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模式多功能止滑防脱勾爪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模式多功能止滑防脱勾爪。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勾爪作为自行车上的重要部件,通常安置在轮胎两侧,用于连接车架与轮轴,现有的勾爪普遍针对的是自行车行业。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动自行车及电助力自行车开始普及,但是这些电力自行车普遍还在使用传统自行车的勾爪,传统勾爪开槽相对较窄,强度不高,导致电机轴安装时不能完全压到底,紧固后的稳定性也不是很高,而且电机轴两端紧固后的止转效果不是很强,因为电力自行车拥有着更重的后电机轮及更大的冲击力,所以普通自行车的勾爪强度并不能完全保障骑行安全,存在电机脱落和电机轴松动的隐患。同时传统勾爪大多数也只能满足部分结构件的安装,功能相对单一,电力自行车后半部分的很多构件只能安装在车架上,导致增设了许多连接件使车体更加沉重,不利于勾爪安装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模式多功能止滑防脱勾爪,它消除了传统勾爪安装电机时的安全隐患,能够有效防止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模式多功能止滑防脱勾爪,包括第一勾爪和第二勾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勾爪包括第一勾爪本体(1)、止转防脱片(3)和吊耳(4),所述第二勾爪包括第二勾爪本体(2);所述第一勾爪本体(1)底部开设有第一电机轴安装槽(10),所述第二勾爪本体(2)底部开设有第二电机轴安装槽(20),所述止转防脱片(3)中部开设有匹配电机(5)输出轴形状的止转孔(30),所述止转防脱片(3)一侧边缘设置有定位凸台(31)和限位凸块(32),所述第一勾爪本体(1)外侧面上还开设有定位槽(11),所述吊耳(4)上开设有避让槽(41)和变速器安装孔(42);所述吊耳(4)紧固于第一勾爪本体(1)内侧且避让槽(41)与第一电机轴安装槽(10)相对应,所述止转防脱片(3)紧贴于第一勾爪本体(1)外侧且止转孔(30)与第一电机轴安装槽(10)相对应,所述定位凸台(31)插接于定位槽(11)内,所述限位凸块(32)卡接于第一电机轴安装槽(10)以及避让槽(4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多功能止滑防脱勾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轴安装槽(10)的槽底部以及第二电机轴安装槽(20)的槽底部均呈匹配电机(5)输出轴的弧形状。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凯,朱珏豪,高丽艳,钱俊可,张泰山,
申请(专利权)人:永祺中国车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