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331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及方法,属于冰箱换热管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包括圆柱形的辊体,所述辊体的圆周面上设有调节通道,所述调节通道沿辊体圆周方向环形布置,且该调节通道首尾相连形成环形槽;所述调节通道的底部设为底面,所述底面的宽度设为调节通道的调节宽度,所述调节宽度从调节通道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首段处的调节宽度大于换热管的外径,且所述调节通道尾段处的调节宽度大于或等于换热管的外径。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冰箱换热管生产制造过程中,将冰箱换热管粘贴于背板上。冰箱换热管粘贴于背板上。冰箱换热管粘贴于背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冰箱
,尤其是一种冰箱换热管
,具体是一种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如申请号为:201410186892.9,专利技术名称为:冰箱及冰箱换热器,公开日为:2014年07月16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具体公开了将换热管粘贴到冰箱背板结构。在实际的冰箱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也是需要将图1中的换热管100位于边部的部分卡于挡块202与板体201之间形成的安装槽内,同时用粘贴膜203(铝箔)将换热管100的中部区域完全粘贴到冰箱背板200的板体201上,避免换热管100从冰箱背板200上脱落。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1、减小换热管100在冰箱内占的体积,从而有利于冰箱体积减小;2、换热管贴在与外界之间接触的冰箱背板上,使其散热效果更佳;3、当换热管损坏时,只需打开冰箱背板即可将换热管拆除和更换掉,检修和更换都极其方便。
[0003]由于换热管是具有一定弹性的,在粘贴过程中发生变形,因此需要人工用粘贴膜203将换热管100粘贴在冰箱背板200上。但是换热管100中部区域有多个曲折的部分,因此需要将每个折弯段的部分都通过粘贴膜203粘贴,也就需要重复地去粘贴每一道弯折的换热管,整个背板粘贴完成,工人需要往复地不断撕扯粘贴膜多次,效率极其低下;且每一道弯折的换热管上的粘贴膜长短不一,极其不美观;另外,人工对粘贴膜203与板体201的粘贴,不一定牢靠,容易造成脱落。因此急需通过自动化的粘贴技术,以将粘贴膜203(铝箔)紧密地将粘贴换热管100粘贴在冰箱背板200上,同时能够快递地完成整个工序的生产,大大提升该环节的生产效率,更能适应标准化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及方法;主要解决换热管粘贴于背板之前,换热管容易变形弯曲错位而不能自动化粘贴的问题;通过本专利技术能够将原本弯曲或错位的换热管折弯段进行导直,从而便于后续自动化粘贴时,能够直接粘贴于背板上;另外还解决换热管被粘贴膜(铝箔)粘贴于背板之后,换热管折弯段错位或粘贴膜(铝箔)与背板粘贴的问题,通过本专利技术能将任意两折弯段之间区域内的粘贴膜与背板贴合。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包括圆柱形的辊体,所述辊体的圆周面上设有调节通道,所述调节通道沿辊体圆周方向环形布置,且该调节通道首尾相连形成环形槽;所述调节通道的底部设为底面,所述底面的宽度设为调节通道的调节宽度,所述调节宽度从调节通道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首段处的调节宽度大于换热管的外径,且所述调节通道尾段处的调节宽度大于或等于换热管的外径,所述换热管的折弯段被限制于调节通道导直。
[0007]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可通过调节通道容纳换热管的折弯段,因此换热管的折弯段也就被限制于该调节通道内,因此在辊体的不断转动下,换热管的折弯段与辊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从而换热管的折弯段在“调节宽度从调节通道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的影响下,其原本弯曲或错位的换热管折弯段进行导直,因此要求换热管的外径能够被容纳于调节宽度内,因此要求首段处的调节宽度大于换热管的外径,且所述调节通道尾段处的调节宽度大于或等于换热管的外径,可见换热管的折弯段在该调节通道内,先从一个较宽区域的调节宽度(便于将换热管的折弯段置于该调节通道内),逐渐过渡到一个较窄的调节宽度内,这个过程中换热管的折弯段先从较大范围内的变化,到较小范围内的变化,从而整体被导直。可见,在使用时,因辊体转动的同时换热管移动,从而辊体转动并作用在换热管折弯段上时,可从换热管折弯段的一端向另一端疏导,从而将整个换热管折弯段导致。从而解决换热管粘贴于背板之前,换热管容易变形弯曲错位而不能自动化粘贴的问题。同理,当换热管被粘贴膜(铝箔)粘贴于背板之后,辊体的调节通道作用在粘贴膜(铝箔)的表面,且该调节通道通过调节换热管折弯段位置的同时,由于限制换热管折弯段的调节宽度,从调节通道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因此在辊体上用于不限制换热管折弯段的区域宽度,从调节通道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变大的趋势,因此能够挤压在任意两折弯段之间区域内的区域宽度将逐渐增大,因此也就更能将粘贴膜与背板贴合,从而解决换热管折弯段错位或粘贴膜(铝箔)与背板粘贴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所述调节通道的底面至辊体圆周面的距离设为调节深度,该调节深度从调节通道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调节通道首段处的调节深度大于换热管的外径,所述调节通道尾段处的调节深度大于或等于换热管的外径。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可通过调节深度来限制换热管折弯段与背板之间的距离,当换热管折弯段被限制在调节通道内时,通过辊体的转动,从而换热管折弯段在调节通道内,从较大的调节深度主街道较小的调节深度,当达到整个调节通道的尾段时,整个换热管折弯段被限制并紧贴到了背板的表面,因此便于后续对换热管折弯段的粘贴操作。同理,当换热管被粘贴膜(铝箔)粘贴于背板之后,不断缩小调节深度来限制换热管折弯段与背板之间的距离,使换热管折弯段更不会变形如上翘等,从而更能将粘贴膜与背板贴合,从而解决换热管折弯段错位或粘贴膜(铝箔)与背板粘贴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所述调节通道包括两个倾斜面和底面,其中两倾斜面位于底面的两侧,所述倾斜面的顶边设于调节通道的端面处,倾斜面的底边连接底面,且所述倾斜面向外倾斜布置,使调节通道的截面呈开口大底部小的结构;所述倾斜面相对于底面的倾斜度,从调节通道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使整个调节通道的容纳区域从首段向尾端呈逐渐收缩的趋势。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中,当换热管折弯段被限制在调节通道内时,由于辊体不断转动,而换热管不断输送,倾斜面向外倾斜布置,使调节通道的截面呈开口大底部小的结构,更能将换热管折弯段限制在该调节通道的区域内。另外,采用倾斜面作用力于该换热管折弯段上,因此倾斜面限制了换热管折弯段的变相,使换热管折弯段有向两倾斜面之间的底面靠拢的趋势,最终会使换热管折弯段逐渐靠拢至调节通道的底面处,因此需要在调节通道的首段处,具有较为倾斜的倾斜面,更利于将换热管折弯段限制其中,而倾斜面相对于底面的倾斜度,从调节通道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使整个调节通道的容纳区域从首段向尾端呈逐渐收缩的趋势,可逐渐作用力和限制换热管,避
免剧烈的反作用力将换热管损坏,从而起到过渡的限制作用,逐渐实现换热管限制至靠近底面区域,当达到调节通道的尾段时,达到最佳的限制和导直效果。同样的原理,当换热管被粘贴膜(铝箔)粘贴于背板之后,也便于换热管被导向最尾段而限制,从而使整个换热管被导直。
[0010]本专利技术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将若干调节辊并排设置成调节辊组机构,所述调节辊的数量与换热管的折弯段数量相匹配,其中每个调节辊的调节通道对应有换热管的一个折弯段任意相邻调节辊的调节通道上,其首段位置相互错开布置;使用时,相邻的两调节辊的开口边部,可将相邻的两折弯段分隔不同的调节通道内。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包括圆柱形的辊体(30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301)的圆周面上设有调节通道(302),所述调节通道(302)沿辊体(301)圆周方向环形布置,且该调节通道(302)首尾相连形成环形槽;所述调节通道(302)的内底部设为底面(304),所述底面(304)的宽度设为调节通道(302)的调节宽度(K),所述调节宽度(K)从调节通道(302)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首段处的调节宽度(K)大于换热管的外径,且所述调节通道(302)尾段处的调节宽度(K)大于或等于换热管的外径,所述换热管(100)的折弯段(102)被限制于调节通道(302)导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通道(302)的底面(304)至辊体(301)圆周面的距离设为调节深度(H),该调节深度(H)从调节通道(302)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调节通道(302)首段处的调节深度(H)大于换热管的外径,所述调节通道(302)尾段处的调节深度(H)大于或等于换热管的外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通道(302)包括两个倾斜面(303)和底面(304),其中两倾斜面(303)位于底面(304)的两侧,所述倾斜面(303)的顶边设于调节通道(302)的端面处,倾斜面(303)的底边连接底面(304),且所述倾斜面(303)向外倾斜布置,使调节通道(302)的截面呈开口大底部小的结构;所述倾斜面(303)相对于底面(304)的倾斜度,从调节通道(302)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使整个调节通道(302)的容纳区域从首段向尾端呈逐渐收缩的趋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其特征在于:将若干调节辊(300)并排设置成调节辊组机构,所述调节辊(300)的数量与换热管的折弯段(102)数量相匹配,其中每个调节辊(300)的调节通道(302)对应有换热管的一个折弯段(102)任意相邻调节辊(300)的调节通道(302)上,其首段位置相互错开布置;使用时,相邻的两调节辊(300)的开口边部,可将相邻的两折弯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贵书江国民袁琮范俊飞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津晶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