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插座的包装设备,包括第一输送装置、插座投放装置、包装膜投放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第一封装装置。插座投放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投放插座。包装膜投放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投放包装膜并使所述包装膜覆盖所述插座。第二输送装置包括接收部和输送部,所述接收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输送部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下方,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工作时,所述接收部和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共同夹持所述插座和所述包装膜并将所述包装膜翻转到所述插座的下方,进而使所述接收部将所述包装膜和所述插座输送至所述输送部上。第一封装装置用于使所述输送部上的所述包装膜封装所述插座。装膜封装所述插座。装膜封装所述插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插座的包装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设备
,具体提供了一种用于插座的包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插座在生成完之后,通常需要进行包装,以防止插座在运输的过程中遗失零部件,以及防止灰尘进入到插座的孔隙之中,同时还能够防止插座受潮。
[0003]现有的插座在包装时,一般都是通过人工逐个地进行包装。具体地,通过手动的方式将包装膜和插座按照特定的顺序都放进到包装机中,以对插座进行包装。此种包装方式对操作人员及其不友好,容易导致操作人员出现疲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插座的包装设备,以通过该包装设备实现插座的自动包装,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插座的包装设备,包括:
[0006]第一输送装置;
[0007]插座投放装置,其用于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投放插座;
[0008]包装膜投放装置,其用于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投放包装膜并使所述包装膜覆盖所述插座;
[0009]第二输送装置,其包括接收部和输送部,所述接收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输送部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下方,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工作时,所述接收部和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共同夹持所述插座和所述包装膜并将所述包装膜翻转到所述插座的下方,进而使所述接收部将所述包装膜和所述插座输送至所述输送部上;
[0010]第一封装装置,其用于使所述输送部上的所述包装膜封装所述插座。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移动速度相同的第二输送带;所述接收部上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所述第一输送带之间的间隔从第一距离逐渐过渡到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插座与所述包装膜的厚度之和,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插座与所述包装膜的厚度之和。
[0012]可选地,所述接收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方的倾斜段和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端部相对应的弧形段,所述弧形段将所述倾斜段与所述输送部衔接到一起;在所述弧形段处,所述第二输送带面向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输送带抵接并且能够朝着远离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方向弹性移动。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机架和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上的多个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一输送辊用于支撑并驱动所述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辊与所述第一输送带接触的表面与所述机架之间电绝缘;所述包装设备还包括静电发生装置,所述静电发生装置与所述第一输送辊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输送带产生吸附所述包装膜的静电。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输送辊包括自内至外依次设置的转轴、绝缘层和金属套筒,所述第一输送辊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机架安装到一起,所述第一输送辊通过所述金属套筒支撑所述第一输送带;所述静电发生装置包括电刷,所述电刷与所述金属套筒滑动接触,以使所述静电发生装置通过所述电刷与所述第一输送辊电连接到一起。
[0015]可选地,所述包装设备还包括涂油装置,所述涂油装置用于给所述第一输送带涂覆油脂,以使所述第一输送带通过所述油脂与所述包装膜吸附到一起。
[0016]可选地,所述涂油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输送带滑动接触的第一油刷和第二油刷,所述涂油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油刷在所述第一输送带上刷出第一油脂带,所述涂油装置通过所述第二油刷在所述第一输送带上刷出第二油脂带,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的所述插座位于所述第一油脂带与所述第二油脂带之间。
[0017]可选地,所述包装设备还包括安装到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的翻边器,所述翻边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封装装置的下侧,所述翻边器用于拾取所述包装膜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并使所述左侧边与所述右侧边对折到一起;所述第一封装装置用于将对折到一起的所述左侧边和所述右侧边热熔接到一起。
[0018]可选地,所述翻边器包括彼此间隔并且相对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分别包括拾边部和对折部,所述拾边部远离所述对折部的一端的高度低于该处所述第二输送带的高度,以拾取所述包装膜的左侧边或右侧边;所述拾边部的顶面为平滑的曲面,所述曲面与所述对折部的顶面平滑地衔接到一起;两个所述对折部的横截面整体上呈锥形。
[0019]可选地,所述包装设备还包括第三输送装置和第二封装装置,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垂直,并且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的所述插座和所述包装膜;所述第二封装装置用于将所述包装膜的前后两端分别热熔接到一起;和/或,所述包装设备还包括螺钉投放装置,所述螺钉投放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投放螺钉,并使所述螺钉紧邻所述插座。
[0020]基于前文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专利技术前述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插座投放装置向第一输送装置投放插座,通过包装膜投放装置向第一输送装置投放包装膜,实现了插座和包装膜的自动投放。通过使过包装膜投放装置投放的包装膜覆盖插座,并使接收部和第一输送装置共同夹持插座和包装膜并将包装膜翻转到插座的下方,进而使接收部将包装膜和插座输送至输送部上,实现了包装膜的自动翻转,即,使包装膜翻转到插座的底侧。通过第一封装装置使输送部上的包装膜封装插座,实现了包装膜对插座的封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包装设备能够自动地对插座进行包装,避免了人员的介入,或者减少了人员的介入,从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21]进一步,通过使静电发生装置与第一输送辊电连接,使得第一输送带产生吸附包装膜的静电,或者,通过涂油装置给第一输送带涂覆油脂,使得第一输送带通过油脂与包装膜吸附到一起,从而避免了包装膜在移动的过程中被流动的空气吹动,进而保证了包装膜与插座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对位置不变。
[0022]再进一步,通过使翻边器包括彼此间隔并且相对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并使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包括拾边部和对折部,以及使拾边部远离对折部的一端的高度低于该处第二输送带的高度,使得翻边器能够通过拾边部拾起第二输送带移动的包装膜,进而通过
对折部将包装膜的左侧边与右侧边对折到一起,以便第一封装装置将对折到一起的左侧边和右侧边热熔接到一起。
[0023]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后文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同一附图标记在不同附图中所标示的部件或部分相同或类似;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彼此之间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0025]附图中: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包装设备的第一轴测视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包装设备的第二轴测视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包装设备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辊的轴测视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翻边器的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插座的包装设备,包括:第一输送装置;插座投放装置,其用于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投放插座;包装膜投放装置,其用于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投放包装膜并使所述包装膜覆盖所述插座;第二输送装置,其包括接收部和输送部,所述接收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输送部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下方,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工作时,所述接收部和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共同夹持所述插座和所述包装膜并将所述包装膜翻转到所述插座的下方,进而使所述接收部将所述包装膜和所述插座输送至所述输送部上;第一封装装置,其用于使所述输送部上的所述包装膜封装所述插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插座的包装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移动速度相同的第二输送带;所述接收部上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所述第一输送带之间的间隔从第一距离逐渐过渡到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插座与所述包装膜的厚度之和,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插座与所述包装膜的厚度之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插座的包装设备,其中,所述接收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方的倾斜段和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端部相对应的弧形段,所述弧形段将所述倾斜段与所述输送部衔接到一起;在所述弧形段处,所述第二输送带面向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输送带抵接并且能够朝着远离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方向弹性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插座的包装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机架和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上的多个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一输送辊用于支撑并驱动所述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辊与所述第一输送带接触的表面与所述机架之间电绝缘;所述包装设备还包括静电发生装置,所述静电发生装置与所述第一输送辊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输送带产生吸附所述包装膜的静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插座的包装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输送辊包括自内至外依次设置的转轴、绝缘层和金属套筒,所述第一输送辊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机架安装到一起,所述第一输送辊通过所述金属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超,秦小滨,张辉,柯昌静,魏霄,李贤强,李秦,樊迎,吴逸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万州职业教育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