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小波流力的浮式防护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桥墩波流力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小波流力的浮式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桥梁建设技术的发展,跨海大桥的建设也日新月异,而桥墩作为桥梁传递荷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在海洋环境中,跨海桥梁结构经常遭受海洋极端波浪灾害的作用,波浪作用于桥墩所产生的的波浪力对桥墩的安全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对于桥墩波浪力防护的研究不多,所以大多数桥墩并未采取波浪力防护措施。
[0003]相关技术中,也存在桥墩的表面套设防护装置,但是这种防护装置往往都是固定的,如果水面涨幅比较大,则防护的区域有限,或者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扩大防护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减小波流力的浮式防护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水面涨幅比较大,则防护的区域有限,或者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扩大防护区域的问题。
[0005]提供了一种减小波流力的浮式防护结构,其包括:
[0006]防护套,其用于套设在桥墩上,所述防护套的外侧壁沿上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小波流力的浮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防护套(1),其用于套设在桥墩上,所述防护套(1)的外侧壁沿上下向开有滑槽(2);基座(3),其与所述滑槽(2)配合,所述基座(3)远离所述滑槽(2)的一侧设置有弹性件(4),所述弹性件(4)远离所述基座(3)的一端固定有浮动组件(5);其中,所述浮动组件(5)用于浮在水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波流力的浮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1)包括第一防护套(11)以及第二防护套(12),所述第一防护套(11)和第二防护套(12)均呈环状,所述第一防护套(11)用于套设在桥墩上,所述第二防护套(12)设于所述第一防护套(11)的外侧,所述滑槽(2)开设在所述第二防护套(12)的外侧;在所述第一防护套(11)的外侧以及所述第二防护套(12)的内侧之间设有滚动组件(6),所述第二防护套(12)可通过滚动组件(6)相对于所述第一防护套(11)发生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小波流力的浮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组件(6)包括若干个高度一致的杆状件;所述第一防护套(11)的外侧向内凹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防护套(12)的内侧向内凹陷有第二凹槽(7),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7)以及杆状件的高度相同;所述杆状件的部分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杆状件的部分设于所述第二凹槽(7)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小波流力的浮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组件(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赵维阳,陈良江,陈述,孙宗磊,胡鹏,张胡,周勇政,韩佳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