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力式稳流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5206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力式稳流调节阀,包括阀体、进水接管以及压力调控组件,压力调控组件依次由相适配的阀座、压缩弹簧和阀芯组成,阀座内设有阀芯导管,阀芯导管与阀座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压簧安置腔,阀座的侧壁开设有若干辅助给水量孔,阀座与阀体之间留有间隙使辅助给水量孔与阀体的阀腔和出水口相连通,阀芯插设于阀芯导管内成滑动配合,阀芯由一体成型的限流罩和阀芯导柱组成,限流罩的侧壁通过遮挡辅助给水量孔以控制辅助给水量孔的开放大小,阀芯的中央开设有贯通的主流量孔,限流罩上沿主流量孔周向开设有若干进水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调节阀可实现各种水压情况下的水流量的自动连续调节,使水流量保持稳定,同时具有结构简单、造成成本低的优点。成成本低的优点。成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力式稳流调节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
,特别涉及一种自力式稳流调节阀。

技术介绍

[0002]在自来水供水管网上有许多的用水器具,由于水压不断变动、水流量不稳定,影响了器具的使用效果,还不利于节约用水。现有市面上的调节阀、稳压阀和限流阀等各种产品都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可靠性差、价格高以及安装不便等诸多问题,特别是不适应居家用水器具的安装使用,因此,需要一种可自动调节出水流量的阀门,以确保用水器具的使用效果,并实现合理用水、节约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力式稳流调节阀。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自力式稳流调节阀,包括中空管状的阀体、与所述阀体相连通的进水接管以及卡设于所述阀体与进水接管之间的压力调控组件,所述压力调控组件依次由相适配的阀座、压缩弹簧和阀芯组成,所述阀座内设有阀芯导管,所述阀芯导管与阀座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压簧安置腔,所述阀座的侧壁开设有若干辅助给水量孔,所述阀座与阀体之间留有间隙使所述辅助给水量孔与所述阀体的阀腔和出水口相连通,所述阀芯插设于所述阀芯导管内成滑动配合,所述阀芯由一体成型的限流罩和阀芯导柱组成,所述限流罩的侧壁通过遮挡所述辅助给水量孔以控制辅助给水量孔的开放大小,所述阀芯的中央开设有贯通的主流量孔,所述限流罩上沿所述主流量孔周向开设有若干进水通孔。
[0006]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弹簧放置在所述压簧安置腔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阀体的底端设有外螺纹,并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连接螺帽,所述连接螺帽将所述进水接管固定在所述阀体的底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阀体的顶端。
[0009]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给水量孔为条形通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接管与所述阀体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内设有阀座定位圈用于对所述阀座进行定位,所述阀座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阀座定位圈相适配的阀座定位环。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力式稳流调节阀,其结构简简单,在各种水压情况下,压力调控组件可根据水压的大小自动调节辅助给水量孔的开放大小,从而实现水流量大小的连续调节,将出水的水流量控制在稳定的范围内,满足各种用水器具对水流量的要求;特别是可设置在用水器具的进水管道中,实现给水器具的流量控制,在高水压时限制水流量以防止喷溅,在低水压时促进流水通畅,从而使水流量保持稳定状态;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调节阀具有容易装配、造价成本低等优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调节阀的结构分解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调节阀的结构剖面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压力调控组件的结构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调节阀在低水压情况下的状态示例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调节阀在高水压情况下的状态示例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00、阀体;101、阀腔;102、阀座定位圈;103、外螺纹;104、出水口;
[0021]110、连接螺帽;
[0022]120、进水接管;121、进水口;
[0023]130、密封圈;
[0024]200、阀座;201、阀芯导管;202、压簧安置腔;203、辅助给水量孔;204、阀座定位环;
[0025]210、压缩弹簧;
[0026]220、阀芯;221、限流罩;222、阀芯导柱;223、主流量孔;224、进水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8]实施例
[0029]一种自力式稳流调节阀,如图1

3所示,包括中空管状的阀体100、与所述阀体100相连通的进水接管120以及卡设于所述阀体100与进水接管120之间的压力调控组件,所述压力调控组件依次由相适配的阀座200、压缩弹簧210和阀芯220组成,所述阀座200内设有阀芯导管201,所述阀芯导管201与阀座200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压簧安置腔202,所述阀座200的侧壁开设有若干辅助给水量孔203,所述阀座200与阀体100之间留有间隙使所述辅助给水量孔203与所述阀体100的阀腔101和出水口104相连通,所述阀芯220插设于所述阀芯导管201内成滑动配合,所述阀芯220由一体成型的限流罩221和阀芯导柱222组成,所述限流罩221的侧壁通过遮挡所述辅助给水量孔203以控制辅助给水量孔203的开放大小,所述阀芯220的中央开设有贯通的主流量孔223,所述限流罩221上沿所述主流量孔223周向开设有若干进水通孔224。
[0030]所述压缩弹簧210放置在所述压簧安置腔202内,所述压缩弹簧210顶设在所述阀座200和阀芯220之间。
[0031]所述辅助给水量孔203为条形通孔。所述进水通孔224为弧形通孔。
[0032]所述阀体100的底端设有外螺纹103,并设有与所述外螺纹103相适配的连接螺帽110,所述连接螺帽110将所述进水接管120固定在所述阀体100的底端。所述进水接管120与所述阀体100之间还设有密封圈130。
[0033]所述阀体100的顶端向内缩进形成出水口104。
[0034]所述阀体100内设有阀座定位圈102用于对所述阀座200进行定位,所述阀座200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阀座定位圈102相适配的阀座定位环204。
[0035]安装时,将所述阀座200、压缩弹簧210和阀芯220依次放进所述阀体100内,然后在所述阀体100的底部垫上密封圈130、放上进水接管120,将连接螺帽110穿过进水接管120、对准阀体100上的外螺纹103并锁紧,即可完成调节阀的装配,其装配过程简单、快速。
[0036]使用时,水流从进水接管120的进水口121流入,并从阀体100上的出水口104流出。
[0037]如图4所示,在低水压的情况下,压缩弹簧210处于舒展的状态,将阀芯220推离阀座200,阀芯220的限流罩221侧壁不遮挡辅助给水量孔203,使得辅助给水量孔203与阀腔101完全连通,此时,水流同时通过主流量孔223和辅助给水量孔203进行导流,不限制水的流量。
[0038]如图5所示,在高水压的情况下,随着水压的逐渐增大,阀芯220受到水压也逐渐增大,水压将阀芯220推向阀座200,压缩弹簧210受到压迫而收缩,使得阀芯220上的限流罩221侧壁会遮挡部分辅助给水量孔203,从而限制从辅助给水量孔203通过的水流量,进而调节阀体100出水口104处的水流量;由于阀芯220受到的推力随实际水压而变化,使得限流罩221对于辅助给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力式稳流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管状的阀体、与所述阀体相连通的进水接管以及卡设于所述阀体与进水接管之间的压力调控组件,所述压力调控组件依次由相适配的阀座、压缩弹簧和阀芯组成,所述阀座内设有阀芯导管,所述阀芯导管与阀座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压簧安置腔,所述阀座的侧壁开设有若干辅助给水量孔,所述阀座与阀体之间留有间隙使所述辅助给水量孔与所述阀体的阀腔和出水口相连通,所述阀芯插设于所述阀芯导管内成滑动配合,所述阀芯由一体成型的限流罩和阀芯导柱组成,所述限流罩的侧壁通过遮挡所述辅助给水量孔以控制辅助给水量孔的开放大小,所述阀芯的中央开设有贯通的主流量孔,所述限流罩上沿所述主流量孔周向开设有若干进水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力式稳流调节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平刘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颖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