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248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刺激装置,该电刺激装置施加与脚的姿势对应的电刺激。电刺激装置(10)具有:壳体,其具有脚踏部(100)和与地面(FL)接触的接地部(30、40);电极(130),其设置于脚踏部(100);检测单元(191),其检测壳体的姿势;以及控制部(150),其从电极(130)赋予与壳体的姿势对应的电刺激。对应的电刺激。对应的电刺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刺激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从脚掌施加电刺激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2]提出了如下的电刺激装置:在与左右的脚掌的穴位对应的位置排列电极突起,将脉冲电源与这些电极突起连接,对脚掌的穴位进行电刺激而进行脚掌按摩。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结构的电刺激装置:在具有放置脚的部分的主体的前端侧与后端侧之间具有与地面接触的接地部,前端侧和后端侧以接地部为中心而摆动。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

10960号公报
[0004]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刺激装置中的电刺激没有考虑脚放置于主体的状态下的脚的姿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背景,本专利技术提供赋予与脚的姿势对应的电刺激的单元。
[0006]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刺激装置作为第1方式,该电刺激装置具有:壳体,其具有脚踏部和与地面接触的接地部;电极,其设置于所述脚踏部;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壳体的姿势;以及控制部,其从所述电极赋予与所述壳体的姿势对应的电刺激。
[0007]根据第1方式的电刺激装置,能够对脚掌施加与追随脚踝的移动的当前的壳体的姿势对应的刺激。
[0008]在第1方式的电刺激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作为第2方式:所述接地部是棒状部件。
[0009]根据第2方式的电刺激装置,能够将壳体的姿势变化时的倾斜方向限制为一个方向。
[0010]在第1方式的电刺激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作为第3方式:所述接地部是大致球体形状的部件。
[0011]根据第3方式的电刺激装置,壳体的姿势变化时的倾斜方向没有限制,能够实现多种姿势。
[0012]在第1至第3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的电刺激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作为第4方式:电刺激装置还具有安装单元,该安装单元用于将所述接地部在所述壳体的底面上选择性地安装于多个位置。
[0013]根据第4方式的电刺激装置,用户能够选择壳体的姿势的变化的自由度。
[0014]在第4方式的电刺激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作为第5方式:所述安装单元具有多个槽,该多个槽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面且能够供所述接地部嵌入。
[0015]根据第5方式的电刺激装置,为了实现用户所选择的壳体的姿势的变化的自由度,能够容易地安装接地部。
[0016]在第4或第5方式的电刺激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作为第6方式:所述电极
在与脚掌的各部位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所述控制部根据安装有所述接地部的位置,确定所使用的1个以上的电极对和对各电极施加的交流电压特性。
[0017]根据第6方式的电刺激装置,能够根据接地部的安装位置而施加不同模式的刺激。
[0018]在第1至第6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的电刺激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作为第7方式:所述电极在与脚掌的各部位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壳体的姿势,确定所使用的1个以上的电极对和对各电极施加的交流电压特性。
[0019]根据第7方式的电刺激装置,能够根据壳体的姿势的变化而施加不同模式的刺激。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刺激装置的外观的俯视图。
[0021]图2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刺激装置的底面的构造的图。
[0022]图3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接地部件的结构的图。
[0023]图4是示出在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刺激装置中安装有棒状部件作为接地部件的情况下的使用状态的图。
[0024]图5是示出在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刺激装置中安装有棒状部件作为接地部件的情况下的使用状态的图。
[0025]图6是示出在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刺激装置中安装有棒状部件作为接地部件的情况下的使用状态的图。
[0026]图7是示出在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刺激装置中安装有球体部件作为接地部件的情况下的使用状态的图。
[0027]图8是示出在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刺激装置中安装有球体部件作为接地部件的情况下的使用状态的图。
[0028]图9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刺激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0029]图10是对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刺激装置中的向左右脚施加电压的时机进行说明的图。
[0030]图1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刺激装置中的在一个循环期间对各脚施加的交流频率的变化的图。
[0031]图12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刺激装置中的向脚掌的各部位施加的电压波形分布的图。
[0032]图13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刺激装置中的针对左右脚分别示出在一个循环的电刺激中所选择的电极和施加电压的分布的图。
[0033]图14是示出在变形例的电刺激装置中安装有棒状部件作为接地部件的情况下的使用状态的图。
[0034]标号说明
[0035]10:电刺激装置;30:棒状部件;40:球体部件;50:防滑台;100:脚踏部;110:显示部;120:开关;130:电极;140:切换部;150:控制部;151:波形确定部;152:时机确定部;160:模式设定部;170:波形生成部;190:电源;191:姿势传感器;192:安装检测传感器;200:底面;210、220、230、240、250、260:槽部;211a、211b、221a、221b、231a、231b、241a、241b、251、261:安装用磁铁;212、222、232、252、262:安装检测传感器主体;310a、310b:金属板;311a、
311b:安装检测磁铁;410:金属板;411a、411b:安装检测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实施方式][0037]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刺激装置进行说明。
[0038]图1是示出电刺激装置10的上表面的图。电刺激装置10具有在上表面具有大致平面的脚踏部100的壳体,由用户设置于地面等。优选的是,用户在坐在椅子等上的状态下将脚放置在脚踏部100上来使用。使用方法不限于此,例如用户也可以在直立的状态下放置脚来使用。在脚踏部100上,在上述脚踏部中与脚掌的各部位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多个突起状的电极130。
[0039]更具体而言,电极130设置于分别放置左右脚的仿照脚型的区域的内侧。该区域将左右脚分别划分为7个区域。将设置于划分出的各区域的电极组从脚尖朝向脚后跟侧,并且从内侧朝向外侧称为AR、BR、CR1、CR2、DR1、DR2、GR(以上是右脚用的区域)、AL、BL、CL2、CL1、DL1、DL2、GL(以上是左脚用的区域)。
[0040]换言之,当将左右脚分别从脚尖侧朝向脚后跟侧规定为脚趾部、脚掌前部、脚掌中部、脚掌后部、脚后跟部时,电极130针对各只脚具有:第1电极(AR、AL),它们设置于与脚趾部对应的位置;第2电极(BR、BL),它们设置于与脚掌前部对应的位置;第3电极(CR1、CR2、CL1、CL2),它们设置于与脚掌中部对应的位置;第4电极(DR1、DR2、DL1、DL2),它们设置于与脚掌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刺激装置,其具有:壳体,其具有脚踏部和与地面接触的接地部;电极,其设置于所述脚踏部;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壳体的姿势;以及控制部,其从所述电极赋予与所述壳体的姿势对应的电刺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部是棒状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部是大致球体形状的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刺激装置还具有安装单元,该安装单元用于将所述接地部在所述壳体的底面上选择性地安装于多个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子将之
申请(专利权)人:雅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