外壳靠近背板的一端内壁上套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远离背板的一边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灯条,所述背板靠近散热板的一边的四角外壁上均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焊接于背板一边外壁上的缓冲杆、套设于缓冲杆上部外壁上的缓冲弹簧和焊接于缓冲杆一端外壁上的限位板,所述背板靠近散热板的一边外壁上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PLC控制器、蓝牙接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背板远离散热板的一边外壁上开有四个等距离分布的卡槽,所述背板远离散热板的一边外壁上通过铆钉连接有“十”字形结构的连接架。
[0007]优选的,所述铝制外壳一侧外壁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进风口,且进风口内套接有防尘网,所述安装口位置与进风口位置相适配,且安装口内径大小与进风口内径大小相适配。
[0008]优选的,所述亚克力罩外径大小与铝制外壳内径大小相适配,且亚克力罩一边搭接于铝制外壳一边内壁上,所述内压条外径大小与亚克力罩外径大小相适配,且内压条一边搭接于亚克力罩一边外壁上。
[0009]优选的,所述散热板一边的四角外壁上均开有通孔,且四个缓冲杆分别滑动安装于四个通孔内,所述缓冲弹簧底端搭接于散热板靠近背板的一边外壁上。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一侧搭接于内压条的内壁上,且限位板与内压条形成滑动配合。
[0011]优选的,所述蓝牙接收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信号线与PLC控制器连接,且PLC
控制器分别通过导线与风扇和灯条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架一端套设于卡槽内,所述铝制外壳四周外壁上均开有螺纹口,且螺纹口内螺接有内六角孔螺栓,四个内六角孔螺栓分别与背板和连接架形成紧固配合。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设置有风扇、PLC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当面板吸顶灯内部温度较高时,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息传输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启动风扇,风扇的扇叶转动带动铝制外壳内的空气加速流通,使得灯条处的热量穿过散热板并被输送到铝制外壳外部,能够及时的对面板吸顶灯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效果和灯条的使用寿命;
[0015]2、设置有四个缓冲组件,在进行组装面板吸顶灯时,将铝制外壳一端放在平面上,依次放入亚克力罩和内压条,组成下半部分,将背板固定在屋顶上,将下半部分背板,向上推下半部分,使得散热板接触到内压条,此时背板使得四个缓冲杆移动,当四个限位板接触到亚克力罩时,利用内六角孔螺栓将铝制外壳与背板和连接架固定,便于组装的同时能够对亚克力罩进行挤压,减小亚克力罩与铝制外壳之间的间隙,避免灰尘进入面板吸顶灯内部,提高了防尘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面板吸顶灯的爆炸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面板吸顶灯的铝制外壳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面板吸顶灯的背板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面板吸顶灯的背板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面板吸顶灯的缓冲组件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面板吸顶灯的连接件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面板吸顶灯的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铝制外壳、2进风口、3防尘网、4安装口、5风扇、6亚克力罩、7内压条、8背板、9散热板、10灯条、11缓冲组件、1101缓冲杆、1102缓冲弹簧、1103限位板、12PLC控制器、13蓝牙接收器、14温度传感器、15卡槽、16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参照图1

7,面板吸顶灯,包括铝制外壳1、亚克力罩6、内压条7、背板8、散热板9、四个缓冲组件11、PLC控制器12、蓝牙接收器13、温度传感器14和“十”字形结构的连接架16,所述铝制外壳1一侧外壁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进风口2,且进风口2内套接有防尘网3,所述铝制外壳1一侧外壁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安装口4,且安装口4内嵌装有风扇5,能够及时的对面板吸顶灯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效果和灯条的使用寿命;
[0026]所述安装口4位置与进风口2位置相适配,且安装口4内径大小与进风口2内径大小相适配,所述亚克力罩6套设于铝制外壳1一边内壁上,所述亚克力罩6外径大小与铝制外壳1内径大小相适配,且亚克力罩6一边搭接于铝制外壳1一边内壁上,所述内压条7设于亚克
力罩6一边外壁上,所述内压条7外径大小与亚克力罩6外径大小相适配,且内压条7一边搭接于亚克力罩6一边外壁上,所述背板8套设于铝制外壳1远离亚克力罩6的一边内壁上,所述散热板9套设于铝制外壳1靠近背板8的一端内壁上,所述散热板9远离背板8的一边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灯条10,所述缓冲组件11包括焊接于背板8一边外壁上的缓冲杆1101、套设于缓冲杆1101上部外壁上的缓冲弹簧1102和焊接于缓冲杆1101一端外壁上的限位板1103,所述散热板9一边的四角外壁上均开有通孔,且四个缓冲杆1101分别滑动安装于四个通孔内,所述缓冲弹簧1102底端搭接于散热板9靠近背板8的一边外壁上,所述限位板1103一侧搭接于内压条7的内壁上,且限位板1103与内压条7形成滑动配合,便于组装的同时能够对亚克力罩进行挤压,减小亚克力罩与铝制外壳之间的间隙,避免灰尘进入面板吸顶灯内部,提高了防尘效果;
[0027]所述PLC控制器12、蓝牙接收器13和温度传感器14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于背板8靠近散热板9的一边外壁上,所述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面板吸顶灯,包括铝制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制外壳(1)一侧外壁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安装口(4),且安装口(4)内嵌装有风扇(5),所述铝制外壳(1)一边内壁上套设有亚克力罩(6),所述亚克力罩(6)一边外壁上设有内压条(7),所述铝制外壳(1)远离亚克力罩(6)的一边内壁上套设有背板(8),所述铝制外壳(1)靠近背板(8)的一端内壁上套设有散热板(9),所述散热板(9)远离背板(8)的一边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灯条(10),所述背板(8)靠近散热板(9)的一边的四角外壁上均设有缓冲组件(11),所述缓冲组件(11)包括焊接于背板(8)一边外壁上的缓冲杆(1101)、套设于缓冲杆(1101)上部外壁上的缓冲弹簧(1102)和焊接于缓冲杆(1101)一端外壁上的限位板(1103),所述背板(8)靠近散热板(9)的一边外壁上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PLC控制器(12)、蓝牙接收器(13)和温度传感器(14),所述背板(8)远离散热板(9)的一边外壁上开有四个等距离分布的卡槽(15),所述背板(8)远离散热板(9)的一边外壁上通过铆钉连接有“十”字形结构的连接架(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制外壳(1)一侧外壁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进风口(2),且进风口(2)内套接有防尘网(3),所述安装口(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亿丰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