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元松专利>正文

宽频段室外电视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3142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宽频段室外电视天线,该天线设有一根纵梁,纵梁的上层设有若干无源振子,下层设有一长、一短两副偶极振子,纵梁下层还设有长度小于短偶极振子的短振子。纵梁上同时设有活动安装无源振子的托架,活动安装长短偶极振子、短振子的套管,套管的两头分别设有接线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对特高频段具有高的增益,1-12频道的接收能力也得到相当的改善,适合中远距离电视信号的接收,此外,装配简便,适于批量生产。(*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宽频段室外电视天线。在1983年第2期的无线电与电视中介绍了一种电性能良好的宽频段电视天线,该天线共分上下两层,装在同一根纵梁上,上层四根短振子是无源振子,其谐振区覆盖6~12频道;下层为一长、一短两副偶极振子,覆盖1~5频道,这种结构布局,不仅使天线的纵梁长度大为缩短,而且使两层天线振子之间有较紧密的耦合,具有较好的方向性、良好的重影消除效果。但该天线只能接收1~12频道的电视,对特高频无增益或增益不高;由于下层振子均靠近纵梁后半段,对1~12频道的信号耦合较松,相对增益稍差;结构上均采用螺钉固接,引线需点焊,安装麻烦,不适宜批量生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对特高频具有高增益、装配简便,适于批量生产的宽频段室外电视天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设有一根纵梁,纵梁的上层设有若干无源振子、下层设有一长、一短两副偶极振子,在纵梁下层还设有长度小于短偶极振子的短振子。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实施例的结构视图;图2上层振子装配图;图3下层振子装配图。本实施例具有一根纵梁(1),在纵梁(1)的上层设有四根无源振子(4)、下层设有一长、一短两副耦极振子(6)、(2),纵梁(1)的下层还设有长度小于短偶极振子(2)的短振子(3),短振子(3)选用3或4根最佳。无源振子(4)装配在托架(5)上,可拆卸,托架(5)呈夹状,活动安装在纵梁(1)上;长短偶极振子(6)、(2)、短振子(3)设进一套管(7)内,套管(7)活动安装在纵梁(1)上,在套管(7)的两头分别设有接线柱(8)。上层四根无源振子的谐振区覆盖了6~12频道的信号,下层长短偶极振子覆盖了1~5频道的信号,下层的短振子对12频道以上的特高频具有高的增益,同时,1~12频道的接收能力也得到相当的改善,使整个天线在接收能力上有明显提高,适合中远距离电视信号的接收。此外,本技术的这种结构使装配简便,适于批量生产。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纵梁的宽频段室外电视天线,纵梁的上层设有若干无源振子,下层设有一长、一短两副偶极振子,其特征在于纵梁(1)下层还设有长度小于短偶极振子(2)的短振子(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段室外电视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振子(3)有3或4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频段室外电视天线,其特征在于纵梁(1)上设有活动安装无源振子(4)的托架(5)、活动安装长短偶极振子(6)、(2)、短振子(3)的套管(7),套管(7)的两头分别设有接线柱(8)。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宽频段室外电视天线,该天线设有一根纵梁,纵梁的上层设有若干无源振子,下层设有一长、一短两副偶极振子,纵梁下层还设有长度小于短偶极振子的短振子。纵梁上同时设有活动安装无源振子的托架,活动安装长短偶极振子、短振子的套管,套管的两头分别设有接线柱。本技术不仅对特高频段具有高的增益,1-12频道的接收能力也得到相当的改善,适合中远距离电视信号的接收,此外,装配简便,适于批量生产。文档编号H01Q9/04GK2110292SQ91230780公开日1992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者孙元松 申请人:孙元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纵梁的宽频段室外电视天线,纵梁的上层设有若干无源振子,下层设有一长、一短两副偶极振子,其特征在于:纵梁(1)下层还设有长度小于短偶极振子(2)的短振子(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元松
申请(专利权)人:孙元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