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543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8:50
本公开提供一种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方法,应用于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急诊科端和临床科室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内容:所述急诊科端接收发送指令;其中,所述发送指令包括会诊信息和包含所有会诊参与人员的会诊名单;所述急诊科端分别发送包括会诊信息的会诊请求至各会诊参与人员的临床科室端;所述急诊科端向各会诊参与人员发起会诊呼叫;各会诊参与人员的临床科室端接收所述会诊请求并在其界面显示所述会诊信息;大大节省了急诊科医护人员与临床科室的会诊参与人员的沟通时间和医生术前准备的时间,使得会诊参与人员能够提前预警患者病情信息,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效率,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率和致残率。率和致残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方法及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医疗服务
,尤其涉及一种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急救即紧急救治的意思,被救护人出现急救需求并被送达医院急诊科后,急诊科医护人员接收并对被救护人进行初步判断,如果被救护人的伤情较为严重,急诊科无法独立完成救治,需要与其他科室医护人员联合会诊救治的情况下,急诊科医护人员就会拨打电话联系相应的医护人员。
[0003]在传统方法中,如果需要联系的临床科室医生数量较多时,拨打电话就会耗费较长时间,而且要和每位医护人员重复沟通被救护人的情况以及会诊集合地点等信息,费时费力、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方法及系统,能够提高患者的救治效率,大大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方法,应用于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急诊科端和临床科室端;
[0006]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所述急诊科端接收发送指令;其中,所述发送指令包括会诊信息和包含所有会诊参与人员的会诊名单;
[0008]所述急诊科端分别发送包括会诊信息的会诊请求至各会诊参与人员的临床科室端;
[0009]所述急诊科端向各会诊参与人员发起会诊呼叫;
[0010]各会诊参与人员的临床科室端接收所述会诊请求并在其界面显示所述会诊信息。
[0011]基于相同目的,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急诊科端和临床科室端;
[0012]所述急诊科端,用于接收发送指令;分别发送包括会诊信息的会诊请求至各会诊参与人员的临床科室端;向各会诊参与人员发起会诊呼叫;其中包括会诊信息和包括所有会诊参与人员的会诊名单;
[0013]所述临床科室端,用于接收所述会诊请求并在其界面显示所述会诊信息。
[0014]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公开提供的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应用于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急诊科端和临床科室端;该方法包括:急诊科端接收包括会诊信息和包含所有会诊参与人员的会诊名单的发送指令,然后分别发送会诊请求至各会诊参与人员的临床科室端,并向各会诊参与人员发起会诊呼叫,其中会诊请求中包括会诊信息,各会诊参与人员的临床科室端接收会诊请求并在其界
面显示会诊信息;急诊科医护人员与各临床科室的会诊参与人员通过急诊科端和临床科室端实现信息联动,大大节省了急诊科医护人员与临床科室的会诊参与人员的沟通时间和医生术前准备的时间,使得会诊参与人员能够提前预警患者病情信息,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效率,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系统的应用场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0020]急救即紧急救治的意思,指当有任何意外或疾病发生后、送达医院前,医护人员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和护理,并从速送往医院。现有技术中,被救护人出现急救需求后,由被救护人或其亲友报警求助,救护中心简单判断后进行调度指挥,接受指令的救护车去寻找被救护人,抵达地点后由救护人进行现场急救措施并从速送往医院,到达医院急诊科后,急诊科医护人员接收并对被救护人进行初步判断,如果被救护人的伤情较为严重,急诊科无法独立完成救治,需要与其他科室医护人员联合会诊救治的情况下,急诊科医护人员就会拨打电话联系相应的医护人员。在传统方法中,如果需要联系的临床科室医生数量较多时,拨打电话就会耗费较长时间,而且要和每位医护人员重复沟通被救护人的情况以及会诊集合地点等信息,费时费力、效率不高。
[0021]申请人经研究发现,相关技术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0022](1)给多位医护人员拨打电话时,需要一个一个号码输入拨打,非常繁琐,而且容易出错;
[0023](2)需要其他系统支持,查阅当班的医护人员,再查阅医护人员的电话号码进行拨打;
[0024](3)相关医护人员接到电话后,需要沟通病人情况以及会诊时间、地点等信息,重复且繁琐,效率不高;
[0025](4)相关医护人员因其他工作无法第一时间接通电话时,急诊科又要进行二次或多次拨打;
[0026](5)其他科室医护人员接到急诊科的通知时,仅凭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口述,无法全
面了解被救护人的伤情情况,信息不畅。
[002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方法,应用于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系统,该系统包括急诊科端和临床科室端;该方法包括:急诊科端接收包括会诊信息和包含所有会诊参与人员的会诊名单的发送指令,然后一键发送会诊请求至各会诊参与人员的临床科室端,并向各会诊参与人员发起会诊呼叫,其中会诊请求中包括会诊信息,各会诊参与人员的临床科室端接收会诊请求并在其界面显示会诊信息。该方法及系统可以应用于桌面计算机、移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智能可穿戴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具体不做限定。
[0028]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该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0029]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系统,该系统包括急诊科端和临床科室端;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S11、急诊科端接收发送指令;其中,发送指令包括会诊信息和包含所有会诊参与人员的会诊名单。
[0031]本步骤中,会诊信息可以包括患者病情信息;发生急救事件后,急诊科医护人员可以通过院前120的推送获得患者病情信息,也可以在待救治患者被送到急诊科后通过对待救治患者进行检查获得患者病情信息,具体不做限定。
[0032]急诊科医护人员通过对待救治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判断,如果待救治患者病情复杂,需要多个临床科室参与协同救治,则急诊科医护人员可以将会诊信息上传至急诊科端。
[0033]在实际应用中,急诊科医护人员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方法,应用于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急诊科端和临床科室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急诊科端接收发送指令;其中,所述发送指令包括会诊信息和包含所有会诊参与人员的会诊名单;所述急诊科端分别发送包括会诊信息的会诊请求至各会诊参与人员的临床科室端;所述急诊科端向各会诊参与人员发起会诊呼叫;各会诊参与人员的临床科室端接收所述会诊请求并在其界面显示所述会诊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方法,其中所述会诊名单由急诊科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所述急诊科端预存的值班信息联合确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方法,其中所述会诊请求还包括急救地点;在所述急诊科端分别发送会诊请求至各会诊参与人员的临床科室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所述急诊科端获取院内各急救室的使用情况,并根据各急救室的使用情况确定急救地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方法,其中所述急诊科端获取院内各急救室的使用情况,包括:所述急诊科端向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发送关于各急救室使用情况的获取请求,并接收所述信息管理系统基于所述获取请求反馈的各急救室的使用情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信息联动方法,其中所述会诊呼叫包括智能语音电话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王天兵吴德龙吴燕秋梁公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紫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