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镜片抛光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425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镜片抛光平台,包括抛光台,所述抛光台顶端开设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抛光台上表面中部且位于储液槽两侧固定有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内部共同设有固定机构,所述抛光台上表面一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抛光台两侧固定有两个泵体,所述支撑板远离固定机构的一侧固定有气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抛光台、安装板、支撑板、固定机构、气泵、气管、驱动机构、第二电机和抛光盘,从而在对镜片进行抛光时,可以将镜片垂直固定在固定机构上的固定框内,镜片两侧表面均位于固定框外,接着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两个第二电机向镜片移动,通过抛光盘对镜片两侧同时进行抛光,从而提高镜片的打磨效率。从而提高镜片的打磨效率。从而提高镜片的打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镜片抛光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镜片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镜片抛光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光学镜片是用高纯度硅、硼、钠、钾、锌、铅、镁、钙、钡等的氧化物按特定配方混合,在白金坩埚中高温融化,用超声波搅拌均匀,去气泡,然后经长时间缓慢地降温,以免玻璃块产生内应力。冷却后的玻璃镜片,必须经过光学仪器测量,检验纯度、透明度、均匀度、折射率和色散率是否合规格,最后再对镜片进行抛光。
[0003]现有的镜片抛光平台均为水平设置,需要将镜片固定在水平的凹槽内,然后通过抛光机从上方对镜片的表面进行抛光,抛光结束后再将镜片翻转,对镜片的另一面进行抛光,这样会导致镜片抛光效率低。另外在现有技术中,抛光用的抛光液会直接通过循环泵将使用过的抛光液喷洒在抛光盘上,这些抛光液中存在打磨产生的微小颗粒,会增加抛光时间,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光学镜片抛光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光学镜片抛光平台。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镜片抛光平台,包括抛光台,所述抛光台顶端开设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抛光台上表面中部且位于储液槽两侧固定有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内部共同设有固定机构,所述抛光台上表面一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抛光台两侧固定有两个泵体,所述支撑板远离固定机构的一侧固定有气泵,所述支撑板靠近气泵的一侧设有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两侧设有两个第二电机,两个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均连接有抛光盘。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位于储液槽内部顶端,使得过滤后的抛光液可以储存在储液槽底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通过螺钉固定于储液槽内侧壁,所述固定机构通过螺钉与两个安装板固定连接,便于将固定机构拆卸后,可以将过滤网进行拆卸并更换。
[0008]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泵体进液口和出液口均分别连接有抽液管和出液管,所述抽液管另一端穿过抛光台并延伸至储液槽内,所述支撑板顶端设有两个万向竹节管,所述出液管另一端与万向竹节管相连接,便于通过泵体将过滤后的抛光液抽出并由万向竹节管喷洒在抛光盘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侧壁设有气囊,所述气囊顶端连接有气道,所述气泵出气口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另一端与气道相连通,通过气泵对气囊充气,可以快速将镜片固定在固定框内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侧板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任一侧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共同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一端穿过侧板与第一电机
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杆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内螺纹套,所述支撑板靠近双向丝杆处开设有两个条形口,两个所述内螺纹套靠近条形口一侧固定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穿过两个条形口与两个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便于通过第一电机的转动带动两个第二电机相互靠近,并对镜片进行抛光。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为精密伺服电机,使得两个第二电机移动距离更精确。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抛光台、安装板、支撑板、固定机构、气泵、气管、驱动机构、第二电机和抛光盘,从而在对镜片进行抛光时,可以将镜片垂直固定在固定机构上的固定框内,镜片两侧表面均位于固定框外,接着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两个第二电机向镜片移动,通过抛光盘对镜片两侧同时进行抛光,从而提高镜片的打磨效率。
[0014]2、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储液槽、过滤网、泵体、抽液管、出液管和万向竹节管,当通过泵体将储液槽内的抛光液喷洒到打磨盘上后,使用过后的抛光液内部会有颗粒杂质,抛光液在流回储液槽时会经过过滤网的过滤后,再回到储液槽底部用于循环使用,可以加快镜片打磨光滑的速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主剖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背面示意图。
[0019]图例说明:
[0020]1、抛光台;101、安装板;2、储液槽;3、过滤网;4、支撑板;41、条形口;5、泵体;51、抽液管;52、出液管;53、万向竹节管;6、固定机构;61、固定框;62、气囊;63、气道;7、气泵;71、气管;8、驱动机构;81、侧板;82、第一电机;83、双向丝杆;84、内螺纹套;85、连接杆;9、第二电机;91、抛光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涉及一种光学镜片抛光平台,包括抛光台1,抛光台1顶端开设有储液槽2,储液槽2内部设有过滤网3,抛光台1上表面中部且位于储液槽2两侧固定有两个安装板101,两个安装板101内部共同设有固定机构6,抛光台1上表面一侧固定有支撑板4,抛光台1两侧固定有两个泵体5,支撑板4远离固定机构6的一侧固定有气泵7,支撑板4靠近气泵7的一侧设有驱动机构8,固定机构6两侧设有两个第二电机9,两个第二电机9的驱动端均连接有抛光盘91。过滤网3位于储液槽2内部顶端。过滤网3通过螺钉固定于储液槽2内侧壁,固定机构6通过螺钉与两个安装板101固定连接。两个泵体5进液口和出液口均分别连接有抽液管51和出液管52,抽液管51另一端穿过抛光台1并延伸至储液槽2内,支撑板4顶端设有两个万向竹节管53,出液管52另一端与万向竹节管53相连接。驱动机构8包括两个侧板81和第一电机82,第一电机82与任一侧板81固定连接,两个侧板81共同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83,双向丝杆83一端穿过侧板81与第一电机82驱动端固定连接,双向丝杆83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内螺纹套84,支撑板4靠近双向丝杆83处开设有两个条形口41,两个内螺纹套84靠
近条形口41一侧固定有两个连接杆85,两个连接杆85分别穿过两个条形口41与两个第二电机9固定连接。第一电机82为精密伺服电机。
[0022]如图1和图3所示,固定机构6包括固定框61,固定框61内侧壁设有气囊62,气囊62顶端连接有气道63,气泵7出气口连接有气管71,气管71另一端与气道63相连通。
[0023]使用时:在储液槽2中添加抛光液,接着将需要抛光的镜片垂直放在固定框61内,随后启动气泵7,通过气管71和气道63对气囊62充气,由此将镜片固定在固定框61内,此时镜片两侧表面均位于固定框61外,随后启动两个第二电机9带动两个抛光盘91转动,再由第一电机82带动双向丝杆83转动,从而使得两个内螺纹套84带动两个连接杆85和两个第二电机9向镜片靠近并开始抛光,抛光过程中,泵体5会将储液槽2底部过滤后抛光液抽出并通过万向竹节管53喷洒在抛光盘91和镜片上,使用过后的抛光液通过过滤网3过滤后又回到储液槽2底部,由此循环。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片抛光平台,包括抛光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台(1)顶端开设有储液槽(2),所述储液槽(2)内部设有过滤网(3),所述抛光台(1)上表面中部且位于储液槽(2)两侧固定有两个安装板(101),两个所述安装板(101)内部共同设有固定机构(6),所述抛光台(1)上表面一侧固定有支撑板(4),所述抛光台(1)两侧固定有两个泵体(5),所述支撑板(4)远离固定机构(6)的一侧固定有气泵(7),所述支撑板(4)靠近气泵(7)的一侧设有驱动机构(8),所述固定机构(6)两侧设有两个第二电机(9),两个所述第二电机(9)的驱动端均连接有抛光盘(9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片抛光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3)位于储液槽(2)内部顶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片抛光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3)通过螺钉固定于储液槽(2)内侧壁,所述固定机构(6)通过螺钉与两个安装板(10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片抛光平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泵体(5)进液口和出液口均分别连接有抽液管(51)和出液管(52),所述抽液管(51)另一端穿过抛光台(1)并延伸至储液槽(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三原中玻光学元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