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改进式放水排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235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改进式放水排尽装置,包括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的一端与锅炉的排水口连通,另外一端与定排扩容器连通,第一排水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排水管,第二排水管的一端与第一排水管的最低处连通,另外一端延伸至排水沟,第二排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排水管的最低处连接第二排水管,锅炉排水至定排扩容器时,排放一定的时间后,操作者通过打开第二排水管的开关阀,观察第二排水管内是否有水流出直观的确定锅炉内的水是否排尽,避免锅炉内存留的水导致管道上冻或影响设备检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值得推广。得推广。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改进式放水排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锅炉排水
,特别涉及一种锅炉改进式放水排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后释放的热能或工业生产中的余热传递给容器内的水,使水达到所需要的温度或一定压力蒸汽的热力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在冬季锅炉暂停运行时或者要检修锅炉的低点设备时,必须要保证炉水排放干净,防止管道上冻或者锅炉存水不具备检修条件。
[0003]锅炉排水时,一般将炉水直接排进定排扩容器,单台锅炉正常放水需要4 小时左右,排水管道直接与定排扩容器连接,操作者并不能直观检查锅炉中的水是否排尽,只能根据排放一定的时间后关闭排水管阀门,容易使锅炉中的水排放不干净,导致管道上冻或影响设备检修,因此,需要一种锅炉改进式放水排尽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锅炉排水时不能直观检查锅炉中的水是否排尽的问题,提供一种锅炉改进式放水排尽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包括:
[0007]第一排水管,一端与锅炉的排水口连通,另外一端与定排扩容器连通;
[0008]第二排水管,设置在第一排水管的下方,一端与第一排水管的最低处连通,另外一端延伸到排水沟内,第二排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开关阀包括一次阀、二次阀,一次阀和二次阀相邻设置在第二排水管上。
[0009]优选的,还包括下联箱,其多个进水口与锅炉中的水冷壁对应连通,第一排水管的一端与下联箱的排水口连通。
[0010]优选的,第一排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
[0011]优选的,第二排水管通过三通接头与第一排水管连通。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锅炉改进式放水排尽装置,其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在第一排水管的最低处连接第二排水管,锅炉排水至定排扩容器时,排放一定的时间后,操作者通过打开第二排水管的开关阀,观察第二排水管内是否有水流出直观的确定锅炉内的水是否排尽,避免锅炉内存留的水导致管道上冻或影响设备检修。
[0014]2、本技术通过在第二排水管上设置一次阀和二次阀,避免了流水的长期冲刷导致第二排水管阀门泄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锅炉改进式放水排尽装置,包括第一排水管1,第一排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5,第一排水管1的一端与锅炉的排水口连通,另外一端与定排扩容器连通,第一排水管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排水管 4,第二排水管4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头与第一排水管1的最低处连通,另外一端延伸到排水沟内,第二排水管4上设置有开关阀5,开关阀5包括一次阀5

1、二次阀5

2,一次阀5

1和二次阀5

2相邻设置在第二排水管4上,使用时,先打开一次阀5

1,此时二次阀5

2未打开,水流对一次阀5

1的冲刷力较小,然后打开二次阀5

2,此时一次阀5

1已经全开,对水流没有阻力,因此水流对一次阀5

1的冲刷力也较小,从而保护了一次阀5

1,水流长时间的冲刷和压力造成的阀门泄漏;
[0018]当锅炉3需要排水时,打开锅炉排水口阀门,同时打开第一排水管1上的开关阀5,炉水从第一排水管1排入定排扩容器中,排放3个小时后,打开第二排水管4的开关阀5,观察第二排水管4中是否有水流出,从而判断锅炉内的水是否排尽。
[0019]若第二排水管4的水流明显带压大,关闭第二排水管4的开关阀5,继续将炉水从第一排水管1排入定排扩容器中,后面每隔半小时重复执行上述操作,直到第二排水管4的水流带压不明显,关闭第一排水管1上的开关阀5,利用第二排水管4一直排水,直到无水流出,根据检修情况考虑是否关闭第二排水管4的开关阀5。
[0020]进一步地,还包括下联箱2,其多个进水口与锅炉中的水冷壁3对应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1的一端与下联箱2的排水口连通,使得锅炉水冷壁中的水能够汇集到下联箱2中,再从下联箱2中排出。
[0021]工作原理
[0022]本技术使用时,当需要排掉锅炉3内的水进行管道维修或者冬季停炉防止锅炉3内的水上冻时,打开锅炉的排水口,打开第一排水管上的开关阀5,将锅炉水通过第一排水管排放至定排扩容器中,一般情况下,单台锅炉正常排水需要大约四小时,在排水三个小时后,操作者打开第二排水管4上的开关阀 5,若第二排水管4中的水流带压大,则关闭开关阀5,使炉水继续从第一排水管1排入定排扩容器中,后面每隔半小时重复执行上述操作,直到第二排水管 4的水流带压不明显,则关闭第一排水管上的阀门,利用第二排水管4将炉水排尽,避免锅炉3存水导致管道上冻或影响设备检修,开启开关阀5时,先打开一次阀5

1,此时二次阀5

2未打开,水流对一次阀5

1的冲刷力较小,然后打开二次阀5

2,此时一次阀5

1已经全开,对水流没有阻力,因此水流对一次阀5

1的冲刷力也较小,从而保护了一次阀5

1,避免了阀门泄漏。
[0023]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第一排水管的最低处连接第二排水管,锅炉排水至定排扩容器时,排放一定的时间后,操作者通过打开第二排水管的开关阀,观察第二排水管内是否有水流出直观的确定锅炉内的水是否排尽,避免锅炉内存留的水导致管道上冻或影响设备检修。
[0024]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改进式放水排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排水管(1),一端与锅炉的排水口连通,另外一端与定排扩容器连通;第二排水管(4),设置在第一排水管(1)的下方,一端与第一排水管(1)的最低处连通,另外一端延伸到排水沟内,第二排水管(4)上设置有开关阀(5),所述开关阀(5)包括一次阀(5

1)、二次阀(5

2),一次阀(5

1)和二次阀(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斐彭战卫丑宝戟
申请(专利权)人: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