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外管道表面电动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44399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持式外管道表面电动打磨装置,包括机械架、承载杆组件、打磨片组件,其中机械架一端设有轴向导轨;承载杆组件长度方向与所述机械架的长度方向垂直,承载杆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轴向导轨,并可沿所述轴向导轨进行直线位移,所述承载杆组件包括承载杆主体和开设于所述承载杆主体上的支架槽;打磨片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架槽中,并可沿所述支架槽进行位置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通过手持式电动打磨机对管路外表面进行双面打磨,提高了打磨效率,使检验出的数据更加可靠。检验出的数据更加可靠。检验出的数据更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外管道表面电动打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持式外管道表面电动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压力容器的检验过程中,外接有许多接管,用于介质的传递及运输,其承载的介质复杂多样,且很多具有高温、高压及腐蚀性,有些接管为减少热量的损失,会在外表面增加一层隔热棉,且隔热棉采用玻纤材料,使用一段时间后,隔热棉会黏在接管外表面,且接管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壁厚减薄或腐蚀。
[0003]对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中也包括对接管的壁厚进行超声波测量,一般检验过程中需要被检验的部位露出本体且表面光滑,但实际检验的过程,这项要求执行起来有一定的困难程度。有些接管位置比较狭小,清理接管外表面的脏物比较困难,且近距离清理也会存在飞絮被吸入的风险,影响身体健康。
[0004]因此急需研发一种能轻便高效打磨接管外表面附着物的手持式电动打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手持式外管道表面电动打磨装置,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通过手持式电动打磨机对管路外表面进行双面打磨,提高了打磨效率,使检验出的数据更加可靠。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保护一种手持式外管道表面电动打磨装置,包括机械架、承载杆组件、打磨片组件,其中具体地:
[0008]机械架一端设有轴向导轨;
[0009]承载杆组件长度方向与所述机械架的长度方向垂直,承载杆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轴向导轨,并可沿所述轴向导轨进行直线位移,所述承载杆组件包括承载杆主体和开设于所述承载杆主体上的支架槽;
[0010]打磨片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架槽中,并可沿所述支架槽进行位置调整。
[0011]进一步地,所述打磨片组件包括打磨电机、滚动轴和打磨片,所述打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滚动轴的始端传动连接,所述滚动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架槽并与所述打磨片传动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槽为直线型镂空槽,所述支架槽的内侧壁上设有导向槽。
[0013]进一步地,所述打磨片组件还包括轴承块,所述轴承块的两侧连接于所述导向槽中,使得轴承块能够沿导向槽进行直线位移。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块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通孔的内壁连接,所述滚动轴与所述轴承的内圈贯穿式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打磨片组件还包括电机支撑块,所述打磨电机设于所述电机支撑
块上。
[0016]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杆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承载杆主体一端的固定滑块,所述固定滑块嵌设于所述轴向导轨中。
[0017]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杆组件在轴向导轨上平行连接有两个,两个承载杆组件上的打磨片组件相对设置,使得其中的打磨片相向设置。
[0018]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架为杆型结构,所述机械架的一端设有手持部,另一端设有导轨部,所述导轨部的长度占机械架总长度的1/3~1/2。
[0019]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上设有橡胶阻尼层。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0021]1)本技术方案中的打磨装置结构设计独特,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通过手持式电动打磨机对管路外表面进行双面打磨,提高了打磨效率,使检验出的数据更加可靠。
[0022]2)本技术方案中的打磨装置能够高度适配地用于管道检测过程中管道外表面腐蚀物打磨,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方案中手持式外管道表面电动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手持部,2、机械架,3、打磨电机,4、电机支撑块,5、轴承,6、打磨片,7、滚动轴,8、轴承块,9、固定滑块,10、承载杆主体,11、支架槽,12、轴向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方案中如未明确说明的部件型号、材料名称、连接结构等特征,均视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常见技术特征。
[0026]实施例1
[0027]本实施例中的手持式外管道表面电动打磨装置,包括机械架2、承载杆组件、打磨片组件,参见图1。
[0028]机械架2一端设有轴向导轨12,机械架2为杆型结构,所述机械架2的一端设有手持部1,另一端设有导轨部,本实施例中导轨部的一侧开设轴向导轨12,导轨部的长度占机械架2总长度的1/3~1/2。手持部1上设有橡胶阻尼层,以此增加手持时的可靠度。
[0029]承载杆组件长度方向与所述机械架2的长度方向垂直,承载杆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轴向导轨12,并可沿所述轴向导轨12进行直线位移,所述承载杆组件包括承载杆主体10和开设于所述承载杆主体10上的支架槽11。承载杆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承载杆主体10一端的固定滑块9,所述固定滑块9嵌设于所述轴向导轨12中。
[0030]承载杆组件在轴向导轨12上平行连接有两个,两个承载杆组件上的打磨片组件相对设置,使得其中的打磨片6相向设置,即本实施例中的两个承载杆组件是镜像对称设置的,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通过手持式电动打磨机对管路外表面进行双面打磨,提高了打磨效率,使检验出的数据更加可靠。
[0031]具体实施时,为了实现固定滑块9位置的稳定性,可在固定滑块9上或者机械架2背向轴向导轨12的一侧设置多个螺孔,通过以此通过螺栓对固定滑块9的抵接紧固实现固定滑块9的定位。
[0032]打磨片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架槽11中,并可沿所述支架槽11进行位置调整。打磨片组件包括打磨电机3、滚动轴7和打磨片6,所述打磨电机3的输出端与所述滚动轴7的始端传动连接,所述滚动轴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架槽11并与所述打磨片6传动连接。支架槽11为直线型镂空槽,所述支架槽11的内侧壁上设有导向槽。打磨片组件还包括轴承块8,所述轴承块8的两侧连接于所述导向槽中,使得轴承块8能够沿导向槽进行直线位移。具体实施时,为了实现轴承块8的位置固定,可在支架槽11上设置几个螺孔,以此通过螺栓对轴承块8的抵接紧固实现轴承块8的定位,提升打磨过程中打磨片组件位置的稳定性。
[0033]轴承块8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设有轴承5,所述轴承5的外圈与所述通孔的内壁连接,所述滚动轴7与所述轴承5的内圈贯穿式连接。打磨片组件还包括电机支撑块4,所述打磨电机3设于所述电机支撑块4上。
[0034]使用前将固定滑块9在机械架2的滑槽内移动,使固定滑块9达到特定位置后,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滑块9至机械架10上,调整轴承块8,使轴承块8在支架槽11内移动,达到预期位置后,通过螺栓固定轴承两端的轴承块。将两侧电机3分别打开开关,然后手持手握套1将打磨片6放入接管处进行打磨工作。该装置可进行双面打磨工作,提高了打磨效率。
[0035]更换打磨片6后,将滚动轴7插入到轴承5后,一端拧在打磨片6上,另外一端经过电机支撑块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外管道表面电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架(2),其一端设有轴向导轨(12);承载杆组件,其长度方向与所述机械架(2)的长度方向垂直,承载杆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轴向导轨(12),并可沿所述轴向导轨(12)进行直线位移,所述承载杆组件包括承载杆主体(10)和开设于所述承载杆主体(10)上的支架槽(11);打磨片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架槽(11)中,并可沿所述支架槽(11)进行位置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外管道表面电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片组件包括打磨电机(3)、滚动轴(7)和打磨片(6),所述打磨电机(3)的输出端与所述滚动轴(7)的始端传动连接,所述滚动轴(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架槽(11)并与所述打磨片(6)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外管道表面电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槽(11)为直线型镂空槽,所述支架槽(11)的内侧壁上设有导向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外管道表面电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片组件还包括轴承块(8),所述轴承块(8)的两侧连接于所述导向槽中,使得轴承块(8)能够沿导向槽进行直线位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小明宋友立董樑李响王克干丽凤张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