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517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9:0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显示模组包括:背板;曲率传感单元,位于背板的一侧,被配置为在显示模组弯曲状态下产生对应的电信号;薄膜晶体管,位于背板的一侧,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栅电极、第一极和第二极,第一极与曲率传感单元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识别显示模组的弯曲位置和弯曲曲率,从而根据弯曲位置和弯曲曲率灵活调节不同像素的电压,对间隙的不均匀性进行补偿,可以有效提高显示亮度的均匀性,有效提升显示画质的改善效果。有效提升显示画质的改善效果。有效提升显示画质的改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柔性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弯曲时液晶流动会导致间隙不均,从而导致显示器亮度不均匀,严重影响显示效果。然而,由于现有技术中通常无法识别出具体的弯曲位置和弯曲曲率,从而对画质的改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
[0004]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板;曲率传感单元,位于背板的一侧,被配置为在显示模组弯曲状态下产生对应的电信号;薄膜晶体管,位于背板的一侧,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栅电极、第一极和第二极,第一极与曲率传感单元连接。
[000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还包括像素电极层,像素电极层与第一极连接,像素电极层位于背板的朝向薄膜晶体管的一侧。
[000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曲率传感单元包括:第一电极薄膜层,设于背板的一侧;压电膜层,设于第一电极薄膜层的远离背板的一侧表面,压电膜层在弯曲状态下产生对应的电信号;第一金属层,设于压电膜层的远离背板的一侧表面,薄膜晶体管位于第一金属层的远离背板的一侧;显示模组还包括平坦层,平坦层设于第一金属层与薄膜晶体管之间,平坦层上形成有连通孔,第一极通过连通孔与第一金属层相连。
>[000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有源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金属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
[000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还包括像素电极层,像素电极层位于平坦层的背离背板的一侧,像素电极层与第一极连接。
[000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曲率传感单元包括:第一电极薄膜层,设于背板的一侧;压电膜层,设于第一电极薄膜层的远离背板的一侧表面,压电膜层在弯曲状态下产生对应的电信号;绝缘遮光层,设于第一电极薄膜层的远离背板的一侧表面,有源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绝缘遮光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像素电极层,设于压电膜层和绝缘遮光层的远离第一电极薄膜层的一侧表面,且与压电膜层连接,薄膜晶体管设于绝缘遮光层的远离第二电极薄膜层的一侧表面,第一极与像素电极层相连。
[00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压电膜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与绝缘遮光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不存在交叠区域,绝缘遮光层的厚度与压电膜层的厚度相等。
[00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还包括金属走线,金属走线与第二极连接,金属走线
用于在弯曲检测阶段传输曲率传感单元产生的电信号。
[00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金属走线还用于在显示阶段向第二极传输数据电压。
[0013]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根据本申请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组。
[0014]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应用于根据本申请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该方法包括:控制模块在显示阶段向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传输数据电压,以控制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控制模块在弯曲检测阶段通过薄膜晶体管采集曲率传感单元产生的电信号,并根据电信号在显示阶段对向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传输的数据电压进行补偿。
[00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显示阶段的靠近弯曲检测阶段的一帧图像中,控制模块向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传输的数据电压大于预设数据电压。
[0016]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识别显示模组的弯曲位置和弯曲曲率,从而根据弯曲位置和弯曲曲率灵活调节不同像素的电压,对间隙的不均匀性进行补偿,可以有效提高显示亮度的均匀性,有效提升显示画质的改善效果。
[0017]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18]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
[0019]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00:显示模组;
[0023]110:背板;120:曲率传感单元;
[0024]121:第一电极薄膜层;122:压电膜层;
[0025]123:第一金属层;124:绝缘遮光层;
[0026]130:薄膜晶体管;131:栅电极;
[0027]132:第一极;133:第二极;134:有源层;
[0028]140:像素电极层;150:平坦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30]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模组100包括:背板110、曲率传感单元120和薄膜晶体管130。
[0031]具体而言,曲率传感单元120位于背板110的一侧,被配置为在显示模组100弯曲状态下产生对应的电信号,薄膜晶体管130位于背板110的一侧,薄膜晶体管130包括有源层134、栅电极131(gate electrode)、第一极132和第二极133,第一极132与曲率传感单元120连接。
[0032]其中,有源层134可以为有机半导体(OSC)薄膜层,与第一极132和第二极133均相连。第一极132和第二极133间隔设置,第一极132和第二极133中的其中一个为源极(source),用于起集电作用,第一极132和第二极133中的另一个为漏极(drain),用于起发射作用。
[0033]示例性地,当显示模组100应用于显示装置时,显示装置可以包括IC芯片(Integrated Circuit Chip,将大量的微电子元器件(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形成的集成电路放在一块塑基上,做成一块芯片)。IC芯片可以与第二极133电连接。在显示模组100位于弯曲检测阶段的情况下,控制栅电极131打开,使有源层134导通,如果显示模组100处于弯曲状态,曲率传感单元120可以产生对应的电信号,并传递至第一极132,然后通过有源层134传递至第二极133,最终通过第二极133传递至IC芯片。IC芯片可以通过收集的电信号,判断显示模组100的弯曲位置和弯曲曲率,并调节显示异常部分的数据电压进行补偿。
[0034]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曲率传感单元,位于所述背板的一侧,被配置为在显示模组弯曲状态下产生对应的电信号;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栅电极、第一极和第二极,所述第一极与所述曲率传感单元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像素电极层,所述像素电极层与所述第一极连接,所述像素电极层位于所述背板的朝向所述薄膜晶体管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率传感单元包括:第一电极薄膜层,设于所述背板的一侧;压电膜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薄膜层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表面,所述压电膜层在弯曲状态下产生对应的电信号;第一金属层,设于所述压电膜层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表面,所述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薄膜晶体管之间,所述平坦层上形成有连通孔,所述第一极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像素电极层,所述像素电极层位于所述平坦层的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像素电极层与所述第一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率传感单元包括:第一电极薄膜层,设于所述背板的一侧;压电膜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薄膜层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表面,所述压电膜层在弯曲状态下产生对应的电信号;绝缘遮光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薄膜层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表面,所述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婷婷谢昌翰高志坤彭宽军张方振牛亚男牛菁孙双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