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5G具有可视界面的智能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25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基于5G具有可视界面的智能开关,包括首座组件、尾座组件和至少一个依次插接拼装于首座组件和尾座组件之间的中座组件,首座组件包括首座壳体、第一控制器、第一开关、触摸屏、锂电池,首座壳体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线弹片;中座组件包括中座壳体、第二控制器、第二开关,中座壳体的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片压条,中座壳体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线弹片;尾座组件包括尾座壳体、第三控制器,尾座壳体的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片压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线路的快速接线和拆线,可灵活拓展端子数量;同时采用带有5G模组的控制模块,实现开关工作状态的监测和远程排查,便于及时、准确锁定发生故障的开关,提高检修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5G具有可视界面的智能开关


[0001]本技术涉及开关
,具体为一种基于5G具有可视界面的智能开关。

技术介绍

[0002]在通信电器柜内,通常需要配置大量的开关来实现电路的通断,每个开关能否正常工作可能会影响整个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当某个电路出现电路故障而需要排查时,能否快速定位到具体的线路开关,对于检修的效率至关重要。而目前通信电器柜内通常采用具备多个接线端子的组合式机械开关实现多条线路的接线,后方的监控中心无法远程监测每个线路开关的工作状态,当某个通信电器柜出现电路故障时,需要检修人员现场逐一排查,存在检修效率低、检修人员工作强度大的问题;接线端子通常采用螺钉、夹片的结构,接线端子暴露在外,存在安全风险,需要配置端子保护罩,也给接线和检修带来操作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5G具有可视界面的智能开关,采用快速插接组合的模块化设计,便于线路的快速接线和拆线,可根据需要灵活拓展端子数量;同时采用带有5G模组的控制模块,实现开关工作状态的监测和远程排查,便于及时、准确锁定发生故障的开关,提高检修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基于5G具有可视界面的智能开关,包括首座组件、尾座组件和至少一个依次插接拼装于首座组件和尾座组件之间的中座组件,所述首座组件包括首座壳体、安装于首座壳体内的第一控制器、嵌装于首座壳体内部顶端的第一开关、嵌装于首座壳体外侧面内的触摸屏、插接于首座壳体内的锂电池,所述第一开关、触摸屏、锂电池分别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首座壳体远离触摸屏的侧面两端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开关串接的第一压线弹片;
[0006]所述中座组件包括插接于首座壳体侧面上的中座壳体、安装于中座壳体内的第二控制器、嵌装于中座壳体内部顶端的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中座壳体的侧面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压线弹片相对应的第一弹片压条,中座壳体远离第一弹片压条的侧面两端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开关串接的第二压线弹片;
[0007]所述尾座组件包括插接于中座壳体侧面上的尾座壳体、安装于尾座壳体内的第三控制器,所述尾座壳体的侧面固定设置有与第二压线弹片相对应的第二弹片压条,所述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分别与锂电池电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首座壳体的侧面底部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压线腔,所述第一压线弹片的外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压线腔的底面边缘、内端悬置于第一压线腔内,第一压线腔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位于第一压线弹片正上方的第一插接卡条,所述第一弹片压条插入第一压线腔内并压在第一压线弹片上时,所述第一插接卡条活动卡接于第一弹片压条的顶面
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片压条的底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压条胶块。
[0010]进一步的,所述首座壳体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一压线腔贯通的第一接线孔,第一压线腔的底面上设置有与第一接线孔连通的第一接线槽。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线槽的顶部设置有活动嵌装于第一压线腔底面上的第一压线胶帽,所述中座壳体的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压线胶帽相对应的第一胶帽压条,所述第一胶帽压条的底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压条胶块,所述第一插接卡条与第一弹片压条卡接时,第一压条胶块紧压在第一压线胶帽的顶面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首座壳体的顶部两侧分别嵌装有与锂电池电连接的第一导电套筒,所述中座壳体的侧壁顶部固定嵌装有与第一导电套筒插接配合的第一导电柱体,所述第一导电柱体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中座壳体的顶部两侧分别嵌装有与第一导电柱体电连接的第二导电套筒,所述尾座壳体的侧壁顶部固定嵌装有与第二导电套筒插接配合的第二导电柱体,所述第二导电柱体与第三控制器电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中座壳体的侧面底部开设有第二压线腔,所述第二压线弹片的外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压线腔的底面边缘、内端悬置于第二压线腔内,第二压线腔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位于第二压线弹片正上方的第二插接卡条,所述第二弹片压条插入第一压线腔内并压在第二压线弹片上时,所述第二插接卡条活动卡接于第二弹片压条的顶面内。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中座壳体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二压线腔贯通的第二接线孔,第二压线腔的底面上设置有与第二接线孔连通的第二接线槽。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线槽的顶部设置有活动嵌装于第二压线腔底面上的第二压线胶帽,所述尾座壳体的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与第二压线胶帽相对应的第二胶帽压条,所述第二插接卡条与第二弹片压条卡接时,第二胶帽压条紧压在第二压线胶帽的顶面上。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本技术通过采用快速插接组合的模块化设计,可根据需要灵活拓展端子数量,同时便于任意端子模块的检修和更换,便于线路的快速接线和拆线,使用方便;
[0019]2、本技术通过在壳体侧面设置接线孔,将电线接头通过接线孔引入壳体内部,通过设置压线弹片和弹片压条构成的压线机构将电线接头的裸露部分压紧,从而实现线路连接,可避免电线接头的裸露部分露于壳体外部,保证线路的使用安全;采用弹片压条和插接卡条构成的卡接机构,可实现相邻两个壳体的插接固定,并在插接过程中实现电线接头的压紧固定,避免出现接线松动,保证接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0020]3、本技术通过在每个壳体内设置带有5G模组的控制模块,采用插接并联的方式实现各个控制模块的供电,实现每个对应开关工作状态的监测,通过设置触摸屏显示每个开关的工作状态,便于检修人员在检修现场快速锁定出现故障的开关位置;通过控制模块可将每个开关的工作状态远程传输至后台监控中心,便于远程观察每个开关点的工作状态,便于及时、准确锁定发生故障的开关,便于就近指派检修人员前去检修,提高检修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所述首座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4]图4为所述首座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5]图5为所述首座壳体的立体结构意图之一;
[0026]图6为所述首座壳体的立体结构意图之二;
[0027]图7为所述第一压线胶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所述中座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9]图9为所述中座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0]图10为所述中座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1]图11为所述中座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2]图12为第一压线弹片压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3为第一压线胶帽压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4为第一导电柱体与第二导电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5为所述尾座组件的立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5G具有可视界面的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座组件(1)、尾座组件(3)和至少一个依次插接拼装于首座组件(1)和尾座组件(3)之间的中座组件(2),所述首座组件(1)包括首座壳体(101)、安装于首座壳体(101)内的第一控制器(102)、嵌装于首座壳体(101)内部顶端的第一开关(103)、嵌装于首座壳体(101)外侧面内的触摸屏(104)、插接于首座壳体(101)内的锂电池(106),所述第一开关(103)、触摸屏(104)、锂电池(106)分别与第一控制器(102)电连接,所述首座壳体(101)远离触摸屏(104)的侧面两端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开关(103)串接的第一压线弹片(105);所述中座组件(2)包括插接于首座壳体(101)侧面上的中座壳体(201)、安装于中座壳体(201)内的第二控制器(202)、嵌装于中座壳体(201)内部顶端的第二开关(203),所述第二开关(203)与第二控制器(202)电连接,所述中座壳体(201)的侧面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压线弹片(105)相对应的第一弹片压条(204),中座壳体(201)远离第一弹片压条(204)的侧面两端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开关(203)串接的第二压线弹片(205);所述尾座组件(3)包括插接于中座壳体(201)侧面上的尾座壳体(301)、安装于尾座壳体(301)内的第三控制器(302),所述尾座壳体(301)的侧面固定设置有与第二压线弹片(205)相对应的第二弹片压条(303),所述第二控制器(202)、第三控制器(302)分别与锂电池(106)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具有可视界面的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首座壳体(101)的侧面底部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压线腔(1011),所述第一压线弹片(105)的外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压线腔(1011)的底面边缘、内端悬置于第一压线腔(1011)内,第一压线腔(1011)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位于第一压线弹片(105)正上方的第一插接卡条(107),所述第一弹片压条(204)插入第一压线腔(1011)内并压在第一压线弹片(105)上时,所述第一插接卡条(107)活动卡接于第一弹片压条(204)的顶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5G具有可视界面的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压条(204)的底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压条胶块(20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5G具有可视界面的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首座壳体(101)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一压线腔(1011)贯通的第一接线孔(1012),第一压线腔(1011)的底面上设置有与第一接线孔(1012)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芝黄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飞思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