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化普洱茶生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普洱茶生产
,具体为智能化普洱茶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普洱茶茶青的采收从每年2月下旬至11月中旬都可进行,思、普地区种植的大叶种茶树,一年可发5~6轮,生长期在300天以上,由于云南当地的气候特点,按照传统的划分方法,清明至谷雨所采的茶叶称为“春尖”,芒种至大暑所采的茶叶称为“二水”,白露至霜降所采的茶叶称为“谷花”,一般说来,“春尖”及“谷花”两个时期的茶品质最好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可清胃生津、消食化痰、解酒解毒、利尿散寒,止咳化痰、降低血脂胆固醇。
[0003]当前普洱茶生产系统在加工普洱茶叶时,通常还需要人工对普洱茶叶进行翻炒,容易出现普洱茶叶翻炒不均的情况,从而影响到普洱茶品质;且当前的普洱茶生产系统往往只具有翻炒的功能,而在需要对普洱茶叶进行萎凋时,则还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将普洱茶叶移动到其他相应的茶叶萎凋设备中,既降低了普洱茶生产系统的功能性,也会极大地降低普洱茶叶的生产效率;同时当前普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化普洱茶生产系统,包括主体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仓(1)的内底部安装有传送带装置(5),所述主体仓(1)内两端的中间位置处对称安装有第一连接仓(16)和第二连接仓(23),且第一连接仓(16)和第二连接仓(23)相互靠近的一端对称安装有连接轴承(22),两组所述连接轴承(22)的内侧共同安装有转筒(9),所述转筒(9)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转动杆(20),所述第一连接仓(16)内部远离第二连接仓(23)一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短导料仓(21),所述转筒(9)外侧靠近第一连接仓(16)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环形齿条(15),所述主体仓(1)靠近第一连接仓(16)的一端设置有与转动杆(20)和第二环形齿条(15)传动连接的驱动组件(6),所述主体仓(1)内底部靠近第一连接仓(16)的一端设置有安装仓(13),且安装仓(13)的内部安装有热风机(14);所述转筒(9)的外侧设置有弧形电加热板(10),所述弧形电加热板(10)的底部与安装仓(1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主体仓(1)内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与第一连接仓(16)内顶部连通的长导料仓(17),且长导料仓(17)的底部安装有振动电机(8),所述主体仓(1)的顶部安装有进料斗(2),所述主体仓(1)内部远离第一连接仓(16)的一端设置有返料组件(3),所述主体仓(1)内顶部靠近第一连接仓(16)的一端设置有除湿组件(7),所述第二连接仓(23)的内部设置有与转筒(9)相互配合的热风组件,所述主体仓(1)一侧的一端安装有控制面板(4),所述控制面板(4)通过导线分别与传送带装置(5)、振动电机(8)、弧形电加热板(10)和热风机(14)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普洱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料组件(3)包括转动轴(301)、外安装环(302)、长齿轮(303)、内安装环(304)、暂存仓(305)、环形仓(306)、大轴承(307)、滑杆(308)、第一环形齿条(309)、电动推杆(310)和传动组件(311),所述主体仓(1)内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组滑杆(308),且四组滑杆(308)的外侧共同活动设置有外安装环(302),所述外安装环(302)的内侧安装有大轴承(307),所述大轴承(307)的内侧安装有内安装环(304),且内安装环(304)的一端安装有环形仓(306),所述环形仓(306)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暂存仓(305),所述环形仓(306)的外侧安装有第一环形齿条(309),所述主体仓(1)内顶部远离第一连接仓(16)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转动轴(301),且转动轴(301)外侧远离第一连接仓(16)的一端安装有与第一环形齿条(309)相互啮合的长齿轮(303),所述转动轴(301)外侧远离第一连接仓(16)的一端设置有与转动杆(20)传动连接的传动组件(311),所述安装仓(13)远离第一连接仓(16)一端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电动推杆(310),且两组电动推杆(310)的输出端与外安装环(302)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面板(4)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铭,李玮,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云原生数字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