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湿控温智能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194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湿控温智能大棚,属于智能大棚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只能监测大棚上层空间或下层空间内的环境数据,致使上下空间的环境数据相关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撑大棚的大棚支架、温度调节机构、湿度调节机构、控制温度调节机构和湿度调节机构开启或关闭的控制机构,大棚支架包括立柱,设置在立柱上的横梁和分隔层,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多个进行温湿度监测的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包括设置在横梁上的工字型结构,工字型结构包括上横连接架、下横连接架和竖连接架;所述上横连接架上设置有第一监测机构;所述下横连接架上设置有第二监测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种植葡萄的大棚的控湿控温。萄的大棚的控湿控温。萄的大棚的控湿控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湿控温智能大棚


[0001]一种控湿控温智能大棚,用于种植葡萄的大棚的控湿控温,属于智能大棚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及欧美国家于50年代初期应用温室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
[0003]现有技术采用大棚种植的方式,可对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智能控制,以便大棚内的蔬菜和果树有良好的生长环境。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定点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等来实现大棚内的环境的监测或通过水平面内环形移动,同时纵向移动来带其上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来实现大棚内的环境的监测,采用后者监控方式,监控更佳到位。
[0004]对于大棚内种植葡萄,由于葡萄在后期的成长过程中,会牵藤,牵藤后,会将大棚分割为上下两层空间,由于形成的两层空间被藤和叶子隔离,空气对流效果就会变差,上下两层空间的环境数据(如温度和湿度)就不同,在所形成的两层空间的基础上,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5]1.现有技术只能监测大棚上层空间或下层空间内的环境数据,致使上下空间的环境数据相关较大,从而使得位于上部和下部的葡萄生长环境相差较大的问题,如采用定点设置方式,只能监测下层空间内的温度和湿度等;而采用水平面和纵向监测的方式会受藤、叶和果实等的阻挡,从而只能监测上层空间的温度和湿度等;
[0006]2.各传感器的探头在长时间未清理的情况下,其所监测的数据的精确度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湿控温智能大棚,解决现有技术只能监测大棚上层空间或下层空间内的环境数据,致使上下空间的环境数据相关较大,从而使得位于上部和下部的葡萄生长环境相差较大的问题。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控湿控温智能大棚,包括支撑大棚的大棚支架、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调节的温度调节机构、对大棚内的湿度进行调节的湿度调节机构、根据大棚内的当前湿度和湿度控制温度调节机构和湿度调节机构开启或关闭的控制机构,大棚支架包括立柱,设置在立柱上的横梁和分隔立柱形成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的分隔层,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多个对上层
空间和下层容易分别进行温湿度监测的监测机构;
[0010]所述监测机构包括设置在横梁上的工字型结构,工字型结构包括位于上层空间的上横连接架、与分隔层相对应的下横连接架和设置在上横连接架和下横连接架之间的竖连接架;
[0011]所述上横连接架上设置有对上层空间进行温湿度监测的第一监测机构;
[0012]所述下横连接架上设置有对下层空间进行温湿度监测的第二监测机构;
[0013]温度调节机构和湿度调节机构同时或分别对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进行温湿度调节。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监测机构包括用于监测上层空间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湿度传感器;
[0015]所述第二监测机构包括用于监测下层空间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湿度传感器。
[0016]进一步,所述第一监测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上横连接架和下横连接架的第一纵向升降机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一纵向升降机构上;
[0017]所述第二监测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横连接架上的第二纵向升降机构,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二纵向升降机构上;
[0018]控制机构远程控制第一纵向升降机构和第二纵向升降机构升降。
[0019]进一步,所述第一纵向升降机构和第二纵向升降机构为螺旋转升降机。
[0020]进一步,所述上横连接架和下横连接架设置有分别保护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湿度传感器的探头、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湿度传感器的探头的探头保护罩。
[0021]进一步,所述探头保护罩内设置有软刷毛。
[0022]进一步,所述温度调节机构包括降温通风机和暖风机,设置在横梁上、分别与降温通风机和暖风机相连接的降温通风管和暖风管;
[0023]降温通风管上设置有给上层空间降温通风的上通风管和给下层空间降温通风的下通风管,上通风管和下通风管通过第一远程开关阀与降温通风管相连接;
[0024]暖风管上设置有给上层空间输送暖风的上暖风管和给下层空间输送暖风的下暖风管,上暖风管和下暖风管通过第二远程开关阀与暖风管相连接;
[0025]所述控制机构远程控制降温通风机、暖风机、第一远程开关阀和第二远程开关阀开启或关闭。
[0026]进一步,所述湿度调节机构包括水箱、与水箱相连通的雾化机,设置在横梁上、与雾化机相连通的雾化管,雾化管上设置有给上层空间输送水雾的上雾化管和设置有给下层空气输送水雾的下雾化管,上雾化管和下雾化管通过第三远程开关阀与雾化管相连接;
[0027]所述控制机构远程控制雾化机和第三远程开关阀开启或关闭。
[0028]进一步,所述上通风管、上暖风管、上雾化管、以及对应下层空间部分的下通风管、下暖风管和下雾化管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30]一、本技术通过在横梁上设置工字型结构,并在工字型结构上设置位于上层空间的第一监测机构,位于下层空间的第二监测机构,可同时监测大棚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内的环境数据,在上下空间的环境数据相关较大时,可根据第一监测机构和第二监测机
构的监测的温湿度,使控制机构控制温度调节机构和湿度调节机构同时或分别对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进行温湿度调节,从而使得位于上部和下部的葡萄生长环境相差较小(即可在合理的差值范围内);
[0031]二、本技术中的第一监测机构为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湿度传感器,而第二监测机构为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湿度传感器,其便于对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中环境数据进行定点采集;
[0032]三、本技术的第一监测机构和第二监测机构还包括第一纵向升降机构和第二纵向升降机构,便于根据需要控制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湿度传感器在上层空间纵向移动,控制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湿度传感器在下层空间纵向移动,以便对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的纵向位置进行多点位检测,便于获取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中多个点位上的环境数据,可根据纵向获取的各点位环境数据获取是否都满足葡萄生长所需,若其一不满足,即可通过温度调节机构和湿度调节机构同时或分别对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进行温湿度调节,防止定点监测,监测的数据不准的情况;
[0033]四、本技术设置探头保护罩的目的是便于对未使用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湿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湿度传感器的探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湿控温智能大棚,包括支撑大棚的大棚支架(1)、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调节的温度调节机构(37)、对大棚内的湿度进行调节的湿度调节机构(38)、根据大棚内的当前湿度和湿度控制温度调节机构(37)和湿度调节机构(38)开启或关闭的控制机构(39),大棚支架(1)包括立柱(2),设置在立柱(2)上的横梁(3)和分隔立柱(2)形成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的分隔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上设置有多个对上层空间和下层容易分别进行温湿度监测的监测机构(4);所述监测机构(4)包括设置在横梁上的工字型结构(5),工字型结构(5)包括位于上层空间的上横连接架(6)、与分隔层(7)相对应的下横连接架(8)和设置在上横连接架(6)和下横连接架(8)之间的竖连接架(9);所述上横连接架(6)上设置有对上层空间进行温湿度监测的第一监测机构(10);所述下横连接架(8)上设置有对下层空间进行温湿度监测的第二监测机构(11);温度调节机构(37)和湿度调节机构(38)同时或分别对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进行温湿度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湿控温智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机构(10)包括用于监测上层空间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2)和第一湿度传感器(13);所述第二监测机构(11)包括用于监测下层空间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湿度传感器(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湿控温智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机构(10)还包括设置在上横连接架(6)和下横连接架(8)上的第一纵向升降机构(16),第一温度传感器(12)和第一湿度传感器(13)设置在第一纵向升降机构(16)上;所述第二监测机构(11)包括设置在下横连接架(8)上的第二纵向升降机构(17),第二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湿度传感器(15)设置在第二纵向升降机构(17)上;控制机构(39)远程控制第一纵向升降机构(16)和第二纵向升降机构(17) 升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湿控温智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升降机构(16)和第二纵向升降机构(17)为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邦萍荣礼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市康藤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