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搅拌过程中损伤内部微生物的生物工程用搅拌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505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避免搅拌过程中损伤内部微生物的生物工程用搅拌釜,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部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壁套接有套环。该避免搅拌过程中损伤内部微生物的生物工程用搅拌釜,转动杆转动,此时活动板可以在炉体的内部周期性上下运动,且此时弧形块可以对炉体内部的液体进行推动,保证了搅拌功能的同时不会对微生物造成损伤,从而达到了避免搅拌装置搅拌过程中对微生物造成损伤影响实验结果的效果。转动旋钮盘,此时转动杆的转动速度会发生改变,进一步使得炉体内部的搅拌速度发生改变,从而达到了便于调节装置的搅拌速度提高实验反应效率的效果。率的效果。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免搅拌过程中损伤内部微生物的生物工程用搅拌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
,具体为一种避免搅拌过程中损伤内部微生物的生物工程用搅拌釜。

技术介绍

[0002]生物工程是分子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和能源学等各学科的结合,许多现有的以微生物学为基础的工业,依靠基因工程、利用而得以改进,同时还缓解了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生物工程具有自觉地操纵遗传物质,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内创造出具有超远缘性状新物种的优点。
[0003]在进行生物工程实验反应时,需要在反应釜中添加微生物进行催化,现有的反应釜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通过搅拌的方式提高反应效率,但通过搅拌装置搅拌容易对微生物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进而影响反应效果,且现有的反应釜无法改变搅拌的速度,严重影响了实验的效率,而如何避免搅拌装置搅拌过程中对微生物造成损伤影响实验结果和便于调节装置的搅拌速度提高实验反应效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避免搅拌过程中损伤内部微生物的生物工程用搅拌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搅拌过程中损伤内部微生物的生物工程用搅拌釜,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内部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弧形块(2),所述弧形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的外壁套接有套环(4),所述套环(4)的右侧铆接有活动板(5),所述转动杆(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6),所述驱动齿轮(6)右侧的底部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7),所述从动齿轮(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向机构(8),所述转动杆(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调速机构(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搅拌过程中损伤内部微生物的生物工程用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块(2)的形状大小与炉体(1)内部的底部相适配,且弧形块(2)的顶部呈波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搅拌过程中损伤内部微生物的生物工程用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5)远离转动杆(3)的一侧套接在炉体(1)的内部,且活动板(5)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小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搅拌过程中损伤内部微生物的生物工程用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8)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盘(81),所述转动盘(8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凸杆(82),所述凸杆(82)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竖杆(83),所述竖杆(8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框(84),所述活动框(8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齿条(85),所述齿条(85)的正面啮合连接有转动齿轮(86),所述转动齿轮(8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杆(87),所述套杆(87)底部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88)。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避免搅拌过程中损伤内部微生物的生物工程用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81)的左侧与从动齿轮(7)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战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嘉可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