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鼓风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29281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鼓风加湿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余热锅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低压饱和蒸汽管,其中,第一阀门的入口与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连通,第一阀门的出口与高炉冷风管的管身连通;低压饱和蒸汽管的蒸汽出口与第二阀门的入口连通,第二阀门的出口分别与高炉冷风管的管身以及第一阀门的出口连通。该装置运行过程稳定,使高炉稳定运行,节约能源;且该装置简单,实用性强,易推广。易推广。易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鼓风加湿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高炉鼓风加湿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高炉鼓风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炉鼓风加湿一般是在高炉冷风总管上加入一定量的水蒸汽,经热风炉后送入高炉中,对鼓入高炉内的热风加湿主要有三方面作用:其作用一是高炉内为高温环境,当高炉内加入一定量的蒸汽,高温下蒸汽可以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从而加速高炉内的化学反应,提高炼铁产能;作用二是当加入蒸汽后,蒸汽高温下分解成氧气,可以减少高炉内富氧的加入量,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作用三是蒸汽可以降温,从而可以有效地稳定控制高炉风口温度。
[0003]目前,高炉鼓风加湿使用的蒸汽主要为低压饱和蒸汽管中的饱和蒸汽,低压饱和蒸汽管中的饱和蒸汽主要是来自钢铁公司内汽化冷却装置、余热锅炉或者汽轮机等设备所产生的低压蒸汽,因此这种饱和蒸汽受供应的影响,压力波动大(400

800KPa),并且蒸汽含水量高,高水含量的这种饱和蒸汽会导致高炉内鼓入大量的水,使得高炉风压急剧爬升,引起高炉炉况波动,影响高炉的稳定生产。因此,在低压饱和蒸汽管后连接有疏水器,以排出低压饱和蒸汽中的冷凝水,疏水过程会造成蒸汽损失,不利于节能降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炉鼓风加湿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炉鼓风加湿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余热锅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低压饱和蒸汽管,其中,
[0007]所述第一阀门的入口与所述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第一阀门的出口与高炉冷风管的管身连通;所述低压饱和蒸汽管的蒸汽出口与所述第二阀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阀门的出口分别与高炉冷风管的管身以及第一阀门的出口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的入口与所述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第三阀门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阀门的入口以及所述低压饱和蒸汽管的蒸汽入口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一压力表设置于所述余热锅炉和所述第三阀门之间的管道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温度计,所述第一温度计设置于所述第一压力表和所述第三阀门之间的管道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计,所述第二温度计设置于所述高炉冷风管与所述第一阀门之间,所述第二温度计设置于所述高炉冷风管与所述第二阀门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压力表,所述第二压力表设置于所述高炉风冷管与所述第二温度计之间。
[0013]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热风炉,所述热风炉的入口与所述高炉冷风管的出口连通,所述热风炉的出口与高炉风口连通,所述第三阀门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热风炉的出口以及所述高炉风口连通。
[0014]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阀门,所述第四阀门的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三阀门的入口、所述第一阀门的入口以及所述低压饱和蒸汽管的入口连通,所述第四阀门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热风炉的出口以及所述高炉风口连通。
[0015]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五阀门,所述第五阀门的入口分别与所述低压饱和蒸汽管的蒸汽出口以及所述第二阀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五阀门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第四阀门出口、所述热风炉的出口以及所述高炉风口连通。
[0016]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疏水器,所述疏水器的入口与所述低压饱和蒸汽管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疏水器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阀门的入口以及所述第五阀门的入口连通。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18]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高炉鼓风加湿装置,余热锅炉会产生压力稳定的过热蒸汽,将其作为加湿源,过热蒸汽通过与余热锅炉连通的第一阀门进入到高炉冷风管中,过热蒸汽与高炉冷风管中的冷粉混合后加热从而进入高炉中使用。由于过热蒸汽具有压力稳定且含水量稳定的特点,因此该装置运行过程稳定,不会出现瞬间鼓入高炉内大量水,从而使高炉稳定运行;由于该过热蒸汽运行路径中不必经过疏水器,直接进入到高炉冷风管中,从而避免了能源浪费的问题;该装置简单,实用性强,易推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高炉鼓风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中,1

余热锅炉,2

第一压力表,3

第一温度计,4

第三阀门,5

第一阀门,6

低压饱和蒸汽管,7

疏水器,8

第二阀门,9

第二温度计,10

第二压力表,11

高炉冷风管,12

热风炉,13

第四阀门,14

第五阀门,15

高炉。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申请所属
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
[0022]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高炉鼓风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加湿装置包括余热锅炉1、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8、低压饱和蒸汽管6以及热风炉12。
[0023]其中,第一阀门5的入口与余热锅炉1的蒸汽出口连通,第一阀门5的出口与高炉冷风管11的管身连通,这样余热锅炉1中产生的过热蒸汽通过打开的第一阀门5进入到高炉冷风管11中。
[0024]进入高炉冷风管11中的过热蒸汽与冷风混合后,由于热风炉12的入口与高炉冷风管11的出口连通,热风炉12的出口与高炉15风口连通,因此,进入热风炉12加热后由高炉风口进入高炉15使用,这样不必设计疏水器,从而减少了能源浪费;由于过热蒸汽的压力稳定,可以满足高炉鼓风要求,使得高炉运行稳定。
[0025]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余热锅炉1中产生过热蒸汽的温度可以为200

240℃,而过
热蒸汽的压力可以为0.7

0.9MPa。
[0026]另外,低压饱和蒸汽管6的蒸汽出口可以与第二阀门8的入口连通,第二阀门8的出口分别与高炉冷风管11的管身以及第一阀门5的出口连通,这样当余热锅炉2检修期间,可以关闭第一阀门5,打开第二阀门8将低压饱和蒸汽管6中的低压饱和蒸汽鼓入高炉中,不需要中断生产,待检修结束,打开第一阀门5,关闭第二阀门8,恢复过热蒸汽加湿。
[0027]结合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阀门4,第三阀门4的入口与余热锅炉1的蒸汽出口连通,第三阀门4的出口分别与第一阀门5的入口以及低压饱和蒸汽管6的蒸汽入口连通,以实现余热锅炉1蒸汽的打开和闭合。
[0028]结合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测量过热蒸汽压力的第一压力表2以及测量过热蒸汽温度的第一温度计3,其中,第一压力表2设置于余热锅炉1和第一温度计3之间的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鼓风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余热锅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低压饱和蒸汽管,其中,所述第一阀门的入口与所述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第一阀门的出口与高炉冷风管的管身连通;所述低压饱和蒸汽管的蒸汽出口与所述第二阀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阀门的出口分别与高炉冷风管的管身以及所述第一阀门的出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鼓风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的入口与所述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第三阀门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阀门的入口以及所述低压饱和蒸汽管的蒸汽入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炉鼓风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一压力表设置于所述余热锅炉和所述第三阀门之间的管道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炉鼓风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温度计,所述第一温度计设置于所述第一压力表和所述第三阀门之间的管道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鼓风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计,所述第二温度计设置于所述高炉冷风管与所述第一阀门之间,所述第二温度计设置于所述高炉冷风管与所述第二阀门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庭钰王铁民王伟业薛腊梅唐智新陈素君李兴涛谷延良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