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植体高效批量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2032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植体高效批量预处理装置,包括内水槽、外水槽、隔板、挡条、推拉驱动装置、布水管、四通阀、垫板,内水槽置于外水槽内,布水管跨设于内水槽一侧至上方,相对的内水槽另一侧设有出水口,出水口相对的外水槽外侧设有排水管,隔板有多个,相互平行且等间距固设于内水槽内,形成若干个水流方向平行的放置区间,每一放置区间的末端开口处固设有档条,垫板板面为凹凸结构,使垫板能够嵌入放置区间内,推拉驱动装置位于外水槽外,推拉驱动装置通过推拉杆与内水槽外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自来水冲洗、酒精浸泡以及无菌水冲洗浸泡功能于一体,可批量预处理外植体,使用非常方便,大大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预处理效率。提高预处理效率。提高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植体高效批量预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外植体高效批量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越南抱茎茶(camellia amplexicaulis) 是热带茶花中一种,又称四季抱茎茶,是从越南引进的茶花新品种,属山茶科山茶属古茶组,花为紫红色,叶片大,因叶基部抱茎,一年四季都可以开花,故而得名“四季抱茎茶”,我国海南岛自然环境条件与越南原产区相似,因此近年来开始引进越南抱茎茶。
[0003]越南抱茎茶无性繁殖研究主要采用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包括外植体预处理、外植体消毒、腋芽诱导培养试验、继代增殖培养试验、生根诱导培养、炼苗及移栽试验等。其中,外植体预处理主要是对一定规格的外植体进行清洗,脱除表面杂质,由于外植体数量非常多,纯手工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较低。为此,研发一种外植体高效批量预处理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植体高效批量预处理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内水槽、外水槽、隔板、挡条、推拉驱动装置、布水管、四通阀、垫板,所述内水槽置于外水槽内,所述布水管跨设于内水槽一侧至上方,相对的内水槽另一侧设有出水口,出水口相对的外水槽外侧设有排水管,所述隔板有多个,相互平行且等间距固设于内水槽内,形成若干个水流方向平行的放置区间,每一放置区间的末端开口处固设有档条,所述垫板板面为凹凸结构,使垫板能够嵌入放置区间内,垫板与放置区间的侧面以及底面相贴合,所述推拉驱动装置位于外水槽外,推拉驱动装置通过推拉杆与内水槽外侧连接,内水槽的推拉移动方向与水流方向垂直。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集自来水冲洗、酒精浸泡以及无菌水冲洗浸泡功能于一体,可批量预处理外植体,使用非常方便,大大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预处理效率,同时便于对外植体进行后续消毒操作。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所有垫板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3为单个放置区间对应的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

内水槽,2

外水槽,3

隔板,4

挡条,5

推拉驱动装置,6

布水管,7

四通阀,8

垫板,9

出水口,10

排水管,11

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2]如附图1~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内水槽1、外水槽2、隔板3、挡条4、推拉驱动装置5、布水管6、四通阀7、垫板8,所述内水槽1置于外水槽2内,所述布水管6跨设于内水槽1一侧至上方,相对的内水槽1另一侧设有出水口9,出水口9相对的外水槽2外侧设有排水管10,所述隔板3有多个,相互平行且等间距固设于内水槽1内,形成若干个水流方向平行的放置区间,每一放置区间的末端开口处固设有档条4,所述垫板8板面为凹凸结构,使垫板8能够嵌入放置区间内,垫板8与放置区间的侧面以及底面相贴合,所述推拉驱动装置5位于外水槽2外,推拉驱动装置5通过推拉杆与内水槽1外侧连接,内水槽1的推拉移动方向与水流方向垂直,四通阀7的三个进水口分别连接有自来水管、酒精管以及无菌水管。
[0013]所述内水槽1、外水槽2均为方形水槽。
[0014]所述排水管10的阀门为电磁阀,四通阀7为电磁阀,通过电磁阀可实现阀门自动开闭。
[0015]所述布水管6底部沿管体长度方向均布有出水孔。
[0016]一放置区间有一垫板8,可将每一放置区间的垫板8单独取放,在取出一放置区间的垫板与外植体后,其余放置区间的外植体保持浸泡在无菌水中的状态,等待取用。
[0017]所有放置区间的垫板8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即可将垫板8整体取放。
[0018]所述垫板8上设有提手11,通过提手11可将垫板8提起。
[0019]所述垫板8底部设有排水小孔,在提起垫板8时,排水小孔可提高排水效率。
[0020]本技术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选择越南抱茎茶一年生实生苗的幼嫩枝条带芽嫩枝茎段,保留2 cm 长的叶柄,切成5 cm 长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将外植体放置于放置区间中,外植体位于垫板8之上,并确保外植体与水流方向平行;然后开启四通阀7的自来水管通路,自来水通过布水管6均匀流在内水槽1一侧,水逐渐将外植体淹没,此时开启推拉驱动装置5以及排水管10阀门,水从排水管10排出,确保进水与出水速度相同,即保持外植体被淹没的状态,推拉驱动装置5带动内水槽1在外水槽2内不断往复移动,使外植体在放置区间内左右晃动,晃动过程中伴随水流不断冲刷,形成冲洗效果,杂质经出水口9、排水管10排出;挡条4起到阻挡外植体的作用;自来水冲洗完毕后,将槽内的水排空,关闭推拉驱动装置5以及排水管10阀门,开启四通阀7的酒精管通路,将70%酒精灌入内水槽1、外水槽2中,外植体在酒精中浸泡一段时间,再通过排水管10排空;然后开启四通阀7的无菌水管通路,利用无菌水对外植体进行冲洗,冲洗过程中,可开启推拉驱动装置5,提高冲洗效率;冲洗完毕后,推拉驱动装置5停机,四通阀以及排水管10阀门关闭,此时确保水槽内的无菌水将外植体淹没,即外植体浸泡在无菌水中,等待取用;取用时,可缓慢提起垫板8,将垫板8与外植体一起取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植体高效批量预处理装置,包括内水槽(1)、外水槽(2)、隔板(3)、挡条(4)、推拉驱动装置(5)、布水管(6)、四通阀(7)、垫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水槽(1)置于外水槽(2)内,所述布水管(6)跨设于内水槽(1)一侧至上方,相对的内水槽(1)另一侧设有出水口(9),出水口(9)相对的外水槽(2)外侧设有排水管(10),所述隔板(3)有多个,相互平行且等间距固设于内水槽(1)内,形成若干个水流方向平行的放置区间,每一放置区间的末端开口处固设有挡条(4),所述垫板(8)板面为凹凸结构,使垫板(8)能够嵌入放置区间内,垫板(8)与放置区间的侧面以及底面相贴合,所述推拉驱动装置(5)位于外水槽(2)外,推拉驱动装置(5)通过推拉杆与内水槽(1)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腾敏饶丹丹陈彧韩豫陈显臻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