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旂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458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装置主体、固定机构、减震机构、移动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位于运输装置主体的顶端,所述减震机构位于运输装置主体的内端,所述移动机构位于运输装置主体的底端,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万向轮、扶手、延长杆、支撑杆和底座,所述运输装置主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扶手。该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安装了带有弧度的凹槽,可供混凝土管桩放置,软垫和弹簧保护混凝土管桩,避免在运输时因颠簸磕损混凝土管桩。避免在运输时因颠簸磕损混凝土管桩。避免在运输时因颠簸磕损混凝土管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上世纪60年代末,铁道部丰台桥梁工厂开始生产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简称PC管桩),当时主要用于铁道桥梁工程的基础建设;70年代研制生产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7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上海宝山钢铁厂建设中,大量使用了日本引进的钢管桩,不仅造价高,耐久性也差,为了适应港口建设发展的需要,1987年交通部三航局从日本全套引进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简称PHC管桩)生产线,PHC管桩的主要规格为椎600mm~椎1000mm.80年代后期,宁波浙东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与有关科研院所合作,针对我国沿海地区淤泥软弱地质的特点,通过对PC管桩的改造,开发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简称PTC管桩),PTC管桩的主要规格有椎300mm~椎600mm.1989 年~1992年,通过对引进管桩生产线的消化吸收,自主开发了国产化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1993年该项成果被原建设部列入全国重点推广项目,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开始大量应用于铁道系统,并扩大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冶金、港口、公路等领域,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地质条件适合管桩的使用特点,管桩的需求量猛增,从而迅速形成一个新兴的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年底,全国已有400多家管桩生产企业,生产各类管桩2.5亿米左右,产值达300多亿人民币,同时为管桩行业配套的辅助产品年产值也近250亿元,成为一个富有朝气的新兴产业,目前管桩已占全国水泥制品行业产值的50%左右。
[0003]混凝土管桩在建筑领域应用广泛,在建筑行业内是必不可少的,而混凝土管桩的体积大,由于混凝土管桩是由钢构和混凝土合成的建筑体,重量也是不可小觑的,在运输上有很大的困扰,大型运输机器不能适应施工场地的环境,而人力不可搬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混凝土管桩在建筑领域应用广泛,在建筑行业内是必不可少的,而混凝土管桩的体积大,由于混凝土管桩是由钢构和混凝土合成的建筑体,重量也是不可小觑的,在运输上有很大的困扰,大型运输机器不能适应施工场地的环境,而人力不可搬运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装置主体、固定机构、减震机构、移动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位于运输装置主体的顶端,所述减震机构位于运输装置主体的内端,所述移动机构位于运输装置主体的底端,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万向轮、扶手、延长杆、支撑杆和底座,所述运输装置主体的底端
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扶手。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限位柱、凹槽、挡板和固定环,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内端活动安装有挡板,通过限位柱控制混凝土管桩的位置,使混凝土管桩在凹槽内,挡板避免混凝土管桩跑偏,固定环可使混凝土管桩贴合于凹槽内。
[0009]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弹簧、减震板、软垫一和软垫二,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端安装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软垫一,通过减震弹簧和减震板可以在运输时减少因地面颠簸对混凝土管桩的震动损伤,避免混凝土管桩发生断裂的情况,减震板为独立部件,方便更换,软垫一和软垫二可保护混凝土管桩,避免混凝土管桩发生磕碰而损。
[0010]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内端固定安装有软垫二,所述软垫一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凹槽,通过凹槽放置混凝土管桩,避免混凝土管桩在运输中发生位移及掉落的情况。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环对称安装于底座的左右两端,通过固定环固定混凝土管桩,使混凝土管桩紧紧贴合于凹槽内,避免在运输时混凝土管桩发生位移及掉落的情况。
[0012]优选的,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万向轮对称分布于运输装置主体底侧的前后两端,通过万向轮对运输装置主体作用,时运输装置主体可以任意移动到任意地方,方便运输,节省人力及时间成本。
[0013]优选的,所述延长杆为方形结构,所述支撑杆为方形结构,所述扶手为圆柱结构,通过扶手供施工人员对运输装置主体施力,圆柱结构可使施工人员更加舒适,更大程度对运输装置主体施力。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该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安装了带有弧度的凹槽,可供混凝土管桩放置,软垫和弹簧保护混凝土管桩,避免在运输时因颠簸磕损混凝土管桩;
[0016]2、该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安装了固定环,可将混凝土管桩固定位置,使混凝土管桩牢牢贴合于凹槽内。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运输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运输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运输装置A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运输装置B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运输装置主体;2、固定机构;201、限位柱;202、凹槽;203、挡板;204、固定环;3、减震机构;301、减震弹簧;302、减震板;303、软垫一;304、软垫二;4、移动机构;401、万向轮;402、扶手;403、延长杆; 404、支撑杆;40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装置主体1、固定机构2、减震机构3、移动机构 4,固定机构2位于运输装置主体1的顶端,减震机构3位于运输装置主体1 的内端,移动机构4位于运输装置主体1的底端,移动机构4包括万向轮401、扶手402、延长杆403、支撑杆404和底座405,运输装置主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405,底座40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401,底座405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延长杆403,延长杆403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404,支撑杆404 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扶手402;
[0024]固定机构2包括限位柱201、凹槽202、挡板203和固定环204,底座405 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柱201,限位柱201的内端活动安装有挡板203,通过限位柱201控制混凝土管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装置主体(1)、固定机构(2)、减震机构(3)、移动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位于运输装置主体(1)的顶端,所述减震机构(3)位于运输装置主体(1)的内端,所述移动机构(4)位于运输装置主体(1)的底端,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万向轮(401)、扶手(402)、延长杆(403)、支撑杆(404)和底座(405),所述运输装置主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405),所述底座(40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401),所述底座(405)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延长杆(403),所述延长杆(403)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404),所述支撑杆(40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扶手(4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限位柱(201)、凹槽(202)、挡板(203)和固定环(204),所述底座(40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柱(201),所述限位柱(201)的内端活动安装有挡板(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管道固定运输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旂
申请(专利权)人:刘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