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净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20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净化池,包括上端开口的沉砂池池体,沉砂池池体内还竖向设有隔板,隔板的边缘与沉砂池池体的内壁固定连接,隔板将沉砂池池体分成左过滤区和右过滤区,隔板的底部还贯穿有过水开口,左过滤区和右过滤区通过过水开口接通,左过滤区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粗波纹模块、精波纹模块和粗纤维模块,右过滤区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活性炭模块、无烟煤模块和细纤维模块。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是,使污水依次流经粗波纹模块、精波纹模块、粗纤维模块、活性炭模块、无烟煤模块和细纤维模块,减少了膜分离器堵塞和清洗的频率,减少了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中药剂的使用量,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民工清理堵塞等的费用,降低了运行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益。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净化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净化池。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工污水处理企业中,原设计中的污水处理厂预处理的沉砂池,里面只是装填了三种不同规格型号的石英石,经过沉降过滤后,污水就直接进入后段的膜分离装置区,由于预处理效果较差,造成后段的膜分离装置经常堵塞,造成清洗频率,操作难度以及药剂使用量变大,运行成本过高,会给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不良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净化池,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污水处理净化池,其关键在于:包括上端开口的沉砂池池体,所述沉砂池池体内还竖向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边缘与所述沉砂池池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将所述沉砂池池体分成左过滤区和右过滤区,所述隔板的底部还贯穿有过水开口,所述左过滤区和所述右过滤区通过所述过水开口接通;
[0005]所述左过滤区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粗波纹模块、精波纹模块和粗纤维模块,所述右过滤区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活性炭模块、无烟煤模块和细纤维模块。
[0006]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优点是:使污水依次流经粗波纹模块、精波纹模块、粗纤维模块、活性炭模块、无烟煤模块和细纤维模块,减少了膜分离器堵塞和清洗的频率。
[0007]所述沉砂池池体的池壁还贯穿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分别靠近所述沉砂池池体的上边缘,所述进水孔与所述左过滤区接通,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右过滤区接通。
[0008]所述左过滤区的上方还水平设有加药管,所述加药管的管壁沿其长度方向贯穿若干喷射孔,所有所述喷射孔均匀分布。
[0009]所述左过滤区内从上到下水平设有两个左支撑板,两个所述左支撑板等距设置并将所述左过滤区分成三个左安装区域;
[0010]位于上方的所述左支撑板贯穿有上透水孔,所述上透水孔靠近所述隔板,位于下方的所述左支撑板贯穿有下透水孔,所述下透水孔靠近所述沉砂池池体的内壁。
[0011]所述右过滤区内从上到下水平设有两个右支撑板,两个所述右支撑板等距设置并将所述右过滤区分成三个右安装区域;
[0012]位于上方的所述右支撑板贯穿有上溢水孔,所述上溢水孔靠近所述隔板,位于下方的所述右支撑板贯穿有下溢水孔,所述下溢水孔靠近所述沉砂池池体的内壁。
[0013]所述粗波纹模块由若干并列设置的粗波纹板组成,所有所述粗波纹板均竖向设置并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左安装区域内;
[0014]所述精波纹模块由若干并列设置的精波纹板组成,所有所述精波纹板均竖向设置并位于中间的所述左安装区域内;
[0015]所述粗纤维模块由若干均匀分布的粗纤维球组成,所有所述粗纤维球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左安装区域内;
[0016]所述活性炭模块由若干均匀分布的活性炭组成,所有所述活性炭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右安装区域内;
[0017]所述无烟煤模块由若干均匀分布的无烟煤组成,所有所述无烟煤位于中间的所述右安装区域内;
[0018]所述细纤维模块由若干均匀分布的细纤维球组成,所有所述细纤维球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右安装区域内。
[0019]所述沉砂池池体的池壁对应每一个所述右安装区域和所述左安装区域均设有一个检修人孔。
[0020]所述沉砂池池体的底部中心还贯穿有排污孔。
[0021]有益效果:使污水依次流经粗波纹模块、精波纹模块、粗纤维模块、活性炭模块、无烟煤模块和细纤维模块,减少了膜分离器堵塞和清洗的频率,减少了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中药剂的使用量,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民工清理堵塞等的费用,降低了运行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所示,一种污水处理净化池,包括上端开口的沉砂池池体1,所述沉砂池池体1内还竖向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边缘与所述沉砂池池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2将所述沉砂池池体1分成左过滤区和右过滤区,所述隔板2的底部还贯穿有过水开口,所述左过滤区和所述右过滤区通过所述过水开口接通;
[0025]所述左过滤区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粗波纹模块3、精波纹模块4和粗纤维模块5,所述右过滤区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活性炭模块6、无烟煤模块7和细纤维模块8。
[0026]其中:
[0027]所述沉砂池池体1的池壁还贯穿有进水孔1a和出水孔1b,所述进水孔1a和所述出水孔1b分别靠近所述沉砂池池体1的上边缘,所述进水孔1a与所述左过滤区接通,所述出水孔1b与所述右过滤区接通。
[0028]所述左过滤区的上方还水平设有加药管1c,所述加药管1c的一端封堵,所述加药管1c的另一端连接有复合药剂加药泵,所述加药管1c的管壁沿其长度方向贯穿若干喷射孔,所有所述喷射孔均匀分布。
[0029]所述左过滤区内从上到下水平设有两个左支撑板9,两个所述左支撑板9等距设置并将所述左过滤区分成三个左安装区域;
[0030]位于上方的所述左支撑板9贯穿有上透水孔,所述上透水孔靠近所述隔板2,位于下方的所述左支撑板9贯穿有下透水孔,所述下透水孔靠近所述沉砂池池体1的内壁。
[0031]所述右过滤区内从上到下水平设有两个右支撑板10,两个所述右支撑板10等距设
置并将所述右过滤区分成三个右安装区域;
[0032]位于上方的所述右支撑板10贯穿有上溢水孔,所述上溢水孔靠近所述隔板2,位于下方的所述右支撑板10贯穿有下溢水孔,所述下溢水孔靠近所述沉砂池池体1的内壁。
[0033]所述粗波纹模块3由若干并列设置的粗波纹板组成,所有所述粗波纹板均竖向设置并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左安装区域内;
[0034]所述精波纹模块4由若干并列设置的精波纹板组成,所有所述精波纹板均竖向设置并位于中间的所述左安装区域内;
[0035]所述粗纤维模块5由若干均匀分布的粗纤维球组成,所有所述粗纤维球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左安装区域内;
[0036]所述活性炭模块6由若干均匀分布的活性炭组成,所有所述活性炭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右安装区域内;
[0037]所述无烟煤模块7由若干均匀分布的无烟煤组成,所有所述无烟煤位于中间的所述右安装区域内;
[0038]所述细纤维模块8由若干均匀分布的细纤维球组成,所有所述细纤维球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右安装区域内。
[0039]所述沉砂池池体1的池壁对应每一个所述右安装区域和所述左安装区域均设有一个检修人孔。
[0040]所述沉砂池池体1的底部中心还贯穿有排污孔。
[0041]使用时:沉砂池池体1分为左右各三个安装区域,并对应每一个安装区域设有一个检修人孔,便于清理更换填料,然后在顶部设置加药管1c对池内添加复合药剂,污水首先沿左过滤区逐级下降经过粗波纹模块3、细波纹模块4、粗纤维模块5,然后通过池底的过水开口进入右侧的右过滤区,再流经细纤维模块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净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的沉砂池池体(1),所述沉砂池池体(1)内还竖向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边缘与所述沉砂池池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2)将所述沉砂池池体(1)分成左过滤区和右过滤区,所述隔板(2)的底部还贯穿有过水开口,所述左过滤区和所述右过滤区通过所述过水开口接通;所述左过滤区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粗波纹模块(3)、精波纹模块(4)和粗纤维模块(5),所述右过滤区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活性炭模块(6)、无烟煤模块(7)和细纤维模块(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池池体(1)的池壁还贯穿有进水孔(1a)和出水孔(1b),所述进水孔(1a)和所述出水孔(1b)分别靠近所述沉砂池池体(1)的上边缘,所述进水孔(1a)与所述左过滤区接通,所述出水孔(1b)与所述右过滤区接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过滤区的上方还水平设有加药管(1c),所述加药管(1c)的管壁沿其长度方向贯穿若干喷射孔,所有所述喷射孔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过滤区内从上到下水平设有两个左支撑板(9),两个所述左支撑板(9)等距设置并将所述左过滤区分成三个左安装区域;位于上方的所述左支撑板(9)贯穿有上透水孔,所述上透水孔靠近所述隔板(2),位于下方的所述左支撑板(9)贯穿有下透水孔,所述下透水孔靠近所述沉砂池池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浩江马殿旗吴红兵宋馥璇马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鑫丰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