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中隔离叶交换机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5556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8:52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隔离网络中的叶交换机的方法和系统,该叶交换机被连接到网络中的服务器。该方法可以包括:响应接收到网络中隔离叶交换机的请求,通过叶交换机向服务器发送通知,其中通知指示服务器停止向叶交换机发送出口流量;确定是否从服务器接收到通知的确认;以及响应确认已接收的判定,停止朝向服务器的入口流量。入口流量。入口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在网络中隔离叶交换机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1]服务器中心(如大规模可扩展的数据中心)可以包括多个网络服务器和交换机,提供零下线服务,包括远程存储服务、云处理服务、大量数据分发等。由于零下线要求,高可用性(HA)在大规模可扩展数据中心(MSDC)中至关重要。
[0002]为了提供高带宽、低延迟和非阻塞的连接,MSDC广泛采用了Clos网络拓扑。Clos网络可以基于脊

叶拓扑结构,包括多个脊交换机和多个叶交换机。在脊

叶拓扑中,一个叶交换机可以连接到所有脊交换机,以提高恢复力和可扩展性,以及连接到多个服务器。一个服务器也可以连接到多个叶交换机。由于硬件故障或软件升级,叶交换机可能必须与Clos网络隔离以进行维护或升级。然而,叶交换机的隔离可能会导致实时流量下降,从而导致不希望出现的服务中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隔离网络中的第一叶交换机的方法,所述第一叶交换机连接到网络中的服务器。该方法可以包括:响应于接收到隔离网络中的第一叶交换机的请求,经由第一叶交换机向服务器发送通知,所述通知指示服务器停止向第一叶交换机发送出口业务;确定是否从服务器接收到对所述通知的确认;以及响应于接收到的对所述确认已接受的判定,停止朝向所述服务器的入口业务。
[0004]公开的实施例进一步提供连接到网络中的服务器的第一叶交换机。第一叶交换机可以包括:存储一组指令的存储器;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内存耦合并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集的处理器,以使所述第一叶交换机执行:响应于接收到的隔离网络中交换机的请求,向服务器发送通知,所述通知指示服务器停止向第一叶交换机发送出口流量;确定是否从服务器接收到对所述通知的确认;以及响应所述确认已接收的判定,停止朝向所述服务器的入口流量。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该介质存储一组指令,该指令可由叶交换机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叶交换机执行一种在网络中隔离叶交换机的方法。叶交换机可以连接到网络中的服务器上。该方法可以包括:响应于接收网络中隔离第一叶交换机的请求,通过第一叶交换机向服务器发送通知,所述通知指示服务器停止向第一叶交换机发送出口流量;确定是否从服务器接收到对所述通知的确认;以及响应于所述确认已接收的判定,停止朝向所述服务器的入口流量。
附图说明
[0006]本公开的实施例和各个方面在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中进行了说明。图中显示的各种特征并不是按比例绘制的。
[0007]图1示出Clos网络的示意图。
[0008]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示例网络的示意图。
[0009]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所述隔离后的网络的示意图。
[0010]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在网络中隔离第一叶交换机的方法流程图。
[0011]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叶交换机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现在将详细地参考示范性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加以说明。在可能的情况下,在整个图纸中使用相同的编号来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件。
[0013]如上所述,对于传统系统,将叶交换机与Clos网络隔离可能会破坏网络,例如,导致实时流量丢失。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可以最小化这些类型的中断。
[0014]如本文所用,术语“包含”、“包含”或其任何其他变体旨在涵盖非排他包含物,使得包含元素列表的过程、方法、组合物、物品或装置不仅包括这些元素,但可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或此类工艺、方法、组合物、物品或装置固有的其他元素。“示范”一词是指“示例”而不是“理想”。
[0015]图1示出网络100的示意图。虽然网络100被设想为一个Clos网络,需要注意的是,任何至少具有三层架构的网络都可以使用。
[0016]如图1所示,Clos网络100是三层架构,包括脊层110、叶层120和服务器层130。脊层110是Clos网络100的主干,负责使叶层120中的所有叶交换机互联,它可以包括多个脊交换机(如脊交换机112、114、116和118)。叶层120可以提供对服务器等设备的访问,并包括多个叶交换机(例如,叶交换机122、124、126和128)。服务器层130可以包括多个服务器(例如,服务器132、134、136和138)。
[0017]在这种三层结构中,多个叶交换机可以连接到多个全网拓扑结构中的脊交换机。换句话说,每个叶交换机(如叶交换机122)被连接到脊层110中的每一个脊交换机(如脊交换机112、114、116和118),以产生多个链路。可以在所述多个链路中随机选择叶交换机(如122)与脊交换机之间的链路,从而使叶层120与脊层130之间的流量负载均匀分布。这些叶交换机和脊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也可以称为L3连接。
[0018]每个叶交换机(如叶交换机122)也可以连接到服务器层130中的至少一个服务器(如服务器132和服务器134)。另一方面,每个服务器(例如服务器132)可以连接到至少两个叶交换机(例如叶交换机122和124),以确保连通性。换句话说,例如,服务器132可以用叶交换机122建立第一链路,用叶交换机124建立第二链路。服务器和叶交换机之间的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可以称为L2链路。
[0019]在这种Clos网络100的三层架构下,如果出现Clos网络100的超载,扩展Clos网络100容量的过程可以很简单。例如,可以添加一个附加的脊交换机,并连接到每个叶交换机,提供额外的脊层110和叶层120之间的层间带宽,以减少所述超载。
[0020]类似地,只要将新的叶交换机连接到每个脊交换机,就可以添加一个新的叶交换机。但是,当现有叶交换机与Clos网络隔离时,这种隔离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服务中断。例如,按照现有技术,在叶交换机和服务器之间的L2链路可以从叶交换机的一侧关闭,而服务器不知道该关闭。因此,服务器可能会不断地向叶交换机发送流量,直到服务器检测到关闭并将流量切换到另一个L2链路。因此,在切换之前发送到叶交换机的流量将永远不会被处理,将不得不被丢弃,从而导致不希望的业务中断。
[0021]本公开的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了用于在网络中隔离叶交换机的方法和系统,最大限
度地减少流量破坏。
[0022]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示例网络200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网络200可以包括脊交换机212和214、叶交换机222和224以及服务器232。每个叶交换机222和224连接到脊交换机212和214。服务器232连接到叶交换机222和224。服务器232和叶交换机222之间的连接可以被称为第一L2链路,服务器232和叶交换机224之间的连接可以被称为第二L2链路。
[0023]在某些实施例中,叶交换机222可以接收将叶交换机222从网络200隔离的请求。例如,网络200的管理员可以出于维护、软件升级等目的提出请求。需要注意的是,也可以通过网络200本身提出请求。例如,当网络200检测到叶交换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隔离网络中的第一叶交换机的方法,所述第一叶交换机连接到网络中的服务器,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网络中隔离第一叶交换机的请求,通过所述第一叶交换机向服务器发送通知,在所述通知中,指示服务器停止向第一叶交换机发送出口流量;确定是否从服务器接收到对所述通知的确认;以及响应所述确认已接收的判定,停止朝向服务器的入口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断开所述第一叶交换机与所述服务器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还包括连接到服务器的第二叶交换机和连接到第一叶交换机和第二叶交换机的脊交换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知进一步使来自服务器的出口流量通过第二叶交换机发送到脊交换机。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所述通知后,所述第一叶交换机将所述入口流量发送给服务器以进行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确认在第一时间段内没有收到的判定,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另一个通知。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断开所述第一叶交换机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会使所述脊交换机和所述服务器之间的流量通过所述第二叶交换机进行通信。8.根据权利要求2

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服务器断开第一叶交换机进一步包括:在朝向服务器的进口流量在第一叶交换机处停止后的第二时间段内,断开所述第一叶交换机与服务器的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

8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知由第一个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数据单元LACPDU携带,确认由第二个LACPDU携带。10.根据权利要求1

9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通知包括所述第一叶交换机的第一端口状态,所述确认包括所述服务器的第二端口状态。11.连接到网络中的服务器的第一叶交换机,包括:存储一组指令的存储器;和至少一个与该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并被配置为执行一组指令以使第一叶交换机执行:响应于接收到网络中隔离交换机的请求,向服务器发送通知,所述通知指示服务器停止向第一叶交换机发送出口流量;确定是否从服务器接收到对所述通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海洋喻湘宁王永灿刘永锋王国辉王海勇
申请(专利权)人: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