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池健康状态的加速校核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550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池健康状态的加速校核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包括根据第一模型确定当前电池在存储工况下的第一容量衰减量,并根据第二模型确定当前电池在循环充放电工况下的第二容量衰减量;基于分别配置实际电池温度和加速目标温度的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确定存储工况下的第一加速系数和循环充放电工况下的第二加速系数;根据第一加速系数和第二加速系数缩短实际电池试验周期,得到实际电池健康状态;根据实际电池健康状态对当前电池在存储耐久影响和循环充放电影响下的电池健康状态进行校核,通过存储耐久以及循环充放电对电池容量衰减的影响,准确校核电池健康状态。态。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池健康状态的加速校核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状态监控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电池健康状态的加速校核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整车运行之前电池健康状态SOH是百分之百(最好的状态),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充放电次数增加,电池健康状态SOH随之降低。
[0003]而对于整车来说,电池健康状态SOH是一种较为重要的电池参数,若电池状态异常的车辆在行驶或充放电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相对较差。因此,如何准确确定电池健康状态SOH是一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池健康状态的加速校核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通过存储耐久以及循环充放电对电池容量衰减的影响,准确校核电池健康状态,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电池健康状态的加速校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根据第一模型确定当前电池在存储工况下的第一容量衰减量,并根据第二模型确定当前电池在循环充放电工况下的第二容量衰减量;
[0007]基于分别配置实际电池温度和加速目标温度的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确定存储工况下的第一加速系数和循环充放电工况下的第二加速系数;
[0008]根据所述第一加速系数和所述第二加速系数缩短实际电池试验周期,得到实际电池健康状态;
[0009]根据所述实际电池健康状态对当前电池在存储耐久影响和循环充放电影响下的电池健康状态进行校核,其中,所述当前电池在存储耐久影响和循环充放电影响下的电池健康状态基于所述第一容量衰减量和所述第二容量衰减量得到。
[00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分别配置实际电池温度和加速目标温度的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确定存储工况下的第一加速系数和循环充放电工况下的第二加速系数的步骤,包括:
[0011]将配置加速目标温度的第一模型与配置实际电池温度的第一模型进行比值计算,确定存储工况下的第一加速系数;
[0012]将配置加速目标温度的第二模型与配置实际电池温度的第二模型进行比值计算,确定循环充放电工况下的第二加速系数。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加速系数和所述第二加速系数缩短实际电池试验周期,得到实际电池健康状态的步骤,包括:
[0014]将实际电池在存储工况下的试验周期与所述第一加速系数比值计算,得到缩短后的存储工况下的第一实际电池试验周期,并基于第一实际电池试验周期试验得到所述实际
电池在存储耐久下的实际电池健康状态;
[0015]将实际电池在循环充放电工况下的试验周期与所述第二加速系数比值计算,得到缩短后的循环充放电工况下的第二实际电池试验周期,并基于第二实际电池试验周期试验得到所述实际电池在循环耐久下的实际电池健康状态。
[00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模型确定当前电池在存储工况下的第一容量衰减量,并根据第二模型确定当前电池在循环充放电工况下的第二容量衰减量的步骤,包括:
[0017]获取当前电池的电化学系数、环境温度、累计存放时间、平均温度以及放电容量;
[0018]将所述环境温度、所述电化学系数以及所述累计存放时间输入第一模型确定存储工况下所述当前电池的第一容量衰减量;
[0019]将所述环境温度、所述电化学系数以及所述放电容量输入第二模型确定循环充放电工况下所述当前电池的第二容量衰减量。
[00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模型为基于第一试验标定系数、指数函数、所述累计存放时间以及电池荷电状态的乘积,其中,所述指数函数以自然常数e为底,以所述环境温度或者所述平均温度和所述电化学系数的比值为指数。
[00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模型为第二试验标定系数、指数函数以及所述放电容量的乘积,其中,所述指数函数以自然常数e为底,以所述环境温度或者所述平均温度和所述电化学系数的比值为指数。
[002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实际电池健康状态对当前电池在存储耐久影响和循环充放电影响下的电池健康状态进行校核的步骤,包括:
[0023]根据所述当前电池在存储耐久影响下的电池健康状态与所述实际电池在存储耐久下的实际电池健康状态的差值与预设匹配差值的比较结果进行耐久校核;
[0024]根据所述当前电池在循环耐久影响下的电池健康状态与所述实际电池在循环耐久下的实际电池健康状态的差值与预设匹配差值的比较结果进行耐久校核。
[0025]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电池健康状态的加速校核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26]第一确定模块,根据第一模型确定当前电池在存储工况下所述当前电池的第一容量衰减量,并根据第二模型确定当前电池在循环充放电工况下所述当前电池的第二容量衰减量;
[0027]第二确定模块,基于分别配置实际电池温度和加速目标温度的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确定存储工况下的第一加速系数和循环充放电工况下的第二加速系数;
[0028]加速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加速系数和所述第二加速系数缩短实际电池试验周期,得到实际电池健康状态;
[0029]校核模块,根据所述实际电池健康状态对当前电池在存储耐久影响和循环充放电影响下的电池健康状态进行校核,其中,所述当前电池在存储耐久影响和循环充放电影响下的电池健康状态基于所述第一容量衰减量和所述第二容量衰减量得到。
[0030]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0031]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
器实现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00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池健康状态的加速校核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对用于确定存储工况以及循环充放电工况的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分别配置实际电池温度和加速目标温度,根据每种工况下配置实际电池温度和加速目标温度的模型,确定该工况下对应的加速系数,分别利用该加速系数对相应工况的实际电池试验周期进行缩短,已达到加速获得对应工况下实际电池健康状态的目的,并利用实际电池健康状态对当前电池在存储耐久影响和循环充放电影响下的电池健康状态进行校核,保证电池健康状态的准确性。
[0033]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
[0034]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池健康状态的加速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第一模型确定当前电池在存储工况下的第一容量衰减量,并根据第二模型确定当前电池在循环充放电工况下的第二容量衰减量;基于分别配置实际电池温度和加速目标温度的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确定存储工况下的第一加速系数和循环充放电工况下的第二加速系数;根据所述第一加速系数和所述第二加速系数缩短实际电池试验周期,得到实际电池健康状态;根据所述实际电池健康状态对当前电池在存储耐久影响和循环充放电影响下的电池健康状态进行校核,其中,所述当前电池在存储耐久影响和循环充放电影响下的电池健康状态基于所述第一容量衰减量和所述第二容量衰减量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分别配置实际电池温度和加速目标温度的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确定存储工况下的第一加速系数和循环充放电工况下的第二加速系数的步骤,包括:将配置加速目标温度的第一模型与配置实际电池温度的第一模型进行比值计算,确定存储工况下的第一加速系数;将配置加速目标温度的第二模型与配置实际电池温度的第二模型进行比值计算,确定循环充放电工况下的第二加速系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加速系数和所述第二加速系数缩短实际电池试验周期,得到实际电池健康状态的步骤,包括:将实际电池在存储工况下的试验周期与所述第一加速系数比值计算,得到缩短后的存储工况下的第一实际电池试验周期,并基于第一实际电池试验周期试验得到所述实际电池在存储耐久下的实际电池健康状态;将实际电池在循环充放电工况下的试验周期与所述第二加速系数比值计算,得到缩短后的循环充放电工况下的第二实际电池试验周期,并基于第二实际电池试验周期试验得到所述实际电池在循环耐久下的实际电池健康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模型确定当前电池在存储工况下的第一容量衰减量,并根据第二模型确定当前电池在循环充放电工况下的第二容量衰减量的步骤,包括:获取当前电池的电化学系数、环境温度、累计存放时间、平均温度以及放电容量;将所述环境温度、所述电化学系数以及所述累计存放时间输入第一模型确定存储工况下所述当前电池的第一容量衰减量;将所述环境温度、所述电化学系数以及所述放电容量输入第二模型确定循环充放电工况下所述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吴清平陈洪亮葛长青曹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