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
[0001]本公开涉及柔性屏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更新换代也非常的迅速,用户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导致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并且也有许多新形态的电子产品应运而生,例如具有柔性屏幕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将成为当前的研发热点、新潮流。对于移动终端,柔性屏是一种理想的、新兴的屏幕,在携带时移动终端折叠,使用时展平得到双倍显示,满足对大屏幕显示的需求,而且能够给人含蓄、成熟、稳重的感觉等。目前,对于柔性屏移动终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设计折叠机构对柔性屏进行支撑、折叠等,减少柔性屏折弯处的损伤,提高转动折叠的稳定性、可靠性、操作感、舒适度等,提高使用寿命,使柔性屏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移动终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用于内折柔性屏移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支架(1)、左支撑板(2)、右支撑板(3)及同步反向转动机构(4),所述同步反向转动机构(4)包括左转动臂(41)、右转动臂(42)及设置在所述中间支架(1)上的两个外齿轮(43),所述左转动臂(4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弧形滑动部(411),所述左转动臂(41)的另一端与所述左支撑板(2)远离所述中间支架(1)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弧形滑动部(411)的内侧设置有与其中一个所述外齿轮(43)相配合的第一内齿结构(412),所述右转动臂(4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弧形滑动部(421),所述右转动臂(42)的另一端与所述右支撑板(3)远离所述中间支架(1)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弧形滑动部(421)的内侧设置有与另一个所述外齿轮(43)相配合的第二内齿结构(422),所述中间支架(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弧形滑动部(411)相配合的第一弧形滑槽(101)及与所述第二弧形滑动部(421)相配合的第二弧形滑槽(102),所述左转动臂(41)与所述右转动臂(42)能够同步反向转动,随着所述左转动臂(41)与所述右转动臂(42)向内转动闭合,所述左支撑板(2)和所述右支撑板(3)能够分别向外侧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动臂(41)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右转动臂(42)的旋转中心相同,随着所述左转动臂(41)与所述右转动臂(42)向外转动打开展平,所述第一弧形滑动部(411)靠近所述右支撑板(3)的一端顶部能够对所述右支撑板(3)进行支撑,所述第二弧形滑动部(421)靠近所述左支撑板(2)的一端顶部能够对所述左支撑板(2)进行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其特征在于,随着所述左转动臂(41)与所述右转动臂(42)向外转动打开展平,所述左转动臂(41)的旋转中心和所述右转动臂(42)的旋转中心位于所述左支撑板(2)和所述右支撑板(3)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板(2)与所述右支撑板(3)结构相同,所述左转动臂(41)与所述右转动臂(42)结构相同,所述左支撑板(2)上设置有第一避让孔(23),所述第一弧形滑动部(411)靠近所述右支撑板(3)的一端上部设置有第一凸块(416),所述右支撑板(3)上设置有第二避让孔(33),所述第二弧形滑动部(421)靠近所述左支撑板(2)的一端上部设置有第二凸块(426),随着所述左转动臂(41)与所述右转动臂(42)向外转动打开展平,所述第一弧形滑动部(411)靠近所述右支撑板(3)的一端顶部插入所述第二避让孔(33),同时所述第一凸块(416)抵靠在所述右支撑板(3)的底面上进行支撑,所述第二弧形滑动部(421)靠近所述左支撑板(2)的一端顶部插入所述第一避让孔(23),同时所述第二凸块(426)抵靠在所述左支撑板(2)的底面上进行支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板(2)上设置有第一转轴(21),所述左转动臂(4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轴(21)铰接的第一连接孔(413),所述右支撑板(3)上设置有第二转轴(31),所述右转动臂(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洪彪,赵中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领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