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效换热的蜂窝陶瓷蓄热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04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高效换热的蜂窝陶瓷蓄热体,包括蜂窝陶瓷蓄热本体,蜂窝陶瓷蓄热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蓄热矩形直立孔,每个蓄热矩形直立孔的内壁设置有高效热换铜片,高效热换铜片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温无机粘连层,耐温无机粘连层的内部设置有圆形换热肋片,蓄热矩形直立孔的内部贯通连接。本方案在蜂窝陶瓷进行换热时,通过内部贯通连接的蓄热矩形直立孔,便于有效的防止蜂窝陶瓷蓄热体孔内壁堵塞,上下两层蜂窝陶瓷蓄热体方形直孔,提升了气流上升,便于蓄热换热,通过设置的高效热换铜片提高对蜂窝陶瓷蓄热本体进行保温蓄热作用。蓄热作用。蓄热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效换热的蜂窝陶瓷蓄热体


[0001]本技术涉及蜂窝陶瓷蓄热体
,具体为一种具有高效换热的蜂窝陶瓷蓄热体。

技术介绍

[0002]蜂窝陶瓷蓄热体具有低热膨胀系数、比表面积大、热稳定性好、耐腐蚀等特点,是蓄热式高温燃烧技术的关键和核心部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钢铁、机械、建材、石化、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的各种加热炉、热风炉、热处理炉、锻造炉、裂解炉、熔化炉、均热炉、烘烤器等炉窑中,可大幅度节约能源、提高热工设备的热效率、同时减少CO2排放。
[0003]蜂窝陶瓷产品孔径越小、壁厚越薄,表面积越大,换热面积也越大,换热效率也越高。但应用过程中,现有的蜂窝陶瓷产品在蓄热的过程中,换热效果差,无法进行保温防止热量散失,同时蓄热孔内部的空气容易堵塞,不利于空气的上下流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换热的蜂窝陶瓷蓄热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现有蜂窝陶瓷产品在蓄热的过程中,换热效果差,无法进行保温防止热量散失,同时蓄热孔内部的空气容易堵塞,不利于空气的上下流通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高效换热的蜂窝陶瓷蓄热体,包括蜂窝陶瓷蓄热本体,所述蜂窝陶瓷蓄热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蓄热矩形直立孔,每个所述蓄热矩形直立孔的内壁设置有高效热换铜片,所述高效热换铜片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温无机粘连层,所述耐温无机粘连层的内部设置有圆形换热肋片,所述蓄热矩形直立孔的内部贯通连接。
[0007]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蜂窝陶瓷蓄热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换热凹槽。
[0008]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蜂窝陶瓷蓄热本体的外部设置有金属壳体,且金属壳体材质为耐热钢板或耐热合金钢板。
[0009]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蜂窝陶瓷蓄热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错位筋条,所述错位筋条交错成型蓄热矩形直立孔,所述错位筋条交错之间交错连接点设置有单元蓄热体。
[0010]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蜂窝陶瓷蓄热本体的内部交错金属换热薄片,所述金属换热薄片之间交错形成蓄热体填充槽,每个所述蓄热体填充槽的内部填充有陶瓷换热体,所述陶瓷换热体的中部设置有蓄热换热孔。
[0011]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蓄热体填充槽的内壁涂有耐温无机粘连层。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在蜂窝陶瓷进行换热时,通过内部贯通连接的蓄热矩形直立孔,便于有效的防止蜂窝陶瓷蓄热体孔内壁堵塞,上下两层蜂窝陶瓷蓄热体方形直孔,提升了气流上升,便于蓄热换热,通过设置的高效热换铜片提高对蜂窝陶瓷蓄热本体进行保温蓄热作用;
[0014]2)在每蓄热矩形直立孔内设置圆形换热肋片,有利于换热表面积明显增大,快速热效果更好,通过设置的若干个换热凹槽,能够降低气流阻力,有助于提高热效率,同时通过设置的金属壳体进行保温使用,防止热量的散热,有利于对热量进行蓄热。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换热凹槽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单元蓄热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蓄热体填充槽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蜂窝陶瓷蓄热本体;101、蓄热矩形直立孔;102、高效热换铜片;103、耐温无机粘连层;104、圆形换热肋片;105、换热凹槽;106、金属壳体;2、错位筋条;201、单元蓄热体;3、金属换热薄片;301、蓄热体填充槽;302、陶瓷换热体;303、蓄热换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效换热的蜂窝陶瓷蓄热体,包括蜂窝陶瓷蓄热本体1,蜂窝陶瓷蓄热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蓄热矩形直立孔101,每个蓄热矩形直立孔101的内壁设置有高效热换铜片102,高效热换铜片1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温无机粘连层103,耐温无机粘连层103的内部设置有圆形换热肋片104,蓄热矩形直立孔101的内部贯通连接。
[0023]蜂窝陶瓷蓄热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换热凹槽105。
[0024]蜂窝陶瓷蓄热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金属壳体106,且金属壳体106材质为耐热钢板或耐热合金钢板。
[0025]具体使用时,通过在蜂窝陶瓷进行换热时,通过蜂窝陶瓷蓄热本体1上的若干个蓄热矩形直立孔101进行蓄热使用,通过内部贯通连接的蓄热矩形直立孔101,便于有效的使蜂窝陶瓷蓄热体孔内防止堵塞上下两层蜂窝陶瓷蓄热矩形直立孔101,提升了气流压降,便于蓄热换热,通过设置的高效热换铜片102对蜂窝陶瓷蓄热本体1进行保温蓄热使用,同时蜂窝陶瓷蓄热本体1和蓄热矩形直立孔101之间组合成的蓄热体,通过耐温无机粘连层103粘结组合而成,其外形为矩形,通过设置的圆形换热肋片104便于对蜂窝陶瓷蓄热本体1进行换热使用,通过的设置的若干个换热凹槽105,能够降低气流阻力,有助于提高热效率,同时通过设置的金属壳体106进行保温使用,防止热量的散热,有利于对热量进行蓄热。
[0026]实施例2
[0027]请参阅图3:蜂窝陶瓷蓄热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错位筋条2,错位筋条2交错成型蓄热矩形直立孔101,错位筋条2交错之间交错连接点设置有单元蓄热体201。
[0028]具体使用时,通过设置的若干错位筋条2便于形成蓄热矩形直立孔101,有利于蜂
窝陶瓷蓄热本体1上下通气,同时配合单元蓄热体201来改善了整个截面上气体分布,提高了蜂窝陶瓷蓄热体的热回收效率。
[0029]实施例3
[0030]请参阅图4:蜂窝陶瓷蓄热本体1的内部交错金属换热薄片3,金属换热薄片3之间交错形成蓄热体填充槽301,每个蓄热体填充槽301的内部填充有陶瓷换热体302,陶瓷换热体302的中部设置有蓄热换热孔303。
[0031]蓄热体填充槽301的内壁涂有耐温无机粘连层103。
[0032]具体使用时,通过蓄热体填充槽301内部陶瓷换热体302上蓄热换热孔303,便于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进行排出,同时有利于空气的流通进行换热使用,通过设置金属换热薄片3对蜂窝陶瓷蓄热本体1进行快速的换热使用。
[0033]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效换热的蜂窝陶瓷蓄热体,包括蜂窝陶瓷蓄热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陶瓷蓄热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蓄热矩形直立孔(101),每个所述蓄热矩形直立孔(101)的内壁设置有高效热换铜片(102),所述高效热换铜片(1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温无机粘连层(103),所述耐温无机粘连层(103)的内部设置有圆形换热肋片(104),所述蓄热矩形直立孔(101)的内部贯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换热的蜂窝陶瓷蓄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陶瓷蓄热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换热凹槽(1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换热的蜂窝陶瓷蓄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陶瓷蓄热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金属壳体(106),且金属壳体(106)材质为耐热钢板或耐热合金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绍明刘长柏李炳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润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