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频段的印刷式偶极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393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频段的印刷式偶极天线,包含有基板、信号馈入部、第一辐射单元、第二辐射单元、第三辐射单元、第四辐射单元、第五辐射单元和第六辐射单元。其中第一辐射单元和第四辐射单元同时收发第一频段信号、第二辐射单元和第五辐射单元同时收发第二频段信号。第三辐射单元连结第二辐射单元以共同收发第三频段信号,且与第六辐射单元连结第五辐射单元同时收发第三频段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具有多频段的印刷式偶极天线包含有多个不同频段的偶极天线于基板上,解决现有技术的小型基板上只能收发单一频段信号的问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印刷式偶极天线,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频段的印刷 式偶极天线。
技术介绍
由于使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无线通信技术,在使用上有不需要接线材,即 可达到与远程装置沟通的效果,使得利用无线通信技术的产品种类与日倶增, 例如行动电话、笔记型计算机等。而这些产品由于使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因此 用于收发电磁波信号的天线成为了必要的装置。目前天线主要分为外露于装置 外的天线与内建于装置内的天线,而由于外露于装置外的天线,除了影响产品 体积大小与美观外,也有着容易受到外力撞击而折弯、折断的缺点。因此内建 式天线已成为一种趋势。早其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络桥接点的天线以偶极天线或单极天线为主,但因 为偶极天线与单极天线在制作上较为繁杂,而且所需的成本费用较为高昂,因 此目前偶极天线的制作以印刷电路板方式较受到制造厂商的青睐,其具有制造 容易与成本低廉等优点。印刷式偶极天线是在印刷电路板上制作偶极天线,因 此在制作上能够与印刷电路板上的电路布线作结合,既省略掉多任务繁杂的步 骤,达到节省成本的功效,又可以縮小产品体积。现有技术的印刷式偶极天线 在制作于小型基板上时,因为设计不易与阻抗匹配等问题,不容易设计具有多 个频段的印刷式偶极天线,大多还是以单一频段为主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频段的印刷式偶极 天线,通过将多个不同频段的偶极天线结合设计在小型基板上,使印刷式偶极 天线也能具有多频段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所揭露的具有多频段的印刷式偶极天5线,其包含有基板、信号馈入部、第一辐射单元、第二辐射单元、第三辐射单 元、第四辐射单元、第五辐射单元和第六辐射单元。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 与第二表面,且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一金属线路与第二金属线 路,该第一金属线路和第二金属线路形状相对称且位于相对侧。信号馈入部位 于第一金属线路上。第一辐射单元形成于第一表面并连接第一金属线路,用以 辐射或接收第一频段信号。第二辐射单元形成于第一表面并连接第一金属线 路,用以辐射或接收第二频段信号。第三辐射单元形成于第一表面并连接第二 辐射单元,使第三辐射单元连结第二辐射单元以共同辐射或接收第三频段信 号。第四辐射单元形成于第二表面并连接第二金属线路,且第四辐射单元位于 第一辐射单元的相对侧并且形状与第一辐射单元相对称,用以与第一辐射单元 同时辐射或接收第一频段信号。第五辐射单元形成于第二表面并连接第二金属 线路,且第五辐射单元位于第二辐射单元的相对侧并且形状与第二辐射单元相 对称,用以与第二辐射单元同时辐射或接收第二频段信号。第六辐射单元形成 于第二表面并连接第二金属线路,且第六辐射单元位于第三辐射单元的相对侧 并且形状与第三辐射单元相对称,使第六辐射单元连结第五辐射单元以共同辐 射或接收第三频段信号,且与第三辐射单元连结第二辐射单元同时辐射或接收 第三频段信号。而且,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所揭露的另一种具有多频段的印 刷式偶极天线,其包含有基板、信号馈入部、第一辐射单元、第二辐射单元、 第三辐射单元、第四辐射单元、第五辐射单元和第六辐射单元。基板具有表面, 且表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一金属线路与第二金属线路,该第一金属线路和第二金 属线路形状相对称且位于相对侧。信号馈入部位于第一金属线路上。第一辐射 单元形成于表面并连接第一金属线路,用以辐射或接收第一频段信号。第二辐 射单元形成于表面并连接第一金属线路,用以辐射或接收第二频段信号。第三 辐射单元形成于表面并连接第二辐射单元,使第三辐射单元连结第二辐射单元 以共同辐射或接收第三频段信号。第四辐射单元形成于表面并连接第二金属线 路,且第四辐射单元位于第一辐射单元的相对侧并且形状与第一辐射单元相对 称,用以与第一辐射单元同时辐射或接收第一频段信号。第五辐射单元形成于表面并连接第二金属线路,且第五辐射单元位于第二辐射单元的相对侧并且形 状与第二辐射单元相对称,用以与第二辐射单元同时辐射或接收第二频段信号。第六辐射单元形成于表面并连接第二金属线路,且第六辐射单元位于第三 辐射单元的相对侧并且形状与第三辐射单元相对称,使第六辐射单元连结第五 辐射单元以共同辐射或接收第三频段信号,且与第三辐射单元连结第二辐射单 元同时辐射或接收第三频段信号。本技术的具有多频段的印刷式偶极天线将多个不同频段的偶极天线 结合于基板上,使印刷式偶极天线在小型化的同时,能具有多个频段的收发功 能,解决现有技术的小型基板上只能收发单一频段信号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仿真在频率2GHz至6GHz下的返回损耗值与 频率的关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仿真在频率2GHz至6GHz下的驻波比值与频 率的关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仿真的以频率值2. 4GHz作测试的垂直平面 二维辐射场形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仿真的以频率值2, 45GHz作测试的垂直平面 二维辐射场形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仿真的以频率值2. 5GHz作测试的垂直平面 二维辐射场形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仿真的以频率值3. 4GHz作测试的垂直平面 二维辐射场形图9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仿真的以频率值3. 5GHz作测试的垂直平面 二维辐射场形图10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仿真的以频率值3. 6GHz作测试的垂直平面 二维辐射场形图11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仿真的以频率值5. 15GHz作测试的垂直平面二维辐射场形图1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仿真的以频率值5. 5GHz作测试的垂直平面 二维辐射场形图1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仿真的以频率值5. 85GHz作测试的垂直平 面二维辐射场形图;以及图14为整理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仿真的以频率波段2. 4 GHz至2. 5GHz、 3. 4GHz至3. 6GHz及5. 15GHz至5. 85作不同测试的绝对增益整理图表。其中,附图标记21基板 21b第二表面 23第一辐射单元 25第三辐射单元 27第五辐射单元 29第一金属线路 31信号线 33接地层 51a第一表面 53第一辐射单元 55第三辐射单元 57第五辐射单元 59第一金属线路 61信号线 63接地层 200具有多频段的印刷式偶极天线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特征与实作,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l,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具有多频段的印刷式偶 极天线100包含有基板21、信号馈入部22、信号线31、第一辐射单元23、第 二辐射单元24、第三辐射单元25、第四辐射单元26、第五辐射单元27和第21a第一表面 22信号馈入部 24第二辐射单元 26第四辐射单元 28第六辐射单元 30第二金属线路 32信号传输线 51基板 52信号馈入部 54第二辐射单元 56第四辐射单元 58第六辐射单元 60第二金属线路 62信号传输线100具有多频段的印刷式偶极天线六辐射单元28。基板2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21a与第二表面21b,该第一表面21a与第 二表面21b上分别形成有第一金属线路29与第二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多频段的印刷式偶极天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上分别形成有一第一金属线路与一第二金属线路,且该第一金属线路和该第二金属线路形状相对称且位于相对侧;一信号馈入部,位于该第一金属线路上;一第一辐射单元,形成于该第一表面并连接该第一金属线路,并且辐射或接收一第一频段信号;一第二辐射单元,形成于该第一表面并连接该第一金属线路,并且辐射或接收一第二频段信号;一第三辐射单元,形成于该第一表面并连接于该第二辐射单元,该第三辐射单元连结该第二辐射单元以共同辐射或接收一第三频段信号;一第四辐射单元,形成于该第二表面并连接该第二金属线路,且该第四辐射单元位于该第一辐射单元的相对侧并且形状与该第一辐射单元相对称,并且与该第一辐射单元同时辐射或接收该第一频段信号;一第五辐射单元,形成于该第二表面并连接该第二金属线路,且该第五辐射单元位于第二辐射单元的相对侧并且形状与第二辐射单元相对称,并且与该第二辐射单元同时辐射或接收该第一频段信号;以及一第六辐射单元,形成于该第二表面并连接于该第五辐射单元,且该第六辐射单元位于该第三辐射单元的相对侧并且形状与该第三辐射单元形状相对称,该第六辐射单元连结该第五辐射单元以共同辐射或接收该第三频段信号,且与该第三辐射单元连结该第二辐射单元同时辐射或接收该第三频段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作华
申请(专利权)人:寰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