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游引航道的靠船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4332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游引航道的靠船墩,包括墩体、系船柱、若干锚栓件及若干个系船钩。墩体为钢筋砼结构并且迎水面呈倒T形,墩体包括自下而上的墩台、墩身和墩顶;墩身的侧面呈直角梯形;所述墩体的两侧面各自开设隔流板插槽,墩体的迎水面的垂向中心线上间隔地开设若干个系船钩槽;系船柱通过预埋的系船柱定位板安装在墩体的顶面中部;若干个锚栓组件一一对应地预埋在墩体的迎水面上的若干个系船钩槽内;每个锚栓组件包括一块位于系船钩槽的底面的系船钩定位板和四根插在墩体内并与墩体内的锚栓;若干个系船钩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墩体的迎水面上的若干个锚栓组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靠船墩,能满足系缆力和船舶的冲击力,并且方便船舶缆绳系挂。便船舶缆绳系挂。便船舶缆绳系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游引航道的靠船墩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上游引航道的靠船墩。

技术介绍

[0002]引航道的作用是引导船舶(队)安全顺利地进出船闸,并供等待过闸船舶停靠。引航道包括导航段、调顺段、停泊段、过渡段、制动段五部分。在导航段内设有导航建筑物,在停泊段内设有靠船建筑物,供过闸船舶(队)导航和停靠之用。靠船墩是船闸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船舶通航具有重要意义。受船舶作用和水流冲刷等影响,靠船墩容易发生损坏。靠船墩还有一个作用是用来固定通过船舶的,船舶完全进入闸室后上下游闸门完全关闭之后的步骤就是开始闸室内注水升降水位,由于船舶在水中是一个漂浮的状态,在这个步骤的时候上升或下降的水流都会对闸室内的船舶起到冲击的作用。系船钩就是起到在这个过程中固定船舶的作用。因此如何使靠船墩具有耐冲击力和便于系挂船舶缆绳是工程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上游航道的靠船墩,它能满足系缆力和船舶的冲击力,并且方便船舶缆绳系挂。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上游引航道的靠船墩,连接在相邻的隔流板之间;靠船墩包括墩体、系船柱、若干锚栓件及若干系船钩;其中,
[0005]所述墩体为钢筋砼结构,墩体的迎水面为垂直面且呈倒T形,墩体包括自下而上的墩台、墩身和墩顶;所述墩台和墩顶的平面均呈矩形,且墩台的迎水面的长度大于墩身的迎水面的长度,墩顶的迎水面的长度与墩身的迎水面的长度相同;所述墩身的背水面为斜面,墩身的侧面顶部长度等于墩顶的侧面长度,墩身的侧面底部长度小于墩墩台的侧面长度;所述墩体的两侧面各自开设隔流板插槽,墩体的迎水面的垂向中心线上间隔地开设若干系船钩槽;
[0006]所述系船柱通过预埋的系船柱定位板安装在墩体的顶面中部;
[0007]若干锚栓组件一一对应地预埋在所述墩体的迎水面上的若干系船钩槽的底面;每个锚栓组件包括一块系船钩定位板和四根锚栓;所述系船钩定位板上开设四个以矩形布置的定位孔;所述锚栓为J形弯钩锚栓;四根锚栓的螺杆段一一对应地插在系船钩定位板上的四个定位孔中并焊接固定,四根锚栓的弯钩段插在墩体内并与墩体内的钢筋点焊,使系船钩定位板位于系船钩槽的底面;
[0008]若干个系船钩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墩体的迎水面上的若干锚栓组件上。
[0009]上述的上游引航道的靠船墩,其中,所述墩体的迎水面的边缘包覆角钢,角钢的两边内侧面上各自与间隔地预埋在墩体内的锚固钢筋焊接。
[0010]上述的上游引航道的靠船墩,其中,所述系船柱为空心金属体且填充混凝土,该系船柱包括一体铸造而成的柱底板、连接在柱底板的顶面中心的弯头柱体;所述柱底板上开
设若干与系船柱定位板上开设的若干连接孔一一对应的埋头螺栓孔;所述弯头柱体的顶面上开设一个砼浇注孔。
[0011]上述的上游引航道的靠船墩,其中,所述系船钩为空心金属体并包括一体铸造而成的钩底板和连接在钩底板的顶面中心的钩体;所述钩底板上开设四个与系船钩定位板上的四个定位孔一一对应的埋头螺栓孔,使系船钩通过钩底板上的四个埋头螺栓孔套在四根锚栓上并通过四个螺母安装在锚栓组件上。
[0012]本技术的上游引航道的靠船墩具有以下特点:
[0013]1)墩体采用钢筋混凝土重力式墙体结构,不仅耐水流冲刷,还能满足系缆力和船舶的冲击力;
[0014]2)在墩体的迎水面的一周边缘采用角钢护角,能降低墩体碎裂的可能性;
[0015]3)在墩体的顶面上设置系船柱,并在墩体的迎水面上竖向间隔地设置若干个系船钩,能满足水位涨落时船舶缆绳系挂。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上游引航道的靠船墩的平面图;
[0017]图2是图1中的A

A向视图;
[0018]图3是图1中的B

B向视图;
[0019]图4是图1中的C

C向视图;
[0020]图5是图4中P部位的放大图;
[0021]图6是图2中I部位的放大图;
[0022]图7是图6中的D

D向视图;
[0023]图8是本技术的上游引航道的靠船墩中系船柱的俯视图;
[0024]图9是图8中的E

E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请参阅图1至图9,本技术的上游引航道的靠船墩,安装在由灌注桩100和地下连续墙200构成的基础上并连接在相邻的隔流板之间;靠船墩包括墩体1、系船柱2、六个锚栓件3及六个系船钩4。
[0027]墩体1为钢筋混凝土重力式墙体,墩体1的顶高程为18.5m,底高程为8.3m;墩体1的迎水面为垂直面且倒T形,墩体1包括自下而上的墩台11、墩身12和墩顶13;其中,墩台11和墩顶13的平面均呈矩形,且墩台11的迎水面的长度大于墩身12的迎水面的长度,能减小墩体1受力坍塌的可能性。墩顶13的迎水面的长度与墩身12的迎水面的长度相同;墩身12的背水面为斜面,墩身12的侧面顶部长度等于墩顶13的侧面长度,墩身12的侧面底部长度小于墩台11的侧面长度;墩台11的高度为2.5m,墩台11的引水面长度为7.4m,墩墩台11的侧面长度为7.0m;墩身12的高度为6.7m;墩身12的背水面的坡比为1:0.5;墩顶13的引水面长度为5.0m,墩顶13的侧面长度为2.0m;墩体1的迎水面的一周边缘均包覆角钢14,角钢14的两边内侧面上各自与间隔地预埋在墩体1内的锚固钢筋15焊接;墩体1的两侧面各自开设深度为50cm的隔流板插槽16;墩体1的迎水面的垂向中心线上间隔170cm地开设六个矩形系船钩槽
10,每个系船钩槽10由相互连接的外槽和内槽构成,外槽是斜度为1︰0.5的斜槽,内槽为直槽。
[0028]系船柱2通过预埋的系船柱定位板(图中未示)安装在墩体1的顶面中部;系船柱2为空心金属体且空腔内填充有混凝土,该系船柱2包括一体铸造而成的柱底板21、连接在柱底板21的顶面中心的弯头柱体22;柱底板21上开设若干与系船柱定位板上开设的若干连接孔一一对应的埋头螺栓孔210;弯头柱体22的顶面开设一个砼浇注孔220;系船柱2安装完毕后通过砼浇注孔220向系船柱2的空腔中灌注混凝土。
[0029]六个锚栓组件3一一对应地预埋在墩体1的迎水面上的六个系船钩槽10的底面;每个锚栓组件3包括一块系船钩定位板30、四根锚栓31和四个螺母32;系船钩定位板30上开设四个以矩形布置的定位孔;锚栓31为J形弯钩锚栓;四根锚栓31的螺杆段一一对应地插在系船钩定位板30上的四个定位孔中并焊接固定,四根锚栓31的弯钩段插在墩体1内并与墩体1内的钢筋点焊,使系船钩定位板30位于系船钩槽10的底面。
[0030]六个系船钩4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墩体1的迎水面上的六个锚栓组件3上;系船钩4为空心金属体并包括一体铸造而成的钩底板41和连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游引航道的靠船墩,连接在相邻的隔流板之间;靠船墩包括墩体、系船柱、若干锚栓件及若干系船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墩体为钢筋砼结构,墩体的迎水面为垂直面且呈倒T形,墩体包括自下而上的墩台、墩身和墩顶;所述墩台和墩顶的平面均呈矩形,且墩台的迎水面的长度大于墩身的迎水面的长度,墩顶的迎水面的长度与墩身的迎水面的长度相同;所述墩身的背水面为斜面,墩身的侧面顶部长度等于墩顶的侧面长度,墩身的侧面底部长度小于墩墩台的侧面长度;所述墩体的两侧面各自开设隔流板插槽,墩体的迎水面的垂向中心线上间隔地开设若干系船钩槽;所述系船柱通过预埋的系船柱定位板安装在墩体的顶面中部;若干锚栓组件一一对应地预埋在所述墩体的迎水面上的若干系船钩槽的底面;每个锚栓组件包括一块系船钩定位板和四根锚栓;所述系船钩定位板上开设四个以矩形布置的定位孔;所述锚栓为J形弯钩锚栓;四根锚栓的螺杆段一一对应地插在系船钩定位板上的四个定位孔中并焊接固定,四根锚栓的弯钩段插在墩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满财李响财吴杨杨张坤蒋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