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变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306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变脱装置,旨在保证变脱装置整体循环量的前提下降低变脱装置整体运行电耗,满足节能生产要求,包括变脱塔、第一变脱泵、贫液槽、闪蒸槽、富液槽、用于驱动第一变脱泵运行的电机、第二变脱泵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变脱泵运行的透平机,变脱塔底部与闪蒸槽连通的管道上设有透平机,透平机的进液口与变脱塔底部连通,透平机的出液口与闪蒸槽的进液口连通,第二变脱泵的出液口与用于连通变脱塔上部与第一变脱泵的管道通过管道连通,第二变脱泵的进液口与用于连通贫液槽和第一变脱泵进液口的管道通过管道连通,从而使得变脱装置在同等循环量的工况下电耗明显下降,满足节能生产需求。满足节能生产需求。满足节能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变脱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变脱
,特别涉及一种变脱装置,具体为一种节能变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现有的变脱装置包括变脱塔1、第一变脱泵6和用于驱动第一变脱泵运行的电机7且电机功率为1800KW、贫液槽5、闪蒸槽2、再生槽4、富液槽3。变脱塔上部通过管道与第一变脱泵6的出口连通,变脱塔1底部通过管道顺依次连通闪蒸槽2、富液槽3、再生槽4、贫液槽5、第一变脱泵6的入口。实际运行过程中,脱硫液从贫液槽5经第一变脱泵6打入到变脱塔1上部,经液体分布器将脱硫液在变脱塔内均匀分布,与自下而上的变换气逆流接触吸收气体中硫化氢,吸收了硫化氢的脱硫液被称为富液,富液从脱硫塔底部排出后依次经过闪蒸槽、富液槽、再生槽后进入贫液槽,最后经变脱泵打入变脱塔上部循环利用。实际运行过程中,该变脱装置的第一变脱泵由于由大电机驱动,整体运行电耗较高,为提倡节能生产要求,故急需研究一种节能变脱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变脱装置,旨在保证变脱装置整体循环量的前提下降低变脱装置整体运行电耗,满足节能生产要求。
[0004]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节能变脱装置,包括变脱塔、第一变脱泵、贫液槽、闪蒸槽、再生槽、富液槽,变脱塔上部通过管道与第一变脱泵的出口连通,变脱塔底部通过管道依次连通闪蒸槽、富液槽、再生槽、贫液槽、第一变脱泵的入口,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变脱泵运行的电机、第二变脱泵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变脱泵运行的透平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此处以及本申请中所涉及的透平机为涡轮,透平机如何驱动第二变脱泵运行也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即透平机的转轴与第二变脱泵的转轴为同轴固定),变脱塔底部与闪蒸槽连通的管道上设有透平机,透平机的出液口与闪蒸槽的进液口连通,第二变脱泵的出液口与用于连通变脱塔上部与第一变脱泵的管道连通,第二变脱泵的进液口与用于连通贫液槽和第一变脱泵进液口的管道连通。
[0006]运行过程如下:首先从变脱塔底部流出的脱硫液首先经过透平机,透平机将静压能回收后将脱硫液输送至至闪蒸槽,然后依次经过富液槽、再生槽后进入贫液槽,透平机利用静压驱动运转,在涡轮高速运转过程中带动第二变脱泵运行,脱硫液从贫液槽经电机驱动的第一变脱泵、透平机驱动的第二变脱泵打入至变脱塔中循环利用。
[0007]本技术的节能变脱装置在保证同等循环量的情况下,通过增加了第二变脱泵且利用透平机将从变脱塔底部流出的脱硫液的静压能回收利用,从而来驱动第二变脱泵运行,无需电力驱动使得电机驱动的第一变脱泵的电耗降低(此时可以将用于驱动第一变脱泵运行的功率其1800KW电机换成功率为1400KW电机),进而降低变脱装置整体运行电耗,满
足了节能生产的要求。
[0008]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节能变脱装置,巧妙地透过透平机回收静压从而驱动第二变脱泵运行,使得变脱装置在同等负荷、同等循环量的工况运行下电耗明显下降,满足节能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现有的变脱装置原理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节能变脱装置原理图。
[0011]图中:1—变脱塔,2—闪蒸槽,3—富液槽,4—再生槽,5—贫液槽,6—第一变脱泵,7—用于驱动第一变脱泵运行的电机,8—第二变脱泵,9—透平机,10—第三变脱泵,11—用于驱动第三变脱泵运行的电机,12—第一调节阀,13—第二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2所示,一种节能变脱装置,包括变脱塔1、第一变脱泵6、贫液槽5、闪蒸槽2、富液槽3、再生槽4,变脱塔1上部通过管道与第一变脱泵6的出口连通,变脱塔1底部通过管道依次连通闪蒸槽2、富液槽3、再生槽4、贫液槽5、第一变脱泵6的入口,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变脱泵运行的电机7、第二变脱泵8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变脱泵8运行的透平机9(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此处以及本申请中所涉及的透平机9为涡轮),变脱塔1底部与闪蒸槽2连通的管道上设有透平机9,透平机9的出液口与闪蒸槽2的进液口连通,第二变脱泵8的出液口与用于连通变脱塔1上部与第一变脱泵6的管道连通,第二变脱泵8的进液口与用于连通贫液槽5和第一变脱泵6进液口的管道连通。
[0013]运行过程如下:首先从变脱塔1底部流出的脱硫液首先经过透平机9,透平机9将静压能回收后将脱硫液输送至闪蒸槽2,然后依次经过富液槽3、再生槽4后进入贫液槽5,透平机9利用静压驱动运转,在涡轮高速运转过程中带动第二变脱泵8运行,脱硫液从贫液槽5经小电机驱动的第一变脱泵6、透平机9驱动的第二变脱泵8打入至变脱塔1中循环利用。
[0014]本技术的节能变脱装置在保证同等循环量的情况下,通过增加了第二变脱泵8且利用透平机9将从变脱塔1底部流出的脱硫液的静压能回收利用,从而来驱动第二变脱泵8运行,无需电力驱动,从而使得电机驱动的第一变脱泵6的电耗降低,(此时可以将用于驱动第一变脱泵6运行的功率为1800KW电机换成功率为1400KW电机),进而降低变脱装置整体运行电耗,满足了节能生产的要求。
[0015]具体实施时,一种节能变脱装置,还包括第三变脱泵10以及用于驱动第三变脱泵运行的电机11,第三变脱泵10的出液口与变脱塔1上部连通,第三变脱泵10的进液口与贫液槽5的出液口连通,变脱塔1底部与闪蒸槽2的进液口连通。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变脱塔1底部与闪蒸槽2的进液口连通的管道上设有用于调节变脱塔1液位的第一调节阀12。第三变脱泵10为备用变脱泵,以备第一变脱泵6和/或第二变脱泵8故障时,变脱装置也能开启第三变脱泵10正常运行,保证变脱装置的正常运行,这时候的变脱装置和现有的变脱装置运行一致,没有节能的作用,但是能保证变脱装置的正常运行。
[0016]具体实施时,透平机9的进液口与变脱塔1底部连通的管道上设有用于调节变脱塔1液位的第一调节阀12。第一调节阀12的远离变脱塔1的一端通过连通管道与闪蒸槽2的进
液口连通且该连通管道上设有第二调节阀13,以便在透平机9维修时,脱硫液也能够流至闪蒸槽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变脱装置,包括变脱塔、第一变脱泵、贫液槽、闪蒸槽、再生槽、富液槽,变脱塔上部通过管道与第一变脱泵的出口连通,变脱塔底部通过管道顺次连通闪蒸槽、富液槽、再生槽、贫液槽、第一变脱泵的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变脱泵运行的电机、第二变脱泵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变脱泵运行的透平机,透平机的进液口与变脱塔底部连通,透平机的出液口与闪蒸槽的进液口连通,第二变脱泵的出液口与用于连通变脱塔上部与第一变脱泵的管道连通,第二变脱泵的进液口与用于连通贫液槽和第一变脱泵进液口的管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变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变脱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嘉嘉朱之明范建广安磊郜慧勇
申请(专利权)人: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天源山西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