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自动雾灯结构的智能路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5168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路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自动雾灯结构的智能路灯。其技术方案包括:防腐组件、警示组件、灯柱和电气组件,灯柱的顶部焊接有安装台,灯柱的内部两侧安装有警示组件,警示组件内安装有亚克力罩,亚克力罩内部的底部安装有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的顶部安装有三组光纤管,亚克力罩的上方安装有防腐组件,防腐组件内安装有箱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激光发射器的顶部安装有光纤管,能够通过光纤管对激光束进行发散,进而可以使装置在雨雾天气等可视距离低的情况下,利用有色灯光对装置周围的车辆和行人进行警示,并且可以利用多组装置配合对道路的宽度轮廓等进行指示,以达到提升道路安全的目的。提升道路安全的目的。提升道路安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自动雾灯结构的智能路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路灯
,具体为一种带有自动雾灯结构的智能路灯。

技术介绍

[0002]路灯是安装于道路两侧,在环境亮度较暗的情况下对路面进行辅助照明的电气设备,通过在道路两侧等距安装路灯,可以保证夜间的行车安全,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为了增加照明路灯的实用性,我们提出一种带有自动雾灯结构的智能路灯。
[0003]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13938396U公开了一种智能路灯,包括灯泡和灯杆,所述灯杆上设有根据行人和车辆的经过与离开控制灯泡启灭的红外检测模块以及与之相连的控制模块。
[0004]现有的带有自动雾灯结构的智能路灯存在的缺陷是:
[0005]1、现有的带有自动雾灯结构的智能路灯在对路面和周围的车辆驾驶员进行辅助照明时,只能够通过灯具垂直向下对装置周围的区域进行照明,在雨雾天气等能见度较低的环境下,灯光的穿透效果有限,因此驾驶员无法对路面的位置进行判断,降低了装置的照明效果;
[0006]2、现有的带有自动雾灯结构的智能路灯在对路面进行照明时,由于路灯的工作环境大多为户外,因此装置容易受到雨水的酸性腐蚀,在装置外表面防锈漆无法覆盖的地方,金属材质的装置外壳容易生锈腐蚀,进而降低了装置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自动雾灯结构的智能路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自动雾灯结构的智能路灯,包括防腐组件、警示组件、灯柱和电气组件,所述灯柱的顶部焊接有安装台,所述灯柱的内部两侧安装有警示组件,所述警示组件内安装有亚克力罩,所述亚克力罩内部的底部安装有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发射器的顶部安装有三组光纤管,所述亚克力罩的上方安装有防腐组件,所述防腐组件内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侧等距安装有镁合金棒,所述灯柱的两侧安装有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内安装有灯板,所述安装台的顶部安装有电气组件,所述电气组件内安装有电能箱。
[0009]使用本技术方案中一种带有自动雾灯结构的智能路灯时,通过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对蓄电池充电,利用蓄电池对装置供电,通过光线传感器对装置安装位置处的光线条件进行检测,使装置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自动打开对装置周围的环境进行照明,通过激光发射器对光纤管发射激光束后,利用光纤管对灯光进行发散,使装置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辅助警示,进而提升装置在雨雾天气下的警示程度,防止雾天时可视距离下降造成驾驶员无法判断道路的情况发生,提升了行车的安全性,通过微电流控制器对电流进行传输,使连接杆通电后对镁合金棒进行微电流的释放,利用镁合金棒对灯柱进行阴极保护,从而提
升灯柱的耐腐蚀性,提升了装置的耐用性。
[0010]优选的,所述灯板的底部一侧焊接有支架,且灯板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光线传感器,灯板的内部设有穿线槽。支架可以对灯板进行支撑,进而提升了灯板的安装稳定性,光线传感器可以对装置周围的光线环境进行检测,从而可以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控制装置自动对路面进行照明,穿线槽可以对电缆线提供安装的位置。
[0011]优选的,所述灯板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灯罩,且灯罩内部的顶部安装有电流变送器,灯罩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灯罩可以对内部的组件提供安装的位置,电流变送器可以对电流进行传输,进而可以稳定的控制装置通电进行照明,电路板可以为底部的灯珠提供安装的位置,进而对灯珠通电使其发出灯光进行照明。
[0012]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微电流控制器,且微电流控制器的正面安装有延伸至箱体内部的电缆管。微电流控制器可以对电流进行控制,进而稳定的对连接杆释放微电流,电缆管可以与连接杆的顶部电性连接,进而可以对连接杆释放微电流。
[0013]优选的,所述亚克力罩的外侧安装有橡胶垫,且亚克力罩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板。橡胶垫可以增加亚克力罩与灯柱之间的密封性,进而防止灯柱的内部进水,固定板可以对亚克力罩的一侧进行固定,从而增加了亚克力罩的安装稳定性。
[0014]优选的,所述灯柱的底部安装有固定盘,且固定盘的内部安装有六组固定螺栓。固定盘可以增大装置底部的支撑面积,从而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固定螺栓可以将固定盘固定在地面上,从而提升了装置的安装稳定性。
[0015]优选的,所述电能箱的内部安装有电池箱,且电池箱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电池箱可以为蓄电池提供安装的位置,蓄电池可以存储电量,进而可以对装置提供用电。
[0016]优选的,所述电能箱的外侧安装有四组安装座,且安装座的内部安装有光伏板。安装座可以为光伏板提供安装的位置,光伏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而可以对蓄电池充电。
[0017]优选的,所述电能箱的顶部安装有激光可视检测器,且激光可视检测器的两侧安装有轴架。激光可视检测器可以在通电后发射出检测光束,进而利用激光对周围环境的可视度进行检测,以便于在可视距离下降时控制警示组件通电工作,轴架可以对激光可视检测器进行固定安装,进而保证了激光可视检测器的安装稳定性。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激光发射器的顶部安装有光纤管,能够通过光纤管对激光束进行发散,进而可以使装置在雨雾天气等可视距离低的情况下,利用有色灯光对装置周围的车辆和行人进行警示,并且可以利用多组装置配合对道路的宽度轮廓等进行指示,以达到提升道路安全的目的。
[0020]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连接杆的两侧安装有镁合金棒,能够通过镁合金棒与灯柱接触,进而对镁合金棒通电形成阴极保护效应,以便于提升灯柱的耐腐蚀性,避免装置长期在酸性环境下受到雨水的腐蚀,保证了装置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照明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防腐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警示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气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照明组件;101、灯板;102、灯罩;103、光线传感器;104、电流变送器;105、电路板;106、穿线槽;107、支架;2、防腐组件;201、箱体;202、微电流控制器;203、电缆管;204、连接杆;205、镁合金棒;3、警示组件;301、亚克力罩;302、橡胶垫;303、光纤管;304、固定板;305、激光发射器;4、灯柱;401、固定螺栓;402、固定盘;403、安装台;5、电气组件;501、电能箱;502、激光可视检测器;503、安装座;504、光伏板;505、蓄电池;506、电池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30]实施例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自动雾灯结构的智能路灯,包括防腐组件(2)、警示组件(3)、灯柱(4)和电气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柱(4)的顶部焊接有安装台(403),所述灯柱(4)的内部两侧安装有警示组件(3),所述警示组件(3)内安装有亚克力罩(301),所述亚克力罩(301)内部的底部安装有激光发射器(305),所述激光发射器(305)的顶部安装有三组光纤管(303),所述亚克力罩(301)的上方安装有防腐组件(2),所述防腐组件(2)内安装有箱体(201),所述箱体(201)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204),所述连接杆(204)的两侧等距安装有镁合金棒(205),所述灯柱(4)的两侧安装有照明组件(1),所述照明组件(1)内安装有灯板(101),所述安装台(403)的顶部安装有电气组件(5),所述电气组件(5)内安装有电能箱(5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动雾灯结构的智能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101)的底部一侧焊接有支架(107),且灯板(101)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光线传感器(103),灯板(101)的内部设有穿线槽(1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动雾灯结构的智能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101)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灯罩(102),且灯罩(102)内部的顶部安装有电流变送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彬
申请(专利权)人:名匠智汇中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