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线型导风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4733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线型导风圈,包括导风圈主体、位于导风圈主体底端并与导风圈主体一体化连接的容纳腔室主体,其导风圈主体的圈内侧壁与容纳腔室主体内腔所形成的容纳室相互贯通;所述容纳腔室主体的内侧壁与外侧壁皆呈圆弧面结构,该容纳腔室主体的侧壁圆弧面截面外形呈现的弧形所对弧心角不超过70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让该导风圈使用过程中气流顺利沿着圆弧面流动,同时将圆弧面的弧形所对弧心角设置为不超过70度,能够降低容纳腔室主体内侧壁表面阻碍气流流动的阻力,让气流能快速在圆弧面上流动,提高该导风圈的导风速度以及导风效率。风效率。风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线型导风圈


[0001]本技术涉及风机导风圈
,具体为一种流线型导风圈。

技术介绍

[0002]导风圈是风机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导风圈是根据不同风机的型号专门设计的,大多都是呈圆环形结构。
[0003]但是,现有的导风圈,由于导风圈内侧壁表面大多都是直角面,呈直角面的内侧壁表面具有较大阻碍气流流动的阻力,影响了导风圈容纳室的进风量或出风量,导风圈的导风速度低,不利于该导风圈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线型导风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流线型导风圈,包括导风圈主体、位于导风圈主体底端并与导风圈主体一体化连接的容纳腔室主体,其导风圈主体的圈内侧壁与容纳腔室主体内腔所形成的容纳室相互贯通;所述容纳腔室主体的内侧壁与外侧壁皆呈圆弧面结构,该容纳腔室主体的侧壁圆弧面截面外形呈现的弧形所对弧心角不超过70度;所述容纳腔室主体包含上导风段、中导风段和下导风段,该上导风段与中导风段直径均超过下导风段的直径,其上导风段的侧壁呈圆弧弯曲结构且其弯曲方向接近导风圈主体的中心方向。
[0007]优选地,所述上导风段、中导风段和下导风段的横截面外形皆呈圆环形结构,该上导风段、中导风段和下导风段采用一体化连接成型结构,且上导风段、中导风段和下导风段的直径从上至下依次减小。
[0008]优选地,所述上导风段的直径处于380mm

450mm,该上导风段的弧面形所对弧心角为30度或45度或60度。
[0009]优选地,所述上导风段、中导风段和下导风段的内侧壁皆分布有加强筋,其相邻的加强筋之间形成导风流道。
[0010]优选地,所述下导风段的直径从上至下保持不变,该下导风段的主视外形呈矩形结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圆弧面结构的容纳腔室主体,能够让该导风圈使用过程中气流能顺利沿着圆弧面流动,同时将圆弧面的弧形所对弧心角设置为不超过70度,极大程度上降低容纳腔室主体内侧壁表面阻碍气流流动的阻力,让气流能快速在圆弧面上流动,加快了导风圈容纳室的进风量或出风量,大幅度提高该导风圈的导风速度以及导风效率,有利于该流线型导风圈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实例的结构立体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二实例的结构立体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三实例的结构立体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
[0016]图中:1导风圈主体、11圈内侧壁、2容纳室、3容纳腔室主体、301上导风段、302中导风段、303下导风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一
[0019]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流线型导风圈,包括导风圈主体1、位于导风圈主体1底端并与导风圈主体1一体化连接的容纳腔室主体3,其导风圈主体1的圈内侧壁11与容纳腔室主体3内腔所形成的容纳室2相互贯通;容纳腔室主体3的内侧壁与外侧壁皆呈圆弧面结构;容纳腔室主体3的侧壁圆弧面截面外形呈现的弧形所对弧心角a不超过70度。
[0020]其中,通过将容纳腔室主体3内侧壁设置呈圆弧面结构,以此让该导风圈使用过程中气流能顺利沿着圆弧面流动,同时将圆弧面的弧形所对弧心角设置为不超过70度,极大程度上降低容纳腔室主体3内侧壁表面阻碍气流流动的阻力,让气流能快速在圆弧面上流动,加快了导风圈容纳室2的进风量或出风量,大幅度提高该导风圈的导风速度以及导风效率,以此有利于导风圈的推广使用。
[0021]需要说明的是,容纳腔室主体3的整体截面外形呈等腰梯形结构,且容纳腔室主体3的两侧呈内凹状结构,其截面外形圆弧形结构。
[0022]实施例二
[0023]请参阅图4所示,容纳腔室主体3包含上导风段301、中导风段302和下导风段303,该上导风段301与中导风段302直径均超过下导风段303的直径,其上导风段301的侧壁呈圆弧弯曲结构且其弯曲方向接近导风圈主体1的中心方向;上导风段301与中导风段302的内侧壁为圆弧弯曲,且弯曲方向为接近导风圈主体1的中心方向。
[0024]其中,容纳腔室主体3的侧壁圆弧面截面外形呈现的弧形所对弧心角不超过70度,这样的设定,能够让容纳腔室主体3内的容纳室2具有足够的宽度和弧度,且又不至于弯曲过度,而导致风不能够迅速无碍的从容纳室2出入,即风能从容纳室2进入或出入;容纳腔室主体3的圆弧面弧形所对弧心角a在20

70度,具体的,容纳腔室主体3的圆弧面弧形所对弧心角a在28

62度之间。
[0025]其中,在实施例中,上导风段301的圆弧面弧形所对弧心角a为45度或60度,中导风段302的圆弧面所对弧心角a为30度,上导风段301与中导风段302的内侧壁顶面形成平缓的弧面,继而形成供气流流动的风口,方便风的出入。
[0026]需要说明的是,上导风段301与中导风段302内侧壁所形成平缓弧面构成的容纳室2直径从上至下逐步减小;本技术导风圈在运用于风机时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风能够在中导风段302时处于加速和整流的过程。
[0027]实施例三
[0028]请参阅图2、图3和图4所示,上导风段301、中导风段302和下导风段303的横截面外形皆呈圆环形结构,该上导风段301、中导风段302和下导风段303采用一体化连接成型结构,且上导风段301、中导风段302和下导风段303的直径从上至下依次减小;上导风段301的直径为380mm

450mm,其中,中导风段302的直径为300mm

380mm,下导风段303的直径为280mm

300mm;当上导风段301的直径为400mm,中导风段302的直径为350mm,下导风段303的直径为300mm;需要说明的是,上导风段301和中导风段302的直径均大于下导风段303的直径,能够保证容纳腔室主体3的内侧壁呈漏斗状结构,便于风的出入。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上导风段301的弧面形所对弧心角a为30度、45度或60度;上导风段301、中导风段302和下导风段303的内侧壁皆分布有加强筋,其相邻的加强筋之间形成导风流道,以此得到流线型导风通道。
[0030]其中,加强筋的设定能够增强容纳腔室主体3整体的结构强度,让该导风圈整体更加结实耐用;下导风段3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线型导风圈,包括导风圈主体、位于导风圈主体底端并与导风圈主体一体化连接的容纳腔室主体,其导风圈主体的圈内侧壁与容纳腔室主体内腔所形成的容纳室相互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室主体的内侧壁与外侧壁皆呈圆弧面结构,该容纳腔室主体的侧壁圆弧面截面外形呈现的弧形所对弧心角不超过70度;所述容纳腔室主体包含上导风段、中导风段和下导风段,该上导风段与中导风段直径均超过下导风段的直径,其上导风段的侧壁呈圆弧弯曲结构且其弯曲方向接近导风圈主体的中心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线型导风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风段、中导风段和下导风段的横截面外形皆呈圆环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登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嘉枫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