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换热器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微通道换热器具有高效紧凑、重量轻、灌注量少,使用全铝材质易于回收等优点。目前已在单冷型的家用微通道冷凝器以及汽车用微通道冷凝器及蒸发器、冰箱冷凝器使用。
[0003]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如图10所示出,其扁管a(也即蛇形管)宽度方向和集流管b轴向方向平行,扁管a之间具有散热翅片c,相对于传统微通道换热器集流管管径更小,而且减少了隔片、转接块等部件,换热器成本更低。目前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仅限应用于冰箱场合,冷量范围一般是百瓦级,流路均采用一进一出形式,若应用于大冷量场合如家用空调、商用空调等存在流量大压降大缺陷,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蛇形管流路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空调器,能够克服相关技术进口管与出口管的数量相等的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在应用于大冷量场合时存在流量大压降大的不足。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散热管组(1)、第二散热管组(2)、第一冷媒引流管(3)、第二冷媒引流管(4)、第三冷媒引流管(5)、第四冷媒引流管(6),其中所述第一散热管组(1)包括M根并联的第一蛇形管(11),所述第二散热管组(2)包括N根并联的第二蛇形管(21),所述第一冷媒引流管(3)上具有M根第一支管(31),M根所述第一支管(31)分别一一对应地与M根所述第一蛇形管(11)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媒引流管(4)上具有M根第二支管(41),M根所述第二支管(41)分别一一对应地与M根所述第一蛇形管(11)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三冷媒引流管(5)上具有N根第三支管(51),N根所述第三支管(51)分别一一对应地与N根所述第二蛇形管(21)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四冷媒引流管(6)上具有N根第四支管(61),N根所述第四支管(61)分别一一对应地与N根所述第二蛇形管(21)的第二端口连通,M与N不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M大于N,且在空调器处于制冷工况时,所述第一冷媒引流管(3)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四冷媒引流管(6)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在空调器处于制热工况时,所述第一冷媒引流管(3)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所述第四冷媒引流管(6)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媒引流管(4)与所述第三冷媒引流管(5)之间具有节流部件,所述第二冷媒引流管(4)与所述第三冷媒引流管(5)通过所述节流部件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部件为具有第一节流孔(81)的隔片(8),所述第二冷媒引流管(4)与所述第三冷媒引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迎文,尹东,杨瑞琦,姜甲元,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