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蚁防水直流牵引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37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蚁防水直流牵引电缆,旨在解决直流牵引电缆防水能力低、防蚁耐腐蚀性差的不足。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电缆套,电缆套内壁包裹有导体,电缆套内设有第一双面阻水层、第二双面阻水层和防蚁阻水层,导体外包裹的绝缘层、第一双面阻水层、内护层、钢丝编织层、防蚁阻水层、第二双面阻水层、防蚁外护层。能够满足电缆长期径向防水要求,该电缆结构中的导体、绝缘、内护、绕包材料及外护套都是阻水性能较好的材料;通过对防蚁阻水层外涂覆含有退灭虫的沥青的涂层及含有退灭虫的聚乙烯外护层,来增加防止白蚁啃噬效果。来增加防止白蚁啃噬效果。来增加防止白蚁啃噬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蚁防水直流牵引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相关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蚁防水直流牵引电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电线电缆作为国民经济的血管,其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电线电缆的品种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电线电缆已经从单纯的电力传输向多功能化发展,即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开发了一些新的特性。在阴暗潮湿的电缆沟直埋电缆,运行时的散热会使周围土壤温度升高,会吸引周边的白蚁来此筑巢繁殖,往往因为白蚁将电缆咬坏腐蚀甚至咬断,从而造成进水、停电、信号中断和火灾等重大事故,严重影响了人类的日常生活乃至生命安全,且容易造成重大事故发生,同时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恶化,暴雨洪水天气也越来越频繁,电缆使用过程中常存在水中浸泡的情况,普通防水电缆只能满足72小时水中浸泡,长时间浸泡时电缆绝缘电阻降低,存在安全隐患,所以研发一种既能防白蚁且能长期浸泡在水中安全运行的电缆也就迫在眉睫。
[000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576482U,公告日2010年9月8日,技术的名称为一种耐化学腐蚀及防油电力电缆,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耐化学腐蚀及防油电力电缆,包括导体以及套设在导体外侧的绝缘层,绝缘层外侧套设有绝缘屏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屏蔽层外侧套设有聚乙烯护套,聚乙烯护套外层套设有丁腈聚乙烯护套,所述的聚乙烯护套与绝缘屏蔽层之间设置有金属屏蔽层和铝塑复合带;具有防腐能力强、既能防腐蚀又能防油、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它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防腐能力差、无法实现既能防腐蚀又能防油、使用寿命短等的技术问题,但是它的防水性能差,防蚁耐腐蚀性低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克服了直流牵引电缆防水能力低、防蚁耐腐蚀性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蚁防水直流牵引电缆,它的防水性能好,防蚁耐腐蚀性强。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蚁防水直流牵引电缆,包括电缆套,电缆套内壁包裹有导体,电缆套内设有第一双面阻水层、第二双面阻水层和防蚁阻水层,防蚁阻水层外涂覆含有退灭虫的沥青。
[0006]防蚁防水层外涂覆有添加Termigon(退灭虫)的沥青,由于沥青不吸水,且防腐效果好同时添加退灭虫,作为其防蚁阻水层,能有效保证电缆绝缘无水分渗人的同时,防止白蚁啃噬,同时由于沥青的防腐效果优越,电缆在酸碱易腐蚀的场合下,电缆可以做到完好无损。
[0007]作为优选,电缆套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绝缘层、第一双面阻水层、内护层、钢丝编织层、防蚁阻水层、第二双面阻水层、防蚁外护层,导体包裹在绝缘层内。绝缘层,采用XLPE绝缘材料,绝缘层外采用阻水带,吸水效果好,防止水分进入绝缘层,沥青外绕包阻水带后挤
包含有Termigon(退灭虫)聚乙烯作为防白蚁防水护套加强层,由于聚乙烯材料的致密性,水分不易穿透,也起到很好的阻水效果。
[0008]作为优选,导体采用类紧压型线铜导体,其紧压系数达到.以上。导体采用类紧压型线铜导体,使导体紧密,水分不易进入,在满足长期径向防水的前提下,还有一定的纵向防水效果。
[0009]作为优选,钢丝编织层(5)由单根钢丝编织而成。对电缆进行机械保护,同时还可以起到磁场屏蔽的作用。
[0010]作为优选,第二双面阻水层外壁与防蚁外护层内壁之间包裹有隔水防护层,隔水防护层包括第二双面阻水层外包裹的隔水层、透水管。对进入到防蚁外护层内的水分进行隔离,以及疏导,从而增加电缆的防水效果。
[0011]作为优选,隔水层外侧壁体上均布设有若干安装槽,透水管安装在安装槽中,透水管侧壁上密布若干透水孔。多个透水孔使进入透水管内水分便于流出,使水分可以在阻水层内流动送出,从而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0012]作为优选,隔水层上与安装槽对应设有若干对卡紧扣,卡紧扣沿导体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卡紧扣内壁呈弧形,安装槽、两卡紧扣一起构成C形的卡紧槽,卡紧槽对透水管进行卡紧定位。通过均布安装的透水管能够使流入到外层的水分进行逐层分散,增加隔水层与水分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电缆工作时,使水分蒸发送出,从而防止水分堆积对电缆线束进行侵蚀。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解决直流牵引电缆安装环境存在白蚁且积水严重或常年有水电缆不能安全运行且易腐蚀的难题;(2)能够满足电缆长期径向防水要求,该电缆结构中的导体、绝缘、内护、绕包材料及外护套都是阻水性能较好的材料;(3)通过对防蚁阻水层外涂覆含有退灭虫的沥青的涂层及含有退灭虫的聚乙烯外护层,来增加防止白蚁啃噬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隔水防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导体,2、绝缘层,3、第一双面阻水层,4、内护层,5、钢丝编织层,6、防蚁阻水层,7、第二双面阻水层,8、防蚁外护层,9、电缆套,10、阻水层,11、卡紧扣,12、透水孔,13、透水管,14、隔水防护层,15、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0019]实施例1:一种防蚁防水直流牵引电缆(参见附图1),包括电缆套9,电缆套9内壁包裹有导体1,导体1由若干紧压后铜导体线束组成,电缆套9内设有第一双面阻水层3、第二双面阻水层7和防蚁阻水层6,防蚁阻水层6外涂覆含有退灭虫的沥青。防蚁防水层6外涂覆有添加Termigon(退灭虫)的沥青,由于沥青不吸水,且防腐效果好同时添加退灭虫,作为其防
蚁阻水层,能有效保证电缆绝缘无水分渗人的同时,防止白蚁啃噬,同时由于沥青的防腐效果优越,电缆在酸碱易腐蚀的场合下,电缆可以做到完好无损。电缆套9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绝缘层2、第一双面阻水层3、内护层4、钢丝编织层5、防蚁阻水层6、第二双面阻水层7、防蚁外护层8,导体1外包裹的绝缘层2,导体1外包裹绝缘层2后组成绝缘线芯。绝缘层2,采用2XLPE绝缘材料,绝缘层外采用阻水带,吸水效果好,防止水分进入绝缘层。导体采用2类紧压型线铜导体,其紧压系数达到0.92以上。导体1采用2类紧压型线铜导体,使导体1紧密,水分不易进入,在满足长期径向防水的前提下,还有一定的纵向防水效果。沥青外绕包阻水带后挤包含有Termigon(退灭虫)聚乙烯作为防白蚁防水护套加强层,由于聚乙烯材料的致密性,水分不易穿透,也起到很好的阻水效果。
[0020]专利技术创造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过程阐述: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组成、结构:采用2类紧压型线铜导体,绝缘采用XLPE绝缘,绝缘外绕包双面阻水带,阻水带外挤包高密度聚乙烯内护套,聚乙烯内护套外编织单根钢丝组成的钢丝加强网,钢丝加强网外涂覆带有防白蚁Termigon(退灭虫)的沥青,沥青外绕包单层双面阻水带,阻水带外挤包防白蚁Termigon(退灭虫)聚乙烯外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蚁防水直流牵引电缆,其特征是,包括电缆套(9),电缆套(9)内壁包裹有导体(1),电缆套(9)内设有第一双面阻水层(3)、第二双面阻水层(7)和防蚁阻水层(6),防蚁阻水层(6)外涂覆含有退灭虫的沥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蚁防水直流牵引电缆,其特征是,电缆套(9)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绝缘层(2)、第一双面阻水层(3)、内护层(4)、钢丝编织层(5)、防蚁阻水层(6)、第二双面阻水层(7)、防蚁外护层(8),导体(1)包裹在绝缘层(2)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蚁防水直流牵引电缆,其特征是,导体(1)采用2类紧压型线铜导体,其紧压系数达到0.92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蚁防水直流牵引电缆,其特征是,钢丝编织层(5)由单根钢丝编织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守纪余德平李金堂张鹏飞程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