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密闭式僵蚕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5777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移动密闭式僵蚕烘干装置,包括:箱体,其为顶部敞口的中空结构,箱体的顶部铰接有与其配合的箱盖,箱体的前侧下部设有取料口和与其配合的取料口门;晾晒板,其设于箱体的内部上方,晾晒板的左右两端与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并由驱动件驱动前后转动;收集箱,其沿箱体的长度方向设于晾晒板的前侧下方,收集箱的顶部开口,底部向下向内缩合形成出料口,出料口与取料口相对,且收集箱的长度不小于晾晒板的长度;其中,箱盖朝向箱体内的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烘烤灯和多个紫外灯,多个烘烤灯和多个紫外灯均由外接电源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在烘干僵蚕的同时避免僵蚕孢子的传播。的传播。的传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密闭式僵蚕烘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僵蚕烘干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密闭式僵蚕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僵蚕病是家蚕养殖过程中的主要蚕病之一,白僵菌是主要的病原,防治僵病的主要方法是将僵病蚕及其尸体要及时拾出,倒入消毒缸集中销毁,切不可乱丢乱放,更不能收集露天晒干出售。但僵蚕又具有较高营养和药用价值,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据调查了解,晒干的僵蚕可以卖40

50元一斤,所以很多蚕农饲养的家蚕感染僵病后不仅不按规定倒入消毒缸集中销毁,相反在院坝、公路等露天场所晾晒僵蚕,从而扩大了僵蚕孢子的传播范围(僵蚕孢子可随风传播),从而对家蚕饲养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密闭式僵蚕烘干装置,用于在烘干僵蚕的同时避免白僵菌的传播。
[0004]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密闭式僵蚕烘干装置,包括:
[0005]箱体,其为顶部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箱体的顶部铰接有与其配合的箱盖,所述箱体的前侧下部设有取料口和与其配合的取料口门;
[0006]晾晒板,其设于所述箱体的内部上方,所述晾晒板的左右两端与所述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并由驱动件驱动前后转动;
[0007]收集箱,其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设于所述晾晒板的前侧下方,所述收集箱的顶部开口,底部向下向内缩合形成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取料口相对,且所述收集箱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晾晒板的长度;
[0008]其中,所述箱盖朝向所述箱体内的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烘烤灯和多个紫外灯,所述多个烘烤灯和多个紫外灯均由外接电源供电。
[0009]优选的是,所述的可移动密闭式僵蚕烘干装置,所述晾晒板的下方沿其轴线固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左端与所述箱体的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右端与所述箱体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并穿出所述箱体暴露在外;所述驱动件包括L形杆,其一端与所述转动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推杆,其设于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远离所述箱体的一侧,并与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垂直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挡块,其设于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靠近所述箱体前侧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挡块上与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相邻的一侧设有与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配合的第一卡槽,第二限位挡块,其设于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靠近所述箱体后侧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挡块上与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相邻的一侧设有与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配合的第二卡槽,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挡块和所述第二限位挡块设置为,当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时,所述晾晒板呈水平状态,当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槽卡
接时,所述晾晒板呈倾斜状态,且低端位于所述收集箱的上方或所述收集箱内。
[0010]优选的是,所述的可移动密闭式僵蚕烘干装置,所述收集箱的后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竖直设置并与所述收集箱和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固设有折叠伸缩板,所述折叠伸缩板的上端与所述晾晒板的底面沿所述晾晒板宽度方向滑动卡接。
[0011]优选的是,所述的可移动密闭式僵蚕烘干装置,所述出料口的下部外侧沿其周向设有向外凸出的防滑部。
[0012]优选的是,所述的可移动密闭式僵蚕烘干装置,所述取料口的上下两侧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设有滑动导轨,所述取料口门设于所述滑动导轨之间并与所述滑动导轨滑动连接。
[0013]优选的是,所述的可移动密闭式僵蚕烘干装置,所述箱盖和所述取料口门的边缘均套设有密封圈。
[0014]优选的是,所述的可移动密闭式僵蚕烘干装置,所述晾晒板的顶面固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0015]优选的是,所述的可移动密闭式僵蚕烘干装置,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均固设有万向轮。
[0016]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的可移动密闭式僵蚕烘干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在烘干僵蚕的同时避免白僵菌的传播。
[0018]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可移动密闭式僵蚕烘干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A

A向的右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中箱体右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3]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密闭式僵蚕烘干装置,包括:
[0025]箱体1,其为顶部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箱体1的顶部铰接有与其配合的箱盖2,所
述箱体1的前侧下部设有取料口和与其配合的取料口门3;
[0026]晾晒板4,其设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上方,所述晾晒板4的左右两端与所述箱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并由驱动件驱动前后转动;
[0027]收集箱5,其沿所述箱体1的长度方向设于所述晾晒板4的前侧下方,所述收集箱5的顶部开口,底部向下向内缩合形成出料口6,所述出料口6与所述取料口相对,且所述收集箱5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晾晒板4的长度;
[0028]其中,所述箱盖2朝向所述箱体1内的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烘烤灯7和多个紫外灯8,所述多个烘烤灯7和多个紫外灯8均由外接电源供电。
[0029]上述实施方案中,箱体为顶部敞口的中空结构,优选为长方形,便于后续配件的安装、操作,箱体的规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箱体的顶部设有与其配合的箱盖,箱盖的一侧与箱体顶部的对应侧边缘铰接,以打开或关闭箱体,箱体的前侧下部设有取料口,取料口用于取出烘干后的僵蚕,取料口上设有与其配合的取料口门,取料口门用于打开或关闭取料口门;箱体的内部上方设有晾晒板,晾晒板的左右两端与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晾晒板由驱动件驱动在箱体的内部前后转动,晾晒板的前侧下方设有收集箱,收集箱的顶部开口,底部向下向内缩合形成出料口,在僵蚕烘干好之后,可以通过驱动件驱动,使晾晒板倾斜,将晾晒板上的僵蚕倒入收集箱内,经收集箱底部的出料口流出,进入绑扎在出料口上的收集袋(塑料袋)内,实现烘干僵蚕的收集;设置收集箱的长度不小于晾晒板的长度,以在晾晒板倾斜时,将晾晒板上烘干的僵蚕全部倒入收集箱内,避免散落;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移动密闭式僵蚕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其为顶部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箱体的顶部铰接有与其配合的箱盖,所述箱体的前侧下部设有取料口和与其配合的取料口门;晾晒板,其设于所述箱体的内部上方,所述晾晒板的左右两端与所述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并由驱动件驱动前后转动;收集箱,其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设于所述晾晒板的前侧下方,所述收集箱的顶部开口,底部向下向内缩合形成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取料口相对,且所述收集箱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晾晒板的长度;其中,所述箱盖朝向所述箱体内的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烘烤灯和多个紫外灯,所述多个烘烤灯和多个紫外灯均由外接电源供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密闭式僵蚕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晾晒板的下方沿其轴线固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左端与所述箱体的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右端与所述箱体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并穿出所述箱体暴露在外;所述驱动件包括L形杆,其一端与所述转动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推杆,其设于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远离所述箱体的一侧,并与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垂直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挡块,其设于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靠近所述箱体前侧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挡块上与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相邻的一侧设有与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配合的第一卡槽,第二限位挡块,其设于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靠近所述箱体后侧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乙韦伟黄景滩黄旭华聂良文卢德罗坚赖艳梅黎书明宋宪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