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篮及应用有该拉篮的消毒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367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篮,包括有拉篮本体(31),该拉篮本体(31)的内部具有顶部开口的置物腔(311),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篮本体(31)内部的底壁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凹陷部(313)、第二凹陷部(314)和第三凹陷部(315),所述第一凹陷部(313)的底壁上开设有供碗盘放置的呈条形的卡孔(3131),所述的第二凹陷部(314)呈长方体状,用于供小餐具平置,所述的第三凹陷部(315)呈圆柱体状,用于供柱形物体的底部容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有该拉篮的消毒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拉篮方便不同类型餐具放置。的拉篮方便不同类型餐具放置。的拉篮方便不同类型餐具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篮及应用有该拉篮的消毒柜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设备
,具体指一种拉篮及应用有该拉篮的消毒柜。

技术介绍

[0002]拉篮是安装在柜体上的储物篮,用于放置碗、盘等餐具,在现有的消毒柜内都安装有拉篮。消毒柜拉篮大多采用钢丝编织或钢板冲压的方式制成。
[0003]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545692.2(公布号为CN205948086U)的技术专利《一种消毒柜整体不锈钢拉篮》公开的一种消毒柜整体不锈钢拉篮,包括拉篮、门体和托架,托架固定连接在所述门体上,拉篮采用一体冲压成型,拉篮可整体分离地放置于所述托架上,托架上设有托盘,拉篮设于所述托盘上方。其结构简单,便于碗碟摆放和消毒柜清洗,且整洁美观。
[0004]但是上述拉篮不方便奶瓶、筷子等器具的竖直放置,无法实现不同类型餐具的合理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方便不同类型餐具放置的拉篮。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拉篮的消毒柜。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拉篮,包括有拉篮本体,该拉篮本体的内部具有顶部开口的置物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篮本体内部的底壁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凹陷部、第二凹陷部和第三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底壁上开设有供碗盘放置的呈条形的卡孔,所述的第二凹陷部呈长方体状,用于供小餐具平置,所述的第三凹陷部呈圆柱体状,用于供柱形物体的底部容置。
[0008]为了方便筷子的放置,还包括有呈圆筒状的筷子容器,所述第三凹陷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筷子容器的底部容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的第三凹陷部中。
[0009]为了对柱形物体进行合理分区,所述的第三凹陷部按布置方向分为前区和后区,位于前区的第三凹陷部的数量为一个,用于供所述的筷子容器容置,位于后区的第三凹陷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呈矩阵状布置,用于供奶瓶容置。
[0010]为了实现筷子的间隔竖放,所述筷子容器的内部中空,且底部形成有呈环形的沥水空间,用于供筷子的底端插设,筷子容器的顶壁上开设有用于供筷子穿设的限位孔。
[0011]为了方便筷子容器的加工,所述的筷子容器包括有
[0012]筒体,顶部和底部具有开口;
[0013]底盖,覆盖在所述筒体底部的开口处,中间位置凸设有凸台,外缘向上弯折形成有凸沿,所述底盖位于凸台之外的壁面上开设有第三沥水孔,以使该壁面与凸沿和凸台共同包围形成有所述的沥水空间;以及
[0014]顶盖,盖设在所述筒体顶部的开口处,开设有所述的限位孔。
[0015]为了方便消毒因子进入筒体内部,所述的顶盖呈环形,位于所述沥水空间的正上方。
[0016]为了方便引导筷子底端插设到沥水空间内,所述的凸台呈圆锥形。
[0017]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有上述拉篮的消毒柜,包括有具有消毒腔的柜体和能够进出消毒腔的抽屉组件,所述的抽屉组件包括有门体以及安装在门体背面的所述拉篮。
[0018]为了方便抽屉组件进出消毒腔,所述柜体内部左右两侧的侧壁上沿前后方向布置有第一导轨,对应地,所述拉篮本体左右两侧的外侧壁上沿前后方向布置有第二导轨,该第二导轨与所述的第一导轨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的第一导轨导向配合。
[0019]为了增大拉篮本体与本体的接触面积,所述拉篮本体的前侧具有开口,该拉篮本体的前侧缘向内或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翻边,该翻边紧贴于所述门体的背面,所述拉篮本体的内壁与门体的背面包围形成有所述的置物腔。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拉篮本体内部的底壁上设置间隔布置的第一凹陷部、第二凹陷部和第三凹陷部,用户可将碗盘竖放在第一凹陷部上,将小餐具平置在第二凹陷部上,将柱状物品竖放在第三凹陷部上,一方面,实现各餐具合理分区放置,另一方面,实现柱状物品的竖直放置,方便对其进行沥水、消毒。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消毒柜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省略抽屉组件之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抽屉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3中省略门体之后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图3中筷子容器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7]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应用有拉篮的消毒柜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消毒柜包括有具有消毒腔11的柜体1以及能够进出消毒腔11的抽屉组件。
[0028]其中,柜体1内部左右两侧的侧壁上沿前后方向布置有第一导轨12,柜体1内部的后侧壁上布置有消毒灯管13。
[0029]抽屉组件的数量为两组,分别一上一下设于消毒腔11中,各抽屉组件包括有门体2以及安装在门体2背面的拉篮3。
[0030]拉篮3包括有拉篮本体31和筷子容器32。
[0031]具体地,拉篮本体31由整体钢板冲压成型得到,拉篮本体31的前侧具有开口,该拉篮本体31的前侧缘向内或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翻边312,该翻边312紧贴于门体2的背面,拉篮本体31的内壁与门体2的背面包围形成有顶部开口的置物腔311;拉篮本体31内部的底壁上具有自左向右间隔布置的第一凹陷部313、第二凹陷部314和第三凹陷部315。
[0032]第一凹陷部313内部的底壁呈中间低两端高的曲面,并开设有供碗盘放置的呈条形的卡孔3131,该卡孔3131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卡孔313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沿前后方向
间隔布置。
[0033]第二凹陷部314呈长方体状,用于供小餐具如勺子、筷子等平置,第二凹陷部314的底面上开设有多个呈矩阵状布置的第一沥水孔3141。
[0034]第三凹陷部315呈圆柱体状,用于供柱形物体的底部容置,第三凹陷部315的底面上开设有多个呈矩阵状布置的第二沥水孔3151。本实施例中,第三凹陷部315的数量为多个,并按布置方向分为前区和后区,位于前区的第三凹陷部315的数量为一个,用于供筷子容器32容置,且口径大于后区的第三凹陷部315;位于后区的第三凹陷部31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呈矩阵状布置,用于供奶瓶容置。
[0035]筷子容器32包括有筒体321、底盖322和顶盖323。
[0036]具体地,筒体321的内部中空,顶部和底部具有开口。
[0037]底盖322覆盖在筒体321底部的开口处,底盖322的中间位置凸设有呈圆锥形的凸台3221,底盖322的外缘向上弯折形成有凸沿3222,底盖322位于凸台3221之外的壁面上开设有第三沥水孔3223,以使该壁面与凸沿3222和凸台3221共同包围形成有环形的沥水空间3224。
[0038]顶盖323呈环形,盖设在筒体321顶部的开口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篮,包括有拉篮本体(31),该拉篮本体(31)的内部具有顶部开口的置物腔(311),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篮本体(31)内部的底壁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凹陷部(313)、第二凹陷部(314)和第三凹陷部(315),所述第一凹陷部(313)的底壁上开设有供碗盘放置的呈条形的卡孔(3131),所述的第二凹陷部(314)呈长方体状,用于供小餐具平置,所述的第三凹陷部(315)呈圆柱体状,用于供柱形物体的底部容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呈圆筒状的筷子容器(32),所述第三凹陷部(31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筷子容器(32)的底部容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的第三凹陷部(315)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凹陷部(315)按布置方向分为前区和后区,位于前区的第三凹陷部(315)的数量为一个,用于供所述的筷子容器(32)容置,位于后区的第三凹陷部(31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呈矩阵状布置,用于供奶瓶容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筷子容器(32)的内部中空,且底部形成有呈环形的沥水空间(3224),用于供筷子的底端插设,筷子容器(32)的顶壁上开设有用于供筷子穿设的限位孔(32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筷子容器(32)包括有筒体(321),顶部和底部具有开口;底盖(322),覆盖在所述筒体(321)底部的开口处,中间位置凸设有凸台(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津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