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病毒银纤维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503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织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抑制病毒银纤维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提花层、密编层、弹性层、粗编层以及竹炭层,提花层下方设有密编层、密编层下方设有两组弹性层,两组弹性层之间设有粗编层,下层弹性层下方设有竹炭层,竹炭层下方设有粗编层,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密编层由细纤维丝编织而成,密编层的编织孔径小于粗编层的编织孔径,能够阻断大部分的细菌病毒向面料内部渗透,不仅能够增强面料的抗菌能力,还能具有一定的防水能力,增设弹性层以及粗编层,在密编层下方设置弹性层,增加面料的弹性,在弹性层下方设置粗编层,粗编层的编织密度大于密编层的编织密度,增加了面料的柔软度。了面料的柔软度。了面料的柔软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制病毒银纤维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织品
,具体为一种抑制病毒银纤维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银纤维是通过特殊技术,将一层纯银永久的结合在纤维表面上所得的高科技产物,这种结构不仅使银纤维保持了原有的纺织品属性,更赋予了它银所具有的神奇功能,随着银纤维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纤维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银纤维面料由于编制密度不够,所以抗菌能力较差,抗菌能力较强的面料弹性与柔软度不够。
[0003]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抑制病毒银纤维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抑制病毒银纤维面料,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抑制病毒银纤维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提花层、密编层、弹性层、粗编层以及竹炭层,提花层下方设有密编层、密编层下方设有两组弹性层,两组弹性层之间设有粗编层,下层弹性层下方设有竹炭层,竹炭层下方设有粗编层。
[0007]进一步的,所述提花层由经、纬两种不同方向的棉线编织而成,提花层面凹凸不平,弹性层由较粗的棉线编织而成,且编织密度较大,增强了面料的弹性,竹炭层由表面涂有活性物质的棉线编织而成,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够吸收汗渍与异味,提高面料的清洁能力。
[0008]进一步的,所述粗编层由经、纬两种不同方向的粗纤维丝交错编织而成,经、纬不同的四组粗纤维丝在编织时围城编织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粗纤维丝的直径为3

5um,粗编层上的编织孔孔径为1

2um,粗编层由于编织密度较小,相对的柔软性较高,增加了面料的舒适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密编层由经、纬两种不同方向的细纤维丝交错编织而成,经、纬不同的四组细纤维丝在编织时围城编织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细纤维丝的直径为1

2um,密编层上的编织孔孔径为0.5

1um,密编层上的孔径较小,使大部分的细菌不能够穿过带有金属特性的密编层,提高了面料的抗菌能力,且由于水的张力特性,所以密编层也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
[0012]进一步的,所述细纤维丝由纤维层以及镀银层构成,纤维层外部均匀包裹着镀银层,镀银层使细纤维丝具有了金属的一些特性,使由细纤维丝编织而成的密编层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与抗静电功能。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该技术,通过增设密编层,密编层由细纤维丝编织而成,且编织孔的直径为0.5

1um,细纤维丝的直径为1

2um,密编层的编织孔径小于粗编层的编织孔径,能够阻断大
部分的细菌病毒向面料内部渗透,不仅能够增强面料的抗菌能力,还能具有一定的防水能力。
[0015]2、该技术,通过增设弹性层以及粗编层,在密编层下方设置弹性层,增加面料的弹性,在弹性层下方设置粗编层,粗编层的编制密度大于密编层的编制密度,虽然降低了抗菌防水能力,但增加了面料的柔软度,提高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粗编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密编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细纤维丝的剖视图。
[0021]图中:1、面料本体;2、提花层;3、密编层;4、弹性层;5、粗编层;6、竹炭层;7、粗纤维丝;8、编织孔;9、细纤维丝;10、纤维层;11、镀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参看图1与图2,一种抑制病毒银纤维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所述面料本体1包括提花层2、密编层3、弹性层4、粗编层5以及竹炭层6,提花层2下方设有密编层3、密编层3下方设有两组弹性层4,两组弹性层4之间设有粗编层5,下层弹性层4下方设有竹炭层6,竹炭层6下方设有粗编层5。
[0024]参看图2,提花层2由经、纬两种不同方向的棉线编织而成,提花层2面凹凸不平,弹性层4由较粗的棉线编织而成,且编织密度较大,增强了面料的弹性,竹炭层6由表面涂有活性物质的棉线编织而成,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够吸收汗渍与异味,提高面料的清洁能力。
[0025]参看图3,粗编层5由经、纬两种不同方向的粗纤维丝7交错编织而成,经、纬不同的四组粗纤维丝7在编织时围城编织孔8。
[0026]其中,粗纤维丝7的直径为3

5um,粗编层5上的编织孔8孔径为1

2um,粗编层5由于编织密度较小,相对的柔软性较高,增加了面料的舒适度。
[0027]参看图4,密编层3由经、纬两种不同方向的细纤维丝9交错编织而成,经、纬不同的四组细纤维丝9在编织时围城编织孔8。
[0028]其中,细纤维丝9的直径为1

2um,密编层3上的编织孔8孔径为0.5

1um,密编层3上的孔径较小,使大部分的细菌不能够穿过带有金属特性的密编层3,提高了面料的抗菌能力,且由于水的张力特性,所以密编层3也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
[0029]参看图5,细纤维丝9由纤维层10以及镀银层11构成,纤维层10外部均匀包裹着镀银层11,镀银层11使细纤维丝9具有了金属的一些特性,使由细纤维丝9编织而成的密编层3
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与抗静电功能
[0030]综上所述,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提花层2作为外层使用,可以利用彩线在提花层2上绣出需要的花样,外界的细菌灰尘等首先经过提花层2,提花层2能够阻挡大部分灰尘进入内部,细菌会比较容易通过提花层2进入密编层3,密编层3上的镀银层11对细菌进行生理阻断,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菌病毒等穿过面料侵害人体,且密编层3由于编织密度较高,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密编层3下方的弹性层4以及粗编层5能够增强面料的弹性以及柔软性,提高面料的舒适度,竹炭层6上附着的活性物质靠近人体皮肤,能够吸收皮肤表层溢出的汗渍以及吸收体表气味,具有除臭功能,提高清洁效率。
[003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病毒银纤维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包括提花层(2)、密编层(3)、弹性层(4)、粗编层(5)以及竹炭层(6),提花层(2)下方设有密编层(3)、密编层(3)下方设有两组弹性层(4),两组弹性层(4)之间设有粗编层(5),下层弹性层(4)下方设有竹炭层(6),竹炭层(6)下方设有粗编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病毒银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层(2)由经、纬两种不同方向的棉线编织而成,提花层(2)面凹凸不平,弹性层(4)由较粗的棉线编织而成,竹炭层(6)由表面涂有活性物质的棉线编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病毒银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编层(5)由经、纬两种不同方向的粗纤维丝(7)交错编织而成,经、纬不同的四组粗纤维丝(7)在编织时围城编织孔(8)。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学良王文华王又运王张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