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工程用防治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440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质工程用防治水装置,包括储存池,所述储存池的上端设置有动能组件,所述动能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的一侧连通有汲水管,所述动能组件包括抽水箱,所述抽水箱固定连接于储存池的上端,所述抽水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抽水机,所述抽水机的一侧连通有抽水管。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分离组件将汲水管内部的泥沙与积水进行分离,使得在过长的井道内部可以防止抽取积水的过程中内部泥沙堵塞治水装置,在抽水机通过抽水管将积水抽取出来流入抽水箱的内部使得抽出的积水不会再次出现回流进入井道内部的情况发生,保持了井道内部的积水将会持续减少,保护了井道内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了井道内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了井道内工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工程用防治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地质工程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地质工程用防治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质工程领域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现如今较多的地质工程勘探多涉及矿产的

[0003]在矿井开采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矿山井下水的危害,严重的可能会发生淹井等情况,现行的技术手段多通过技术人员在井道内将积水处通过抽水机抽离,但是长时间的使用,可能会造成矿井内的泥浆矿物出现堵塞抽水管的现象,进而可能出现抽水效果不佳,影响了矿井内部的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威胁矿井内的人员生命财产造成隐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地质工程用防治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工程用防治水装置,通过将积水处的泥浆积水进行抽取分离,分别对积水抽取与沉淀的泥浆输送,进而可以较为持久地将井道内的积水泥浆进行清理,保障了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地质工程用防治水装置,包括储存池,所述储存池的上端设置有动能组件,所述动能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的一侧连通有汲水管;
[0007]所述动能组件包括抽水箱,所述抽水箱固定连接于储存池的上端,所述抽水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抽水机,所述抽水机的一侧连通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另一端贯穿出抽水箱;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分离组件将汲水管内部的泥沙与积水进行分离,使得在过长的井道内部可以防止抽取积水的过程中内部泥沙堵塞治水装置,在抽水机通过抽水管将积水抽取出来流入抽水箱的内部使得抽出的积水不会再次出现回流进入井道内部的情况发生,保持了井道内部的积水将会持续减少,保护了井道内工作人员的安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动能组件还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于储存池的内壁,所述转动轴的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叶板;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储存池内壁转动连接的转动轴,可以在储存池的内壁稳定的转动,当有水流流淌在叶板表面的时候,将会带动转动轴转动,使得转动轴将会随着水流的流动而转动,进而在井道内的积水抽出的时候,会将通过叶板带动转动轴转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抽水箱的内部设置有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一端靠近抽水箱的内底壁,所述虹吸管的另一端贯穿抽水箱的内底壁并延伸至储存池的内部,所述虹吸管的另一端位于叶板的上端;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抽水机即将把抽水箱住满的时候通过虹吸管,将抽水箱内部的积水排出至储存池内,在虹吸管的下端位于转动轴的一侧,使得虹吸管内的水流将会冲击在转动轴一侧的叶板上,当一侧的叶板受到水流冲击时,将会带动转动轴的转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动能组件还包括泥浆管,所述泥浆管设置于转动轴的下端,所述泥浆管的一端贯穿储存池的内壁并延伸至储存池的外部,所述泥浆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绞龙板;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井道内部沉积的泥浆使管道不易排出,可以通过绞龙板将泥浆输送至储存池的内部,进而可以将内部泥浆传输至井道的外部,保护了井道内的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0015]进一步地,所述绞龙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泥轴,所述转动泥轴的上端与转动轴远离叶板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两个所述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动泥轴的表面下端固定连接有凸块;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轴在抽水箱的内水流冲击转动的时候可以通过其表面固定连接的锥齿轮,带动另一个锥齿轮转动,进而在啮合连接的锥齿轮的带动下,带动转动泥轴转动,在转动泥轴的带动下,可以使得绞龙板将会跟随转动泥轴的转动同时带动井道内部的泥料砂浆输送出井道,使得井道内部的环境更加方便操作人员的施工操作。
[0017]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分离块和分离箱,所述分离箱与汲水管连通,所述分离块铰接于分离箱的内壁,所述分离块的上端与分离箱的内壁形成上部腔室,所述上部腔室与抽水管连通,所述分离块的下端与分离箱的内壁形成下部腔室,所述下部腔室与泥浆管连通,所述转动泥轴的一端与下部腔室的内壁转动连接;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分离箱为全封闭的箱体,在通过抽水机抽取积水的时候会带动分离箱内部形成负压,将通过汲水管将井道内部的泥浆积水抽取进入分离箱的内部,汲水管与上部腔室连通,在汲水管将泥浆积水输送至上部腔室内,可以通过分离块将积水和泥浆沉淀分离,进而使得泥浆会在通过分离块的时候,沉积在下部腔室,通过转动泥轴带动绞龙板将泥浆输送出去,而上部腔室的积水会通过抽水管将积水输送进入抽水箱的内部,进而可以防止在收税的过程中形成堵塞,保持了治水装置的治水效果,保护了井道内的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0019]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凹弧卡块,所述凹弧卡块的内侧与分离块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分离块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沉淀孔,所述分离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的下端与凸块相接触;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泥轴咋转动的时候会带动凸块转动,在凸块转动的时候,会与斜板阶段性的接触,进而会周期性的抵动斜板,在斜板抬升的时候,可以带动分离块进行弧形运动,分离块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沉淀孔,使得积水泥浆在接触到分离块的时候可以通过沉淀孔,在沉淀孔的内部范围小,使得泥浆的扩散范围减小,进而加速沉淀,在分离块随着转动泥轴转动时周期性的抬升,进而在凹弧卡块的内侧进行滑动运动,使得可以在分离块震动的时候可以将内部的沉淀孔内的泥浆震动紧实,将多余的水分挤出,也同时可以减少沉淀孔内部出现堵塞的情况发生。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通过设置动能组件,在抽水机抽水的过程中可以将井道内的积水抽取出来,防
止井道内积水出现回流,且在抽水箱即将抽满的时候通过虹吸管可以带动叶板拨动,进而可以实现在将抽水箱清空箱体内的水流时带动转动轴转动,在转动轴转动的时候可以带动泥浆管通过绞龙板将泥浆输送出来,防止了泥浆堆积造成堵塞,进而可以较为持久将井道内的积水进行抽出,保障了井道内的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0023]2、通过设置分离组件,使得在汲水管将混有泥浆的积水输送至分离箱的内部时候,可以在分离箱内部进行较为快速的沉淀分离,使得泥浆在沉淀孔的内部扩散范围减少,进而沉淀速度加快,使得分离箱内的上部腔体以液体为主,而下部腔体以泥浆为主,通过斜板的动作可以防止沉淀孔内的泥浆出现堵塞的情况,进而减少了在长期抽水的情况下出现堵塞的状况,保持了治水装置的可使用性增强。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实施例储存池与抽水箱的连接示意图;
[0026]图3是本实施例抽水机与抽水管的连接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工程用防治水装置,包括储存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池(2)的上端设置有动能组件(3),所述动能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分离组件(4),所述分离组件(4)的一侧连通有汲水管(1);所述动能组件(3)包括抽水箱(301),所述抽水箱(301)固定连接于储存池(2)的上端,所述抽水箱(3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抽水机(302),所述抽水机(302)的一侧连通有抽水管(303),所述抽水管(303)的另一端贯穿出抽水箱(3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工程用防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能组件(3)还包括转动轴(305),所述转动轴(305)的两端均转动连接于储存池(2)的内壁,所述转动轴(305)的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叶板(3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工程用防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箱(301)的内部设置有虹吸管(304),所述虹吸管(304)的一端靠近抽水箱(301)的内底壁,所述虹吸管(304)的另一端贯穿抽水箱(301)的内底壁并延伸至储存池(2)的内部,所述虹吸管(304)的另一端位于叶板(306)的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工程用防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能组件(3)还包括泥浆管(309),所述泥浆管(309)设置于转动轴(305)的下端,所述泥浆管(309)的一端贯穿储存池(2)的内壁并延伸至储存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高乾吴锦鹏沈秋华卢佳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