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凹版印刷油墨的供墨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5425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性凹版印刷油墨的供墨循环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自左向右依次固定安装有油墨箱和两个左右对称的轴承机架,油墨箱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轴承座,且两个轴承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油墨箱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油墨箱并与转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油墨箱的顶部自左向右依次固定安装有注液斗和支撑柱,支撑柱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抽液泵和集液箱,抽液泵的上下端分别连通有出液管和进液管,出液管远离抽液泵的一端与集液箱的顶部连通,进液管远离抽液泵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油墨箱的内部,集液箱的正面连通有导液管。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实现稳定供墨。实现稳定供墨。实现稳定供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凹版印刷油墨的供墨循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性凹版印刷
,具体为一种水性凹版印刷油墨的供墨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性凹版印刷是一种低毒或达到实际没毒、无刺鼻味、不燃不爆的新型油墨,适合用于食品包装凹版印刷,具有印刷效果好,无刺激性的特点,被各种食品厂广泛的使用,在印刷中油墨的稳定供应是确保印刷效果的重要因素,传统的供墨循环中存在供墨不稳定,以及供墨中油墨容易发生沉淀分层的现象,这样严重的影响印刷效果。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该种水性凹版印刷油墨的供墨循环装置结构紧凑,不仅保证油墨供应量的稳定,同时利用搅拌杆对油墨进行不断的搅拌,确保印刷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性凹版印刷油墨的供墨循环装置,解决了供墨不稳定和油墨容易黏稠分层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性凹版印刷油墨的供墨循环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凹版印刷油墨的供墨循环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自左向右依次固定安装有油墨箱(2)和两个左右对称的轴承机架(3),油墨箱(2)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轴承座(4),且两个轴承座(4)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5),所述转杆(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6),所述油墨箱(2)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7),且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贯穿油墨箱(2)并与转杆(5)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油墨箱(2)的顶部自左向右依次固定安装有注液斗(8)和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抽液泵(10)和集液箱(11),所述抽液泵(10)的上下端分别连通有出液管(12)和进液管(13),所述出液管(12)远离抽液泵(10)的一端与集液箱(11)的顶部连通,所述进液管(13)远离抽液泵(10)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油墨箱(2)的内部,所述集液箱(11)的正面连通有导液管(14),且导液管(14)远离集液箱(11)的一端与油墨箱(2)的右端顶部连通,所述集液箱(11)的底部连通有下液管(15),且下液管(15)的底部连通有墨盒(16),所述墨盒(16)的底部设有喷墨管(17),所述轴承机架(3)的前后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轴(18),两个转轴(18)的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辊筒(19),两个所述辊筒(19)之间连接有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建辉刘军易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中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