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翟洪明专利>正文

混合放大远程电视接收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4875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混合放大远程电视接收天线涉及一种全频段室外电视接收天线,由横梁和依次安装固定于横梁上的VL振子、VH振子、U全振子、引向器和反射器以及V段混合电路和V、U两段输入天线放大器组成。VL信号和VH信号经V段混合电路混合后送入两段输入放大器,U段信号经微带线阻抗变换器后直接送入两段输入放大器,三段信号经混合放大后送入电视接收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频带宽,接收距离可达200公里,是一种理想的全频段远程室外电视接收天线。(*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频段室外电视接收天线。现有技术中的室外电视接收天线基本上是从八木天线发展起来的,其基本结构是在一根横梁上安装固定一组互相平行的折合振子、引向器和反射器。折合振子为一侧中央开口的扁形金属环,通过其中心点安装固定在横梁上并与横梁垂直,两开口端分别与阻抗变换器的输入端相联并经同轴电缆送入电视接收机;反射器和引向器通过各自的中心点分别安装固定于振子两侧的横梁上并与横梁垂直;振子、反射器和引向器长度可根据所接收的信号波长来设计。八木天线的接收灵敏度较高,但是其频带很窄,对相应频道的接收效果虽然不错,但对其它频道的接收效果就很差。此外,八木天线一般只能在电视发射台的覆盖范围内(一般为40公里左右)使用,在覆盖范围的边缘使用效果较差,在覆盖范围之外超视距离收看电视就无能为力了。为了展宽八木天线的频带,近来出现了一种全频段室外电视接收天线,这种全频段室外电视接收天线在其横梁上依次安装固定有三个分别工作在VL段、VH段和L段的主振子及相应的引向器和反射器,同时利用各频段之间的频差设计了一种三段输入混合电路以进一步展宽频带、减少信号之间的干扰和损耗。全频段室外电视接天线的频带宽、收视效果好,但接收距离并未增加,超视距离收看电视仍然无能为力。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收视距离远的全频段远程电视接收天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除在天线横梁上依次安装固定三个分别工作在VL段、VH段和U段的主振子及相应的引向器和反射器外,还配用一个V段混合电路和一个V、U两段输入天线放大器,VL信号与VH信号经V段混合电路混合后送入两段输入天线放大器的V输入端,而U段信号则经阻抗变换器后直接送入两段输入天线放大器的U输入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混合放大远程电视接收天线的技术特征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混合放大远程电视接收天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V段混合电路图;参考图1和2,本技术混合放大远程电视接收天线主要由横梁1和依次安装固定在横梁上的VL振子2、VH振子3和U全振子4构成。VL振子2平面与横梁1平行,VH振子3和U全振子4平面均与横梁1垂直且开口朝下。VL振子3和VH振子4的开口端分别与V段混合电路的VL输入端和VH输入端相联,VL信号与VH信号经V段混合电路混合后由75欧姆低损耗同轴电缆送入两段输入天线放大器的V输入端;U全振子4的开口端与微带线阻抗变换器的输入端相联,U段信号经微带线阻抗变换器后由75欧姆低损耗同轴电缆直接送入两段输入天线放大器的U输入端;三段信号经混合放大后由低损耗同轴电缆送入电视接收机。在横梁1的引向器端安装固定有7个以上互相平行的直线形U段引向器5,在U全振子4与VH振子3之间的横梁上依次安装固定一个工字形的U段抗干扰反射器6和一个直线形的VH段引向器7,VH振子3实际上又是VL振子的引向器,在横梁1的反射器端安装固定有一个直线形VL反射器8,VL振子2实际上又是VH振子3的反射器。参考图2,本技术混合放大远程电视接收天线的V段混合电路是由VL阻抗变换器B1和低通滤波器、VH阻抗变换器B2和高通滤波器并联而成,VL信号经VL阻抗变换器B1后变成75欧姆信号进入低通滤波器,VH信号经VH阻抗变换器B2后变成75欧姆信号进入高通滤波器。VL阻抗变换器B1采用双孔磁环线圈匹配器,为了提高VL的效果、减少VL驻波,匹配器的中心头不接地,其匝数应大于或等于3匝。低通滤波器的串臂L1和L2为6匝电感线圈,并臂C2为24P电容器,为滤掉VH信号、减少VH信号的损耗,在变换器B1的775欧姆端并接一个15P的电容C1,电容C3的作用是耦合VL信号。VH阻抗变换器B2亦采用双孔磁环线圈匹配器,为了提高VH的效果、减少VH的驻波,阻抗变换器B2的中心头接地,其匝数为3匝。高通滤波器的串臂C5、C6均为12P的电容器,并且在C5上并联一个16匝的线圈L4,在C6上并联一个13匝的线圈L5,并臂L3为6匝电感线圈,C4的作用是滤掉U信号。本技术混合放大远程电视接收天线的两段输入天线放大器可采用托勒斯US-B52型天线放不器或田中WB38TG型天线放大器,也可以采用其它两段输入天线放大器。实施例VL反射器长1.7米;VL振子长1.7米,宽8厘米,开口处为8厘米,与VL反射器相距57厘米;VH振子长68厘米,宽6厘米,开口处为6厘米,与VL振子相距30厘米;VH引向器长56厘米,与VH振子相距20厘米;U全振子长25厘米(内附复合振子长12.5厘米),宽3-5厘米,开口处为2.5厘米,与VH引向器相距10厘米;横梁的引向器端安装固定有9个互相平行的直线形U段引向器,每个引向器长16厘米,第1个引向器与U全振子相距5厘米,第1、2个引向器相距6厘米,第2、3个引向器相距7厘米,第3、4个引向器相距8厘米,第4-9个引向器均匀分布并相距8厘米。V段混合电路及微带线阻抗变换器安装在振子附近并用密封防水盒封装,V段混合电路中的电感线圈均采用线径为0.47毫米的漆包线密绕,线圈直径均为4毫米。两段输入天线放大器安装在天线附近,其电源盒置于室内电视机附近。本技术可接收200公里以内的电视节目,是一种理想的全频道远程电视接收天线。权利要求1.一种全频段室外电视接收天线,由横梁和依次平行安装固定于横梁上的VL振子、VH振子和U全振子及引向器和反射器构成;所述VL振子平面与横梁平行,VH振子平面和U全振子平面均与横梁垂直且开口朝下,在所述横梁的引向器端至少安装固定有7个互相平行的直线形U段引向器,在所述U全振子与VH振子之间的横梁上依次安装固定有一个工字形的U段抗干扰反射器和一个直线形的VH段引向器,在所述横梁的反射器端安装固定有一个直线形VL段反射器;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它带有一个V段混合电路和一个V、U两段输入天线放大器;VL及VH振子开口端分别与V段混合电路的VL输入端和VH输入端相联,VL信号与VH信号经V段混合电路混合后由75欧姆低损耗同轴电缆送入两段输入天线放大器的V输入端;U全振子的开口端与微带线阻抗变换器的输入端相联,U段信号经微带线阻抗变换器后由75欧姆低损耗同轴电缆直接送入两段输入天线放大器的U输入端;三段信号经混合放大后由低损耗同轴电缆送入电视接收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频段室外电视接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V段混合电路是由VL阻抗变换器和低通滤波器、VH阻抗变换器和高通滤波器并联而成;所述VL阻抗变换器为双孔磁环线圈匹配器,其75欧姆端并接一电容C1,低通滤波器由串臂L1、L2和并臂C2组成,串臂中串接一耦合电容C3;所述VH阻抗变换器为双孔磁环线圈匹配器,其中心头接地,其75欧姆端并接一电容C4,高通滤波器由串臂C5、C6和并臂L3组成,C5和C6分别并联一线圈L4和L5。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全频段室外电视接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VL反射器长1.7米;所述VL振子长1.7米,宽8厘米,开口处为8厘米,与VL反射器相距57厘米;所述VH振子长68厘米,宽6厘米,开口处为6厘米,与VL振子相距30厘米;所述VH引向器长56厘米,与VH振子相距20厘米;所述U全振子长25厘米,宽3-5厘米,开口处为2.5厘米,与VH引向器相距10厘米,内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频段室外电视接收天线,由横梁和依次平行安装固定于横梁上的VL振子、VH振子和U全振子及引向器和反射器构成;所述VL振子平面与横梁平行,VH振子平面和U全振子平面均与横梁垂直且开口朝下,在所述横梁的引向器端至少安装固定有7个互相平行的直线形U段引向器,在所述U全振子与VH振子之间的横梁上依次安装固定有一个工字形的U段抗干扰反射器和一个直线形的VH段引向器,在所述横梁的反射器端安装固定有一个直线形VL段反射器;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它带有一个V段混合电路和一个V、U两段输入天线放大器;VL及VH振子开口端分别与V段混合电路的VL输入端和VH输入端相联,VL信号与VH信号经V段混合电路混合后由75欧姆低损耗同轴电缆送入两段输入天线放大器的V输入端;U全振子的开口端与微带线阻抗变换器的输入端相联,U段信号经微带线阻抗变换器后由75欧姆低损耗同轴电缆直接送入两段输入天线放大器的U输入端;三段信号经混合放大后由低损耗同轴电缆送入电视接收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生
申请(专利权)人:翟洪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