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铝耐酸耐碱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5596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铝耐酸耐碱砖,包括耐碱砖主体,所述耐碱砖主体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四个中心减配孔,所述耐碱砖主体上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填充槽,所述耐碱砖主体的上端面位于两个填充槽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四个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的外侧安装有五个定位凸条,所述耐碱砖主体的下端面设置有混凝土黏附槽,所述混凝土黏附槽的内侧安装有十五个定位锥形孔,所述定位锥形孔等分为三组,所述混凝土黏附槽与定位锥形孔的内侧均填充有混凝土,所述混凝土黏附槽的内壁设置有吸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砖体的烧制材料进行选择,避免使用粘土,有效降低自身的铝含量,且耐酸耐碱性好。且耐酸耐碱性好。且耐酸耐碱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铝耐酸耐碱砖


[0001]本技术涉及耐碱砖
,具体为一种低铝耐酸耐碱砖。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烧制砖的种类越来越多,其中耐碱砖通常采用高硅粘土熟料、高硅耐火粘土和具有良好结合性的软质耐火粘土制成;如果氧化铝的含量大于40%,则耐碱性将受到明显损害;为提高耐碱性,则要求耐碱砖含有较多的K2O和Na2O,以快速形成R2O

Al2O3玻璃相,而这又会损害耐火材料的耐高温性,且从资源的角度来讲,我国铝矾土的储量占世界第5位,而消耗量却为世界第1位,由于长期掠夺式的开采和大量出口,我国的铝矾土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耐火材料矾土熟料,特别是优质特级矾土的供应十分紧张。
[0003]但是,现有的耐碱砖使用粘土进行烧制时易造成铝矾土的过度开采,且无法保证铝的低含量水准;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低铝耐酸耐碱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铝耐酸耐碱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耐碱砖使用粘土进行烧制时易造成铝矾土的过度开采,且无法保证铝的低含量水准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铝耐酸耐碱砖,包括耐碱砖主体,所述耐碱砖主体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四个中心减配孔,所述耐碱砖主体上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填充槽,所述耐碱砖主体的上端面位于两个填充槽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四个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的外侧安装有五个定位凸条,所述耐碱砖主体的下端面设置有混凝土黏附槽,所述混凝土黏附槽的内侧安装有十五个定位锥形孔,所述定位锥形孔等分为三组。
[0006]优选的,所述混凝土黏附槽与定位锥形孔的内侧均填充有混凝土。
[0007]优选的,所述混凝土黏附槽的内壁设置有吸水槽。
[0008]优选的,所述定位锥形孔的直径尺寸为70mm。
[0009]优选的,所述定位锥形孔的内侧填充有保温材料。
[0010]优选的,所述耐碱砖主体与定位凸条为一体烧制成型,所述耐碱砖主体的材质为页岩石和煤矸石混合物。
[0011]优选的,所述定位凹槽的深度与定位凸条的厚度相同。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耐碱砖主体的材质为页岩石和煤矸石混合物,使得在烧制耐碱砖主体时避免使用粘土,有效降低耐碱砖主体自身的铝含量,降低资源的浪费,且降低整体质量,通过定位锥形孔便于进一步降低整体质量,减轻房屋自重,使用更安全,且通过定位锥形孔使得耐碱砖主体的内部在烧制时更加充分;
[0014]2、本技术通过在定位锥形孔的内侧填充有保温材料,使得对耐碱砖主体进行
使用时能够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耐碱砖主体进行堆叠时通过定位凸条和定位凹槽相互定位连接有效提高墙体稳定性,且便于保持运输时的稳定,整体耐酸耐碱性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侧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整体的仰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耐碱砖主体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耐碱砖主体;2、中心减配孔;3、填充槽;4、定位凸条;5、定位凹槽;6、混凝土黏附槽;7、定位锥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低铝耐酸耐碱砖,包括耐碱砖主体1,耐碱砖主体1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四个中心减配孔2,耐碱砖主体1上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填充槽3,耐碱砖主体1的上端面位于两个填充槽3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四个定位凹槽5,定位凹槽5的外侧安装有五个定位凸条4,通过定位凸条4和定位凹槽5相互定位连接有效提高墙体稳定性,且便于保持运输时的稳定,耐碱砖主体1的下端面设置有混凝土黏附槽6,混凝土黏附槽6的内壁设置有吸水槽,便于加快混凝土在混凝土黏附槽6的内侧进行干燥操作,混凝土黏附槽6的内侧安装有十五个定位锥形孔7,定位锥形孔7等分为三组,整体通过对砖体的烧制材料进行选择,避免使用粘土,有效降低自身的铝含量,且耐酸耐碱性好。
[0022]进一步,混凝土黏附槽6与定位锥形孔7的内侧均填充有混凝土。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黏附槽6能够对墙体表面的混凝土进行连接,保证混凝土凝结后的稳定。
[0024]进一步,混凝土黏附槽6的内壁设置有吸水槽。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加快混凝土在混凝土黏附槽6的内侧进行干燥操作。
[0026]进一步,定位锥形孔7的直径尺寸为70mm。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锥形孔7便于进一步降低整体质量,减轻房屋自重,使用更安全。
[0028]进一步,定位锥形孔7的内侧填充有保温材料。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对耐碱砖主体1进行使用时能够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
[0030]进一步,耐碱砖主体1与定位凸条4为一体烧制成型,耐碱砖主体1的材质为页岩石和煤矸石混合物。
[00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烧制耐碱砖主体1时避免使用粘土,有效降低耐碱砖主体1自身的铝含量,降低资源的浪费。
[0032]进一步,定位凹槽5的深度与定位凸条4的厚度相同。
[00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凸条4和定位凹槽5相互定位连接有效提高墙体稳定性,且便于保持运输时的稳定。
[0034]工作原理:使用时,对砖体表面进行整体性的检查操作,将耐碱砖主体1与定位凸条4为一体烧制成型,耐碱砖主体1的材质为页岩石和煤矸石混合物,使得在烧制耐碱砖主体1时避免使用粘土,有效降低耐碱砖主体1自身的铝含量,降低资源的浪费,且降低整体质量,在耐碱砖主体1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四个定位锥形孔7,通过定位锥形孔7便于进一步降低整体质量,减轻房屋自重,使用更安全,且通过定位锥形孔7使得耐碱砖主体1的内部在烧制时更加充分,将定位锥形孔7的内侧填充有保温材料,使得对耐碱砖主体1进行使用时能够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在耐碱砖主体1的上端面分别设置有定位凸条4和定位凹槽5,使得耐碱砖主体1进行堆叠时通过定位凸条4和定位凹槽5相互定位连接有效提高墙体稳定性,且便于保持运输时的稳定,在耐碱砖主体1的下端面设置有混凝土黏附槽6,使得混凝土黏附槽6能够对墙体表面的混凝土进行连接,保证混凝土凝结后的稳定。
[003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铝耐酸耐碱砖,包括耐碱砖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碱砖主体(1)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四个中心减配孔(2),所述耐碱砖主体(1)上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填充槽(3),所述耐碱砖主体(1)的上端面位于两个填充槽(3)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四个定位凹槽(5),所述定位凹槽(5)的外侧安装有五个定位凸条(4),所述耐碱砖主体(1)的下端面设置有混凝土黏附槽(6),所述混凝土黏附槽(6)的内侧安装有十五个定位锥形孔(7),所述定位锥形孔(7)等分为三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铝耐酸耐碱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春南陈永周小亮周振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豪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