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清洁机的集污装置及清洁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396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清洁机的集污装置及清洁机,一种用于清洁机的集污装置包括有壳体,其内部具有容腔和出风通道,所述容腔具有进风口,所述出风通道具有与所述容腔相连通的通风口,沿着流体流动路径,所述出风通道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下游;过滤件,设置在所述出风通道内,用来过滤灰尘;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的顶壁在邻近所述通风口的位置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与通风口的周沿之间至少形成有用来将流体朝所述出风通道内导入的导流通道,沿着流体流动路径,所述导流通道位于所述过滤件的上游。很大程度的减少了水汽进入后续过滤件的量,延长了过滤件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集污装置及清洁机


[0001]本技术属于家庭洗涤、清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清洁机的集污装置及清洁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清洁机为吸尘器或扫地机,吸尘器或扫地机将底面上混有水汽的灰尘等混合物吸入到其内腔中,为了实现对灰尘颗粒物、水汽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污水和垃圾储存至污水箱内。
[0003]如中国技术专利《旋涡过滤分离系统及扫地机器人与设备》,其专利申请号为ZL201921208546.0(授权公告号为CN210612041U)公开了一种旋涡过滤分离系统,包括具有漩涡通道腔的过滤结构,与过滤结构嵌合的尘盒结构,用于连接过滤结构与尘盒结构的纱网支架,安装于尘盒结构上的海帕支架;所述尘盒结构设有安装腔,与安装腔连通的尘腔,与安装腔连通的进风口,以及与尘腔连通的出风口;所述纱网支架安装有纱网,所述海帕支架安装有海帕;所述过滤结构安装于安装腔,所述漩涡通道腔包括起始端与末端,以及位于起始端和末端之间的若干出口;所述漩涡通道腔的起始端与进风口连接,所述漩涡通道腔的出口通过纱网支架与尘腔连接,所述漩涡通道腔的末端与尘腔连接。上述专利中的清洁机旋涡通道实现了对灰尘颗粒物、水汽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污水储存至尘盒(集污装置)内,但是,旋涡通道分离会存在分离不彻底的情况,此时,部分污水沉积到尘盒内,部分水汽最终到达过滤网而在过滤网上汇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造成过滤网发霉且过滤网的压降增加,从而降低了清洗机的性能。
[0004]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清洗机的集污装置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提高水汽分离能力的用于清洁机的集污装置。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经气流吸入至集污装置内的清洁机。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清洁机的集污装置,包括有
[0008]壳体,其内部具有容腔和出风通道,所述容腔具有进风口,所述出风通道具有与所述容腔相连通的通风口,沿着流体流动路径,所述出风通道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下游;
[0009]过滤件,设置在所述出风通道内,用来过滤灰尘;
[00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的顶壁在邻近所述通风口的位置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与通风口的周沿之间至少形成有用来将流体朝所述出风通道内导入的导流通道,沿着流体流动路径,所述导流通道位于所述过滤件的上游。
[0011]进入通风口后的流体首先与导流件相接触,由于流体的科恩达贴壁效应,并在重
力的作用下实现水汽的汇聚,逐渐汇聚到导流件的下端,当水汽的量达到一定量的过程中会掉落到容腔中,完成水汽的收集,很大程度的减少了水汽进入后续过滤件的量。
[0012]为了增大导流件与水的接触面积,所述导流件的横截面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0013]导流件可以采用直接成型在壳体顶壁上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脱卸式安装的形式,但是优选地,所述壳体的顶壁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导流件安装在所述开口处,且局部位于所述出风通道内。如此,方便实现导流件的安装。
[0014]导流件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但是优选地,所述导流件包括有能封堵住所述开口的连接部及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之下的导流部,所述导流部整体呈锥形,且该导流部的外周面的局部与所述通风口的对应位置之间形成有所述的导流通道。上述的导流部还可以采用楔形、三角形等结构形式。
[0015]出风通道可以位于容腔的周侧,也可以完全位于容腔的上方,还可以局部位于容腔的上方,但是优选地,所述出风通道至少局部位于所述容腔之上,所述出风通道的底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容腔和出风通道的通风口,所述导流件对应所述通风口布置。此外,导流件还可以位于通风口的周侧,
[0016]导流件沿着竖向方向的投影可以偏心布置在通风口内,也可以位于通风口的中央,但是优选地,所述导流件沿着竖向方向在所述通风口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通风口的中央。如此,在导流件上集聚的污水完全落入容腔内。
[0017]优选地,所述导流件局部位于所述通风口之下。此外,导流件还可完全位于通风口之上。
[0018]为了增加了经进风口进入的混合流体的分离,所述通风口的周沿向下延伸形成有流道,所述流道的底沿与所述容腔的底壁之间留有间隙。
[0019]为了方便壳体的拆装,所述壳体包括有顶部敞口的底壳和覆盖在所述底壳的顶部敞口处的盖体,所述盖体和底壳之间围合形成有所述的容腔,所述盖体内部中空形成有所述的出风通道。
[0020]为了对经进风口进入的流体进行加速,所述底壳上设置有供风切向进入至所述容腔内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进口即为所述的进风口。
[0021]优选地,所述进风通道包括有沿着气流流动路径依次布置的平直段和收缩段,所述平直段的横截面面积各处相等,所述收缩段的横截面面积沿着气流流动路径逐渐减小。
[0022]为了经进风通道流入的流体在容腔内旋风分离,所述底壳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所述进风通道位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
[0023]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权利要求至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集污装置的清洁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风机,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出风通道的出口处,沿着流体流动路径,所述风机位于所述过滤件的下游。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用于清洁机的集污装置中的出风通道内设置导流件,导流件的存在,一方面对经通风口流入的流体进行导流,另一方面,进入通风口后的流体首先与导流件相接触,由于流体的科恩达贴壁效应,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实现水汽的汇聚,逐渐汇聚到导流件的下端,当水汽的量达到一定量的过程中会掉落到容腔中,完成水汽的收集,提高了水汽的分离能力,很大程度的减少了水汽进入后续过滤件的量,延长了过滤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实施例的集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27]图3为图1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图1中的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实施例的清洁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1]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清洁机为扫地机。该清洁机包括有外壳、集污装置、用来对待清洁物体进行清扫的刷头模块(未示出)和风机4。集污装置位于外壳内,外壳的底部具有供刷头模块的局部露出的口部。集污装置可对混合气流进行分离。沿着流体流动路径,集污装置位于刷头模块和风机4之间,刷头模块位于集污装置的上游。集污装置的进风口与刷头模块的出口相连通,集污装置的出口与风机4的进口相连通。在风机4的作用下,会使刷头模块和集污装置内形成负压,从而将灰尘、水等垃圾经刷头模块的吸尘口吸入刷头模块内,随后将经集污装置进行分离后,大部分沉积在集污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清洁机的集污装置,包括有壳体(1),其内部具有容腔(100)和出风通道(101),所述容腔(100)具有进风口(1001),所述出风通道(101)具有与所述容腔(100)相连通的通风口(102),沿着流体流动路径,所述出风通道(101)位于所述进风口(1001)的下游;过滤件(3),设置在所述出风通道(101)内,用来过滤灰尘;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101)的顶壁在邻近所述通风口(102)的位置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导流件(2),所述导流件(2)与通风口(102)的周沿之间至少形成有用来将流体朝所述出风通道(101)内导入的导流通道(01),沿着流体流动路径,所述导流通道(01)位于所述过滤件(3)的上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2)的横截面自上而下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壁上开设有开口(103),所述导流件(2)安装在所述开口(103)处,且局部位于所述出风通道(10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2)包括有能封堵住所述开口(103)的连接部(21)及设置在所述连接部(21)之下的导流部(22),所述导流部(22)整体呈锥形,且该导流部(22)的外周面的局部与所述通风口(102)的对应位置之间形成有所述的导流通道(0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集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101)至少局部位于所述容腔(100)之上,所述出风通道(101)的底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容腔(100)和出风通道(101)的通风口(102),所述导流件(2)对应所述通风口(102)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荣李德来宋宗建张金京郑军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